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语文试卷库

福建省泉州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语文元月摸底考试试题

作者UID:17982309
日期: 2024-12-26
月考试卷
现代文阅读(3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①2010年由《人民文学》发起的非虚构写作的倡导,得到了社会广泛的响应,有一批作家积极参与其中,陆续推出了自己的非虚构作品。非虚构写作的兴盛,对报告文学造成了强大的冲击,消解着报告文学的主体地位。首先是报告文学的受众接受度远不及非虚构写作。黄灯的《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在网上首发阅读量就超过了10万,这种高阅读量就报告文学单部作品来说完全没有可能达到,二者受众接受度的差距一目了然。其次是在社会关注度上有冷热之分。非虚构写作总是在不断地制造出各种社会热点话题,引起全民的关注,并且延伸成为研究的课题,成为当下学术研究的聚焦点。再次是非虚构写作对现实的介入性在广度上超越了报告文学。非虚构写作将一切以现实元素为背景的写作都收入旗下,体现出一种开放性和亲历性。在非虛构写作潮流中,“野生的写手”遍地开花,体现了大众的参与性。由于是切身的经历与感受,情感和文字表达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这种普泛的介入性和可触的现实感是专业化写作的报告文学难以做到的,而这种切近生命感同身受的体验也更具有“带入性”,容易引发受众的共鸣。

②除外部因素的影响外,报告文学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来自自身。与非虚构作品越来越理直气壮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报告文学近年来显得有些失了底气,因为不论是报告文学作家,还是报告文学的研究者,正在失去对报告文学这一文体的充分自信,而文体自信的丧失正掣肘着报告文学这一文体的存续发展。

(摘编自蔚蓝《报告文学与非虚构写作的维度差异》)

材料二:

①在2003年“非虚构”并未流行之时,评论家们便已预言报告文学的消亡。理由也似乎十分充分:一是报告文学没有像小说、诗歌那样深广的传统根基,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下已经无法生存;二是既“报告”又“文学”的作品既会伤害报告又会伤害文学。第一点理由逻辑上便已经不能自洽,如果报告文学因为没有深广的传统根基便沦入消亡,那么同样为舶来品的“非虚构”又如何有信心在此间驻足。虽然报告文学是舶来之物,但在本土语境中并没有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也是事出有因:报告文学既是写实传统的赓续,也是述史传统的现代表达。第二点理由又恰恰是报告文学的魅力所在,所言“伤害”不如说是一种周全,报告文学既有其报告性(新闻性),又有其文学性,这也是报告文学区别于新闻纪实、小说、散文等体载而独立门户的原因。

②在和平年代及“非虚构”挑战下,报告文学是否已经丧失内在活力,这一质疑也似乎成为报告文学给“非虚构”让位的理由之一。马泰•卡林内斯库的《现代性的五副面孔》中说:“审美现代性意味着宏大叙事的解构,意味着平面化、琐细化、去深度。”这似乎预示承载着认识功能、教育功能的报告文学注定要被狂欢的现代主义抛弃。但现实是优秀报告文学作品的题材却呈现着多样姿态,如张子影的《试飞英雄》关注中国空军试飞员的忠诚无畏,纪红建的《乡村国是》记录脱贫攻坚的累累硕果。赵遐秋的《中国现代报告文学史》里说:“伟大的时代需要优秀的报告文学,优秀的报告文学产生于伟大的时代,正是伟大的时代推动了报告文学的发展。”在远离战火和号角的和平时代,仍有着不见硝烟的伟大,仍有着激荡卓越的不凡。报告文学在快餐化、娱乐化、媚俗化的文学生态格局中更显出严肃的庄重、真诚的悲悯。在解构的狂欢之中,报告文学将情感宣泄的碎片捡起,力图重新建构出深广和完整的时代面貌。

③实际上,在现代主义的狂欢之下,焦虑感如影随形,人们比以往更加渴望生活的真实、生命的真实。但那些碎片化的信息、只言片语的评论,常常遮蔽真实,曲解真实。2019年年初咪蒙团队所写的“非虚构”作品《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被指造假,撕破了“非虚构”的堂皇。这时,长于个人经验叙事引起大众共鸣的“非虚构”应该意识到,自己的敌人并非报告文学,两者之间并非“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关系。借助新媒体蓬勃发展的“非虚构”为独立性摇旗,暗合现代主义“忠于当下鲜活的个人经验”的命题;但这也意味着在某些时候,“非虚构”极力逃离主流,刻意回避积极,从而陷入消极悲观等情绪之中,借渲染以共情,点燃更广的社会负面情绪,而报告文学却常可“以光明的心地和远大的眼光”安抚个人的焦虑和不安。

