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四川省巴中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

作者UID:17982309
日期: 2024-06-25
期末考试
知识积累及运用(24分,每小题3分)
现代文阅读(34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春节,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活动庆贺新春,带有浓郁的地域特色。这些活动以除旧布新、驱邪攘灾、拜神祭祖、纳福祈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

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新春的习俗。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近20个国家和地区把中国春节定为整体或者所辖部分城市的法定节假日。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材料二】

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兔子是大众文化中常见的动物形象,它既是人的生肖之一,也与人类的生命、人们的美好的希望密切相连。这实际上与兔子作为

一种动物的生物本能有关,兔子在繁殖方面的特异能力让古往今来的人们感到惊讶,因此兔子便具有了与生命和希望相关的文化意义。

【材料三】

2023年是兔年,兔是十二生肖的一种。卯时一到春入户,兔年来临福满门。横批:兔年吉祥。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妈妈银行

琦君

①小时候,常听大人们说“钱庄”“线庄”,心想线庄应该就是专门装钱的一间屋子。一定是钱挤得满满的,像专门装谷子的谷仓一样。

②有一回,一位住在城里的叔叔来乡下玩,我听他对母亲说:“大嫂,你有钱该存银行,不要存钱庄。”母亲笑笑没有作声。我问她:“妈妈,钱庄和银行有什么两样?”母亲说:“钱少的叫线庄,钱多的叫银行。”我又问:“妈妈的钱为什么不存银行呢?”她敲了下我的脑袋瓜说:“我的钱都存在你的肚子里了。你不是要吃黄鱼和奶油饼干吗?那都是要钱买的呀。”我想想也对,就很感激:“那么我以后的压岁钱都给妈妈买黄鱼和奶油饼干。这样妈妈的钱就好存银行了。”于是我就把抽屉里、枕头底下所有的钱统统捧出来给母亲。母亲高兴地说:“好,我是你的银行。”母亲把我的钱放在针线盒里,对我说:“不许动,这就是妈妈的银行,等凑满两块银钱,就给你去存钱庄。”我马上说:“我不要存钱庄,我要存银行。”母亲说:“钱庄就在镇上,我们可以自己走去;银行在城里,我一两年也难得去一回呀。”我想起那个城里的叔叔,就说:“我们就请叔叔代存呀!”母亲想了一下,好像真有什么新主意似的。

③钱给了母亲,我得守信用不动用它,只能常常捧出针线盒。打开来摸摸数数,听听叮叮当当的声音。我就叫它“妈妈银行”

④有一次,乡长来筹集捐款服水灾,母亲从身边摸出五个银角子给他。我连忙问:“这是您的还是我的?”母亲说:“当然是我的。对了,你也该捐一点呀”我起先有点舍不得,但想想服灾是善事,“人要发挥广大的同情心”。老师说的。我就跑到楼上,从针线盒里拿出一个银角子,在手心里捏着。捏得热烘烘的,才万分不舍地递给乡长。他拍拍我的头说:“好心有好报。”就收下了。

⑤也不知什么时候,母亲真把我的钱和她自己的钱都交给城里的叔叔去存银行了。

⑥不知过了多久,有一天,母亲把折子拿给我的老师看。问他:“这里面一共是多少钱?”

⑦老师看了下,奇怪地说:“大嫂,你弄错了吧?这里面的钱都已取光啦。”

⑧“你说什么?”母亲知道老师是正正经经的人,不会跟她开玩笑的。她已经在发抖了。

⑨“这是一本空折子,钱都被一次提光了。”

⑩我在一边马上大哭起来,跺着脚喊:“妈妈,我要我的钱,叔叔拐了我的钱,他好坏,他是贼。”我越哭越伤心。母亲脸都气白了,半晌才大声喝道:“不要哭,也不许骂人。自己好好读书,多认几个宇,把算盘学好,就不会给别人欺悔了。”她已泪流满面,我只好忍住哭,拉着她的衣角说:“妈妈,你也不要哭了,我们再从头来过。这回我们就把钱统统放在针线盒里,不要存银行,也不要存钱庄,把针线盒天天放在枕头边,就放心了。”

⑪因此,我还是最最喜欢那个可以捧在手里,摇起来叮当响的针线盒,我的“妈妈银行”。

⑫再后来,那个拐我们钱的城里叔叔,有一次回到乡间来,母亲看他衣衫褴褛,鞋袜都破了,忍不住就给他钱去买衣服。我想起当年母亲辛苦积蓄被他拐走的心痛神情,仍不免泫然。但母亲一点也不计较他对她的不诚实,反而在困难时再接济他。

⑬好心的母亲啊如果您是个百万富豪,真的开一家“妈妈银行”,您将会救济多少贫寒之人呢?

