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生物试卷库

备考2023年中考生物时事跟踪专题2 长江白鲟正式被宣告灭绝

日期: 2025-04-02 二轮复习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2022年7月21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正式宣告我国特有物种白鲟灭绝,令人痛心。下列关于白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白鲟用鳃呼吸,两侧的胸鳍能决定前进方向
B、 白鲟的灭绝跟人类活动有关与环境变化无关
C、 白鲟洄游到淡水中产卵是由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
D、 白鲟的灭绝警示我们应该停止一切捕捞活动
有着“水中大熊猫”之称的长江白鲟(如图),目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正式宣布灭绝。导致长江白鲟走向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
B、 长江白鲟的天敌过多
C、 长江白鲟的食物来源不足
D、 人类的大量捕捞及对其生活环境的破坏
长江江豚喜食以浮游动物为食的鳗鱼。请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选出正确的食物链(   )
A、 浮游动物→鳗鱼→长江江豚
B、 浮游植物→鳗鱼→长江江豚
C、 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鳗鱼←长江江豚
D、 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鳗鱼→长江江豚
观察鱼的实验中,同学们能够看到水由口流入而由鳃盖后缘流出,该过程流出的水与流入的相比,溶解的气体成分发生的变化是(    )
A、 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B、 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减少
C、 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增多
D、 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减少
新情境:妈妈到菜市场去买鱼时,可根据下列哪项迅速判断出鱼是新鲜的 (    )
A、 鳃丝呈鲜红色
B、 体表湿润
C、 鳞片完整
D、 体表无伤
下列关于鱼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B、 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家鱼”
C、 身体呈椭圆形,有利于减少鱼在水中运动时遇到的压力
D、 用BTB溶液检验鱼的呼吸时,遇二氧化碳后溶液颜色由蓝色变成黄色
如图是鱼在水中呼吸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鱼不断地由口吞入水,这是鱼在呼吸
B、 鱼的呼吸器官是鳃,鳃丝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C、 血液流过鳃时,与水发生气体交换
D、 与①处相比,图中②处的水中氧气增多
小亮陪妈妈到菜市场买鱼,过程中他向妈妈讲述学校所学的,与鱼有关的知识。请问描述不合理的是(   )
A、 可通过鳃丝的颜色鲜红判断鱼是新鲜的
B、 鳃丝颜色鲜红是因为里面有大量毛细血管
C、 鱼只靠鳍进行运动
D、 鱼体表有黏液,起保护和减少游泳时阻力的作用
从夏禹时代起,我国就有“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细眼的网),以成鱼鳖之长”的古训;多年来,我市每年都规定了海洋伏季休渔期.这样做的主要理由是(  )
A、 夏季高温可能导致鱼类肉质差
B、 保护产卵期、肥育期的鱼类
C、 保证夏季旅游高峰的航运畅通
D、 避免渔民在高温天气下捕捞
如果因水域环境遭到破坏而导致一种稀有鱼类灭绝,对人类的损失在于(   )
A、 渔业产量将受到损失
B、 这种鱼将在很久以后才会进化出来
C、 人类将永远损失一种动物资源
D、 整个生态系统将失去平衡
小明去市场买鱼,发现卖鱼人不断向鱼池中通入氧气,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减少水的阻力,促进鱼的运动
B、 使鱼向四周散开,充分利用水体
C、 提高水温,使鱼生存时间长一些
D、 增加水中的含氧量,使鱼获得充足的氧气
下列动物与人类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鱼寓意年年有余,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B、 青蛙是害虫的天敌,被人们称为“农田卫士”
C、 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伙伴,所以我们都要爱鸟、护鸟 
D、 鼠危害人类生产和健康,应彻底消灭
环境污染、过度采伐或捕杀等导致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锐减,保护生物多样性刻不容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生物种类越丰富,生态系统往往就越稳定
B、 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实质上就是基因的多样性
C、 为丰富我国动植物资源,应大力引进外来物种
D、 对生物进行分类,是认识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础
下图显示了某地野生哺乳动物和鸟类受威胁的原因。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分析,保护野生动物最根本的措施是(  )

A、 禁止人为偷猎
B、 加强爱护动物的宣传
C、 控制外来物种引人
D、 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
生物多样性对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B、 为了丰富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我国应该大力引进外来物种
C、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D、 为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我国建立了濒危物种的种质库
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B、 为了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应大力引进外来物种
C、 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D、 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2021年的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是“呵护自然,人人有责”。目前,我国各地已建立了许多自然保护区,以更好的保护生物多样性,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B、 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是“活的自然博物馆”
C、 濒危生物可采用迁地保护
D、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物种的多样性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2021年我国的主题是“呵护自然,人人有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多样性的内涵是指生物种类多样性
B、 围湖造田有利于维护生态系统多样性
C、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迁地保护
D、 生物的种类越丰富,生态系统往往就越稳定
2021年10月12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在昆明召开,呼吁各方要采取行动,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 实施体渔制度,保证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
B、 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
C、 引入外来物种,增加生物种类多样性
D、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2021年10月11日至15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5)第一阶段会议在云南昆明举办,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视频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现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目标之一
B、 保护生物多样性指的是保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D、 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地球家园,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

读图理解题

资料分析题

资料一:中华白海豚被称作“水上大熊猫”,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长期以来,由于鱼类产量下降,食饵减少,加之航行的船只增多,水域污染以及误捕等原因,使得它们的数量急剧减少。2009年,钦州正在洽谈一个38亿元的项目,拟在大风江口建一个造船厂。项目的建成无疑将带来可观的就业和税收。然而,大风江口到三墩沙旁方圆30里,就是中华白海豚的天然庇护所。一旦建厂,白海豚的生存环境就会被破坏,可能因而走向灭绝。为了守护好白海豚的家园,科研团队建议在三墩沙上建一条入海公路,明确清晰地划出一条界线,公路西边可发展工业,路的东边留给白海豚。放弃38亿元大项目后,一条保护海洋精灵的“海上长城”被迅速修建,为城市发展定下格局。这条迅速填出的路,为保护白海豚划出了“生命线”,也为保护北部湾生物多样性作出了巨大贡献,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底线、红线,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很好的见证。

资料二:2018年7月1日江湛铁路开通运营,这条高铁被称为“最温柔的高铁”。深湛铁路江茂段穿越著名景区“小鸟天堂”,为了保护“小鸟天堂”,为此铁路部门耗资1.87亿元建造全封闭声音屏障,让时速200公里的深湛铁路江茂段列车以“静音模式”通过,使小鸟与铁路和谐共处。这也意味著中国高铁建设发展既要金山银山,更要守护“小鸟天堂”生态环境也将成为人们的共识。

根据上述资料内容分析回答: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