④从“非虚构”的发展之中,报告文学也应取其长处,躬亲自省。在宏大叙事之中如何避免陷于“言不及物”的尴尬境地,以及在媚俗和颓废猖獗的名利场中如何自持,这是新的挑战,也是新的机遇。无法引起共鸣的“言不及物”的尴尬,一来可能是因为大而空的书写内容无法切中肯綮,二来可能是呆板滞塞的书写方式不够形象生动。这两点恰恰丢失了报告文学新闻性和文学性并重的文体原则。“非虚构”的警钟敲响,正是报告文学的自救契机。介入生活,落到实处,宏大而不夸张,载道而不说教,回归初心和本真。

(摘编自丁佳雯《在“非虚构”挑战下的报告文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美丽的学校

芦芙荭

新学校动工的那天,村长特意燃放了几大饼炮仗,那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将整个村庄的空气都炸得热乎了起来,连同那些平日里无精打采的狗叫起来也似乎都精神了不少。除了过年,村子里还从来没有这样热闹过呢,大家都跑出来观望。

父亲和他的学生们也都跑了出来,他们站在我家院子的那株桃树下,透过正在怒放的桃花,眼见着他们曾经朝夕相处的学校在一片尘土飞扬中被一点点地拆掉了,变成一块平地。

要建新学校,学生们被父亲带到了我们家,我们家的堂屋就成了临时学校。虽然只有十多个学生了,桌椅板凳往那一摆,一向宽大的堂屋,就显得十分的逼仄拥挤。要是天气好,父亲索性就在院子里给学生们上起课来。院子里的桃花开了梨花开,学生们个个高兴得欢蹦乱跳,好像枝头上的鸟儿。

学校被拆重建,父亲的心里总有些不舍。那所学校是爷一手建起来的,爷爷刚当老师的那会儿,那儿还是一座破庙,爷爷在那所学校教了一辈子书,临退休之前,跑上跑下,总算把那座破庙拆了,建起了现在的学校。父亲从开始教书起,就一天也没有离开过这所学校。他教了老子教儿子。那时,学校多么热闹呀,一百多个学生,把校园撑得满满当当的,清早学校里就会飘起朗朗的读书声。那时,学校还有几个年轻教师,他们教学生唱歌,教学生跳操,有时还带着学生去野外画画。不大的校园,从早到晚都充满了欢声笑语。可现在呢,学生越来越少了,整个学校只剩下十来个学生。准确地说,只有十一个学生。父亲说,等到秋季,有两个小孩再升了初中,就只有九个孩子。整个学校也只有他一个老师了。再过两年,或许一年,这所学校也许就将不再存在了。想到这些,父亲心里总是酸酸得想落泪。

那天,村长找到父亲说了要建新学校的事,父亲以为是自己听错了,或者是村长酒又喝多了说酒话呢。

父亲说,建学校?

村长将父亲递给他的烟点着,狠狠地抽了一口,说,是的,将老学校拆了重建。一百万,咱要用一百万建一所新学校起来,到时还要配电脑什么的。

说胡话。父亲说。

村长说,好老师哩,我是你的学生,我敢在你面前说胡话?

父亲说,都没得学生了。还去建新学校,这不是白糟蹋钱么!

村长说,哪怕是只有一个学生了,这学校也得建。

村长问父亲还记不记得村子里的那个传说,说1947年一个小战士身负重伤被转移到我们这里,村民们将他藏在那个小庙里,悄悄请来医生给他看病,三天三夜呀,小战士才醒过来。村民们为了让小战士早日康复,各家各户都把家里平时舍不得吃的细粮拿出来,就这样,一个多月后小战士身体恢复时,大家硬是没让他吃一口粗粮。老师,你知道吗,这件事不是传说,是真的。就是那个小战士将他一生的积蓄捐给了我们,让我们在村子里建一所学校。

那些日子,父亲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难受,一个人一生的积蓄呀,却去建一所并没有什么用途的学校,他不知道,建是错,还是不建是错。错和对已无法成为判断这件事的标准了。

