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历史试卷库

湖南省怀化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历史3月质量检测(二模)试题

作者UID:7026178
日期: 2024-12-24
高考模拟
选择题(共16小题,48分)
材料题(共4小题,52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从西周开始到春秋末年,周王室基于拓殖建城的需求,建立国鄙之制。国鄙之分相当严格,一来以区分身份之差异,二来可以保障国人的安全。野鄙之人可以进城来参与市场活动,进行买卖交易,但不得在城中定居。到了战国时期,这种划分已无必要,人为的界限便逐渐淡化,终于消失,城乡人口开始对流。国人务农者会觉得住在城里,日间出城到田间耕作,十分不便,不如索性迁居乡野。野部之人,也有进城居住,改操他业者。政治上,国鄙居民的身份差异已经泯除。事实上,中国城乡之间的流动性很大,少数的实例是由政府强制执行或加以组织与督导不过绝大多数情况,人口流动是人民自动自发的。

——摘编自赵冈《从宏观角度看中国的城市史》

材料二:西欧中世纪城市产生后,由于其经济本质完全不同于乡村农业经济,城市又因自治而变成不受领主控制的独立性强的政治主体,再加上矗立的城墙成为鲜明的界限,二者的对立关系也就特别分明。更重要的是,当时城乡人口对流的程度很低,乡村庄园的领主对其属下人口控制甚严,以各种方式防止其逃亡。每年只有少量的人可以从庄园成功地逃至附近城市。庄园之人在逃至城市后经过101天未被领主抓回,便被承认为自由人,具有市民身份,可以安全地长居于城市中,市民在法律和各种选择上是相对自由的。

——摘编自刘景华《中世纪西欧城市与城乡关系的转型》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有的学者认为:“清政府是以满洲贵族为主,联合汉族上层人士和蒙古贵族而组成的……”皇太极明确强调“以力服人,不如令人衷心悦服之为贵也”。康熙皇帝认为:“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清朝政府制定民族政策的另一项原则是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清世宗明确指出:“恩威二字,万不可偏用,偏用之,目前虽有小效,将来必更遗大患,非为国家图久安之策。”他还指出“从俗从宜”“各安其俗”。清朝民族政治统治政策包括满洲根本或首崇满洲、满蒙联姻、笼络汉族、招执少数民族、巡狩与木兰秋称等。清朝民族行政管理政策包括:行省制、军府制、盟旗制、土司制、伯克制、驻藏大臣制、改土归流等。清朝经济贸易政策主要包括停止和退还圈地、鼓励垦荒、派官指导、蠲免赋税、移民实边等。戴选先生指出:“在广阔的版图内,中国各民族的统一进一步加强,封建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到了高峰。”

——摘编自余梓东《论清朝的民族政策》

材料二: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更加系统化。中共中央于1937年8月召开洛川会议,要求“动员蒙民、回民及其他少数民族,在民族自决和自治的原则下,共同抗日”。1938年10月,在毛泽东所作的《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及其相应的决议中指出:允许蒙、回、藏、苗、瑶、彝、番各民族与汉族有平等权利,在共同对日原则之下,有自己管理自己事务之权,同时与汉族联合建立统一的国家。1938年底,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成立了中共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在当时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他们调查和研究了回回民族和蒙古族的历史和现状,起草了《回回民族问题提纲》和《蒙古民族问题提纲》,提出党对回族和蒙古民族正确的民族政策。在1941年制定的《晋察冀边区建设主张》中规定:“边区的所有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上,一律享有平等自由权利:甲、互相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与宗教信仰;乙、在民主选举中,应予少数民族以优待,反对看不起少数民族的大汉族主义。”1946年《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以法律的形式规定:“边区各少数民族在居住集中地区,得划成民族区,组织民族自治政权。”

——摘编自李资源、莫炳坤《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新发展》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