(有删改)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窗前的杏树

陈海强

①第一眼看到小杏树开花,我悄悄说了句:“从此算是住进杏花村啦。”十多年前的冬天,我抱着最后一箱子图书搬进这处房子。一天清晨,我隐约看见有花枝在窗外浮动,疑心看花了眼,于是出门抵近观察,结果遇见了伫立在晨曦中的小杏树。

②农历二月,小杏树准时复苏,枝头升起繁星般的蓓蕾,我知道一场花事已经临近了。春分之后,小杏树枝头的蓓蕾愈发饱满,似乎一阵暖风,就可以拉开枝头舞台的帷幕。春分后第三日,天蒙蒙亮,我站在树下张望,见一朵粉扑扑的花儿盘踞在向阳的高枝上,花瓣沐浴着晨光。

③接下来的日子,杏花就赶着趟儿绽放了,开得大大方方,开得热热闹闹。于是,拍摄杏花成了工作之余要紧的事。有几天夜里还打开闪光灯拍,黑暗的背景前,花朵瞬间被照亮,恍如夜空里的星星。

④或许,小杏树并不小,甚至可能与我同庚呢。我唤其为小杏树,是因为它前后左右都是高大树木——七八米开外的大柳树足有合抱粗,根深势大,郁郁葱葱。而在大柳树和小杏树之间尚有从地面就分叉的大香椿树,挤挤挨挨将小杏树头顶的天空全都掠去了。然而,挡在杏树上的浓荫,主要还是来自一林大柿子树。此树年年枝繁叶茂,结出的柿子足有小儿拳头大小。

⑤去年夏天,一场风雨来临,我真真切切地听到“咔嚓”一声巨响:这声音是从大柳树上传来的,一根粗壮的枝丫开裂了,白生生的木茬裸露出来。工作人员发动电锯后登高爬低忙活了整整半天,巨大的旁枝在嘶吼的电锯声中落下。小杏树头顶的天空豁然开朗,似乎一大片乌云忽然散去了。然而,只过了几个星期,这片空中区域就被小杏树一左一右的大香椿树和柿子树联手占领了。仰望着重新聚拢的浓荫,我的心头升起无可奈何的怅然。

⑥一朵香花在成为一枚青杏儿之前,还要经历各种各样的考验。有段时间,我惊奇地发现,每天都有麻雀呼朋引件地飞到枝头啄食花蕊,一时间花树如雪片般坠落。有时候,我从小杏树下走过,看到小路上已经撒满落花,不禁担忧树上还能结几枚杏子。到了三月的第十八个黄昏,一场大风袭来,院子里叮叮当当响成一片,被风摧折的枯枝噼噼啪啪坠落着。小杏树上的繁花会不会被风刮掉了呢?小杏树会不会失去孕育在枝头的青杏儿呢?我有些惴惴不安。趴在窗口向外张望,却发现大风中的小杏树颇有些临危不乱、气定神闲。小杏树黑黝黝的枝条,正在风中摇晃出健康的光泽。与那些在风雨中折枝断杈的大树相比,这小小的杏树,似乎拥有自己的生存智慧。

⑦于是,当我再次看到小杏树在窗外探身起舞的样子,心里涌上莫名的感动。身处逼仄之地,依然一年年努力地开花结果。我渐渐明白了,小春树的美,离不开网国一草一木的影响。它们之间似乎相互竞争,但好像也在相互成就。又或许,它们根本无服顾及这些复杂的问题,因为一草一木全都在认认真真地赴岁月之约,心无旁骛地走在万物生长的春天。

⑧二月萌芽发生,三月蓓蕾初绽,四月花自凋零。这个过程,我是见证者,也是记录者。有一天,我站在窗前时,隔着朦胧的玻璃,看到窗外的小杏树焕然一新,似锦的繁花已经落尽,新叶正在风中闪亮。那一刻,我似乎听到了杏树枝头风吹过的声响。我想,那正是万物生长的律动。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古诗文阅读(26分)
名著阅读(6分,每小题3分)
作文(60分)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