春天说来就来了,几天工夫,树绿了,山绿了,整个村子变得一片葱茏。空气就像是从嘴里哈出来似的,暖暖的,润润的。父亲上完课,就会搬张凳子坐在我家的院子里发呆,建设中的学校一天一个样。按照上面规定,新学校要在新学期开学就投入使用。父亲在心里盘算着,要不要去给村里将孩子转走的家长做做工作,等新学校建好了再将孩子们转回来上学。这些孩子们的家长几乎都是他的学生,他要真的觍着老脸去求求他们,也许他们真的会同意的。小战士用他一生积蓄捐建的学校总不能白白地浪费掉了吧!父亲甚至还打起了我的主意,他说,到时让我和我的媳妇也从城里的学校调回来。我相信,那一刻,在父亲的脑海里,我们村的学校一定又恢复到过去那繁华热闹的模式了。

父亲的如意算盘打得并不怎么如意。夏天来临时,又一个学生被转走了,这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很不错,他的父母出门打工,他就和他奶奶住在一起,哪能想到,他的奶奶突发脑溢血死了,他的父母回村给他奶奶办完丧事就带着他走了。尽管父亲再三挽留,他甚至向那位家长求情,说让孩子在我们家吃住,可又有什么用呢! 孩子的家长说,这怎么可能呀,你给他教书,还在你家吃住,我们没办法还这个情呀。

还有更可怕的,一起回来奔丧的乡亲中,有人竟然去给父亲打招呼说,等新学期了,他也准备将孩子转走。他说,父母年岁大了,带不了孩子了。那时候,新学校的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父亲将这个家长带到学校,让他看看新学校。新学校的设计真是漂亮极了,教室宽敞明亮,还设计了图书室、电教室、音乐室,父亲说到时音乐室还要配钢琴。他甚至还拿我和我媳妇做诱饵,说,等新学期开学,我们也会调回来。

最让父亲熬煎的是暑假,暑假时家长们会把孩子接到城里他们打工的地方住一段时间,这是学生最易流失的一段日子,孩子们会留恋城市再也不愿回来。整个暑假,父亲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副张皇失措的样子。

开学的前几天,新学校终于全部完工了,父亲站在新学校前欣喜得不得了,要不是他就站在新学校跟前,他都不会相信这是真的。以前,这样的学校也只能在电视上才能见到。村长找到父亲,他告诉父亲,新学期开学,小战士的儿子要来参加开学典礼,到时,县上镇上的领导也都要来参加。

父亲说,十来个学生只怕连一个教室都坐不满呢。

村长一边笑一边说,老师,这你就不用担心了,我们已商量好了,到时,我们从镇上学校调些学生过来,不就是个开学典礼吗,我们一定不会让小战士的儿子失望的。村长说完一转身走出了门,走进太阳地里。父亲想说什么,张了张嘴,终究没有说出来。

天气真热,一只知了突然叫了起来:知了,知了。

古代诗文阅读(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鲁昌平乡陬邑。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灭于宋。吾闻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及釐子卒,懿子与鲁人南宫敬叔往学礼焉。

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鲁复善待,由是反鲁。

鲁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盖年三十矣。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其后顷之,鲁乱。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他日又复问政于孔子,孔子曰:“政在节财。”景公说。

鲁昭公卒,定公立。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与闻国政三月粥①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

……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删改)

【注释】①粥:通“鬻”,卖。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地衣非常小,常栖息在户外的裸石之上,      , 很容易忽视它们的存在。然而,就是这微小冷门的物种,却有人甘愿终生以此为志业。这就是中国地衣学科的开创者魏江春。

有人不理解,      , 为什么要耗费如此大的精力去研究?在2005年的时候,欧洲宇航局就做了一个地衣的太空试验,把地衣带到太空上之后,经过了十五天的真空、失重和温度的剧烈变化,让科学家特别惊讶的是,      , 而且还能继续进行光合作用。眼下,魏江春也在向国家积极申请,把地衣带到太空去,做咱们中国人自己的试验。魏江春指出,地衣有防风固沙的作用,他还提出了沙漠生物地毯工程的概念。用地衣来治理沙漠,这无疑是给我们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无穷尽的想象。

地衣研究是一条漫长的路,是需要几代人去接力的一项任务,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培养更多的接班人。好在当下中国的地衣学,不再是魏江春一个人的孤勇探索。我们有了专业的科研团队,有了更多敢于攻坚克难的后生加入,并在多个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魏江春用一辈子的时间,将一个荒芜的学科培育成硕果累累的良田、焕发无限的生机与希望。回首一生,他凝缩的不过这样一句寻常话:“人要与人为善诚信在,平等待人和为先;做学问要勤于思考多实践,勇于探索求发现。”

作文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