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大桥乡2023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日期: 2025-03-30 中考模拟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湖北黄冈人毕昇在北宋时期发明活字印刷术,湖北随州出土的西周时期的青铜器《起右盘》,湖北枣阳出土的春秋早期铜器《旁伯盘》,两件青铜器铭文铸造中已经使用活字排版来制作铜器铭文的模版。这些珍贵文物雄辩地说明(   )
A、 中国西周时期就已经使用活字印刷
B、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有着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
C、 我国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成果
D、 毕昇不应该享有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权
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等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述。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秦末农民大起义爆发
B、 汉文帝和汉景帝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统治局面
C、 东汉时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导致政治腐朽不堪,动摇了东汉的统治
D、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曹操取得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金史》中描述:“榷场,与‘敌国’互市之所也,皆设场官,严厉禁,广屋宇,以通两国之货”。由此可知,“榷场”的主要功能是(   )
A、 促进边界地区贸易往来
B、 有效避免双方战争
C、 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管理
D、 推动少数民族汉化
唐长安城、宋东京城、元大都、明清北京城等古代都城布局,世代传承“东西南北中”以“中”为核心的国家理念,代表着中央政府的大朝正殿,均在宫城中央,突出大朝正殿处于国家核心地位。该布局制度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中华民族谋求国家统一的历史传承
B、 中国古代都城具有多民族文化认同的一致性
C、 中国古代都城拥有一脉相承的布局特点
D、 中国古代都城建设规模保持不变
郑和船队组织之严、分工之细、人才之广,堪称史无前例:船队规模是中国海上出使官方历史中绝无仅有的。这体现了郑和下西洋(   )
A、 促进了明朝商品经济发展
B、 基本解决了东南沿海倭患
C、 增进了亚非国家友好往来
D、 是中国古代航海史的顶峰
以下为中国古代从秦到清疆域的变化,该变化体现了(   )

A、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B、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C、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和强化
D、 中国版图不断扩大
鸦片战争前夕英国的社会生产力远远不够强大到足以生产出值得中国人民普遍欢迎的任何商品来,而中国的茶叶则日益成为英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必需品。这可以用来说明(   )
A、 “闭关锁国”政策带来的影响
B、 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背景
C、 英国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借口
D、 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的原因
下面是古代雅典居民政治身份结构图,下列选项中与雅典这种居民结构直接相关的是(   )

A、 有投票权的是成年男性和妇女
B、 小国寡民状态形成直接民主制
C、 奴隶众多为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D、 雅典民主政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辨析改错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分)

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2分)

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基业,而社会的发展也影响着教育体制的变革和教育内容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课程设置是学校教育制度(学制)的重要内容,在中国近代学制中,与经学(儒家)相关的中小学课程设置经历了如表变化: 

癸卯学制

1904年颁布

读经讲经课和修身课(讲授伦理道德)只是必修课程中的两门,但份量仍很重。

壬子癸丑学制

1912-1913年颁布

取消读经讲经课

壬戊学制

1915年开始酝酿,1922年颁布

修身课改为公民课

--摘编自《中国近代学制史料》

材料二:1978年6月,邓小平指出:“我赞成留学生的数量增大,主要搞自然科学”,“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教育部要有一个专管留学生的班子”。教育部于1979年在全国11家高校建立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负责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人员的行前外语培训和思想教育工作。自此,中国迎来了历史上规模最大、领域最多、范围最广的出国留学热潮。 

--摘编自新华社中国政府网《新中国档案:邓小平作出扩大派遣留学生战略决策》

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愈发凸显。我国正处于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时期,但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更加重视教育,努力培养出更多更好能够满足党、国家、人民、时代需要的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