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化学试卷库

安徽省马鞍山市花山区2023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日期: 2025-04-14 中考模拟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从化学的角度对下列成语进行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
A、 点石成金——化学反应能改变元素种类
B、 钻木取火——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C、 釜底抽薪——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可燃物
D、 烈火真金——金在高温下难与其它物质反应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滴加液体
B、 点燃酒精灯
C、 量取液体
D、 称量固体
“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如图是液化石油气成分之一燃烧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生成丙与丁物质的质量比为11:6
B、 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C、 甲物质的一个分子是由3个碳原子和8个氢原子构成的
D、 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没有改变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常用的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 金属元素:硒、碘、锌
B、 氧化物:干冰、生石灰、石灰石
C、 合金:生铁、黄铜、不锈钢
D、 化石燃料:煤、石油、氢气
为及时发现家用天然气的泄漏,常在天然气中加入少量具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下列有关乙硫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乙硫醇由四种元素组成
B、 乙硫醇中含有9个原子
C、 乙硫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乙硫醇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
为探究硝酸钾的溶解性,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结合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KNO3溶解度/g

20.9

31.6

45.8

63.9

85.5

110.0

A、 ①③中的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
B、 ②③中溶液的质量:③>②
C、 ②③④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③>②>④
D、 ④中析出晶体的质量是9.9 g
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成了“纳米车”,它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源处释放以杀死癌细胞。下列有关“纳米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纳米车”的研制成功说明人类任应用分子上的又一次进步
B、 “纳米车”分子不是由原子构成的
C、 “纳米车”运输药物分子的过程是肉眼看不见的
D、 “纳米车”研制成功说明在一定条件下人可以控制分子运动
某容器中含有若干个分子,每个分子都是由两个原子构成的,则该容器内的物质是(   )
A、 单质
B、 化合物
C、 单质或化合物
D、 单质或化合物或混合物
学习化学,提高学科核心素养,学会从化学的角度分析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铁生锈会导致铁制品全部被腐蚀,铝比铁活泼,因此铝在空气中也会全部被腐蚀
B、 可燃物燃烧温度需要达到其着火点,因此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可灭火
C、 进入山洞前要进行灯火试验,因此进入地下煤矿前也要进行灯火试验
D、 化学反应元素守恒,因此有氧元素参加的反应,生成物中一定有氧气
如图为教材中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使用未打磨的铝丝进行实验能得到相同的实验现象
B、 省略丙实验也能比较Al、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
C、 甲实验中溶液颜色逐渐变浅至无色
D、 实验结束后,乙中溶液的质量减小

科普阅读题

综合题

计算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