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老 吴
①初见老吴,是在一个酷暑,窗外蝉鸣声嘶力竭。开学第一天,系主任带来一个“怪”人:反戴棒球帽、长发、身材微胖、衣裳堆叠、不修边幅。怪人脸上满是汗珠,一言不发,就在教授身旁不停擦汗。我们在底下窃窃私语:“这是保安大叔吗?”下一刻,主任交代完毕,转身去了另一个教室。“保安大叔”向前一步,把帽子一抛,挂在画架上,随口说:“这学期我……我就是你……你……你们班的艺术造型老师。”
②我们惊愕,我们沉默。
③老吴看起来不走寻常路,连带着教我们的方式都有些“非主流”,他根本不教我们打基础的传统素描。他的风格和他本人一样粗犷,不用画笔,用一根四方的炭精条。他铺开一张半人高的大纸,画板槽上莫名其妙地摆一块丑不拉几的石头。“画吧。”他摆摆手,豪放地说,“画出意境。”我们面面相觑,只好自由发挥。
④老吴巡视过来,在一个学生身后站定,看着。突然,老吴夺过学生的画笔,信手几划拉,纸上瞬间长出一根巨大的芦苇,又潇洒地添了两笔草,唰唰两下,草又被两根歪歪斜斜的线涂掉了。“你呀。”他一边涂画一边说,“这……这么大的纸,你这么拘……拘谨干什么?”被他“夺权”的学生痛苦地闭上眼,好似在为画纸的牺牲默哀。A待到睁开眼,那个学生却惊了,寥寥数笔,线条作画,山石嶙峋,云雾缭绕。
⑤“那是什么?”老吴指指他画板槽里一直放着的丑石头。在满教室的寂静中,老吴得意地说:“那不是石头,那就是山呀。”
⑥以石头画山,以草叶画树,抽取肌理,以具象画抽象。这招,绝了。
⑦某天,老吴现身课堂,只见他左手捏一个龟壳,右手抓一副鱼骨,胳膊肘里还夹着一只彩翎子玩偶公鸡。全班哗然。老吴不为所动,把东西往桌上一放:“画……画这些。”
⑧那时我们已经尊他爱他,他能毫不留情地指出你画蛇添足的几笔,让你立即擦掉;他知道把山往左挪一挪,就能好看一大截;他上来伸出手就在你的画上乱抹……抹完之后,仔细一看,妙不可言。我们自觉不自觉地都为他的风格影响,我们还把这种影响戏称为“思想吴化”。B最后,在我们的起哄和簇拥下,老吴将炭精条掰成两半,在一个学生的画板上信手就涂,画至
酣处,双手并用,用尖头勾,用钝头涂,用染得黑漆漆的手掌在画面上一揉一抹,一个巨大的鲸鱼骨架横在画面中,嶙峋,孤独,触目惊心。
⑨全班学生围观,鸦雀无声。老吴画得酣畅淋漓,浑然不觉天蓝色衬衣已经被汗水浸透。
⑩相处久了,我们就大胆质疑:“老吴,你为什么不教我们素描?那是打基础的呀,你是不是不会素描?”那时老吴在画板间“巡视”,他一言不发。课后,在群里发了几张图。
⑪珠宝箱奁,钗环翠玉,美人美景……全是素描——是我们见过的最为精细、最为工笔、最为高超的素描。他只用黑白灰涂抹,便能描绘出绸缎的丝滑、翡翠的脆硬、珍珠的润光……甚至能让人嗅到旧箱子锁上的锈味。“老师,这是您画的吗?”群里马上就炸开了锅。无怪乎大家惊讶,这些画和老吴那粗犷的风格也相差太多了。过了许久,老吴才打字道:“这是我早年的作品。”过了一会儿,又说:“你们现在不懂。炭精条画的那些,比这个更高。”
⑫“你们想……想学素描,兴趣班谁……谁都可以教。我……我想教你们点儿不………不一样的。”说这两句话的时候,老吴坐在画室的小马扎上,依然是戴一顶棒球帽,长发乱翘,不修边幅。
⑬有幸与老吴相识。过了好多年,我在对上海的艺术展、国外的艺术节里的无数画作的欣赏中,才慢慢领略老吴的高深之处,才理解老吴当年的良苦用心,不由得感激且动容。我心甘情愿余生都“思想吴化”。
⑭老吴给我们留下了一缕艺术的光,我们这些学生,就像是一艘艘小船,过了某个寂静的港湾,有一道月光恰巧投下来,不动声色地给小船上了漂亮的釉色。小船慢慢漂走了,月色还留在船上,而且在每个夜晚都闪闪发光呢。
(选自《青年博览》,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