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语文试卷库

广东省汕尾市重点高中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题

作者UID:17982309
日期: 2024-11-11
月考试卷
现代文阅读(35分)
现代文阅读Ⅰ

材料一: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出自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的《定盒文集·续集·尊史》。历史作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的真实记录,得失的总结,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所以,“出乎史,入乎道”,要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必须返回历史中去把握。

在历史中把握大道,           。文化凝聚了一个民族的最根本的东西,是一个民族历史的载体。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文明没有中断过的国家,我国的历史文化资源之丰富在全球范围内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诸子百家的思想、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多种文化形式,在世界文化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分量。中华传统文化强调和谐共生,天地涵养万物,同生共存;追求和而不同,与邻国的关系处理上讲究“协和万邦”,强调君子慎独、自强不息等。现今世界中,在重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达到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和谐统一、解决国际冲突等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显示出了超强的整合价值,其和谐、合作的优势,更能发挥包容、平衡的作用。

在历史中把握大道,            。中国共产党一路带领中国人民艰苦斗争,从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到富有创造性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从开启改革开放伟大进程到创造新时代伟大成就,真正让全体中华儿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共享幸福和荣光。在这个过程中孕育出的以伟大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人优秀品质的象征。历史自觉与文化自信正是源于党的百年奋斗的成功实践以及这一过程中焕发出的精神气概。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深层次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第一次实现了大国和平发展,这背后是一种新的人类文明形态的酝酿成长——这种文明不再以争夺、战争、消灭、殖民作为国家间的竞争模式,而是以相互合作、共同发展为根基,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而且为人类文明提供了具有超越性的方案,必将在当下及未来彰显出更大的内驱力和凝聚力。对这种未来性怀有自信和自觉,正是我们学习、把握历史的意义。

(摘编自师英杰《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材料二:

“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一语出自宋代学者曾巩所撰的《南齐书目录序》。以古视今,不难发现古代深厚博大的史学积累为当代中国文明历史研究提供了极其宝贵的传统资源,需要进一步挖掘、汲取、品味与借鉴。

举其大且要者,中国史学致用传统有三个特质。其一,求“大”。南宋朱熹曾言读史“当观大伦理、大机会,大治乱得失”,意味着研读历史首先要立意高远,关怀宏大。无论治史还是治国,皆须从变动不居的历史进程中探寻时代之大趋势、大方向,提炼大命题,把握大脉动。如司马迁修《史记》,时间纵贯三千年,空间横跨数万里,人物遍布全阶层,体例覆盖各类型,大构思方成就大手笔,无怪乎清代学者赵翼道:“司马迁参酌古今,发凡起例,创为全史。”对比当前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其涉及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毫无疑问是至为关键的课题。

其二,贵“通”。先立其大,再贯乎通。具体而言,所谓“通”,首先要“博通”,即大量搜辑考察各类尤其一手材料或原始遗迹,为深入研究奠定坚实基础;其次要“贯通”,即综合研究有关材料或遗迹,通过归纳概括引出结论;再次为“通识”,即注重在综合贯通中求得更全面深刻的认识;最终实现“会通”,既把天、地、人作为整体,又将天道、地道、人道联系起来,反映出中华民族特有的历史思维与整体意识。这种思维意识对中华文明探源过程启示很大。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绝非一人、一学科、一团队、一时代之事,迫切需要加强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坚持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密切考古学和历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久久为功,拓宽研究时空范围和覆盖领域。

其三,崇“德”。可大可通,于是历史自然显露出德之光辉,我们的文明亦因之可亲可久。对待人类的文明历史,要能不抱偏见,不做武断,不凭主观,不谋私利,不求速达,这样我们那些最为珍贵的精神内核和思想精髓才能如玉石般温润可亲,似高山般坚韧可久。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阐明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这提示我们在进行中国文明历史研究中注重揭示与阐释自身优秀的思想元素和文化基因,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出乎史,入乎道。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求其大者,贵其通识,崇尚德性,在蓬勃发展的中国文明历史研究中展现既有史学传统之重光,并赋予其新意,这正是“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的深厚意蕴所在。

(摘编自王学斌《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

现代文阅读Ⅱ

一只马蜂(节选)

丁西林

吉先生  (念信)“这次母亲在京,一切都好。唯有两件事不大称心。……”

吉老太太  我有什么事不称心?

吉先生  (不答,继续读信)“第一,她这次来京的目的,本想劝她的儿子,赶紧讨个媳妇,她可早点抱个孙儿。方头大耳,既肥且皙。嗳!不想来京两月,绝少成绩,媳妇,毫无音信,孙子,渺无消息;第二……这几日来,口中不言,心中闷闷。”

吉老太太  (稍有不快之意)我有这些闲工夫来同你们生气!你们的事,我老早就对你们讲过,由你们自己去,我一概不管。你们爱怎么说,就怎么说。那么你到底要怎样的一个人,你就愿意?

吉先生  (耸肩)要是找老婆如同找数学的未知数一样,能够立出个代数方程式来,那倒容易办了。

吉老太太  你总是不把它当一件正经事看。

吉先生  不把它当一件正经事看!因为我把它看得太正经了,所以到今天还没有结婚。要是我把它当配眼镜样,那么你的孙子,已经进了中学。

吉老太太  (觉得对他没有办法)倒一杯茶给我。(吉先生倒了杯茶送给吉老太太,自己亦倒了一杯,慢慢饮之吉老太太沉思半晌)你知道不知道,你的表兄已经同我说了几次,要我替他做媒?

吉先生  怎么不知道?

吉老太太  你知道他要说的是谁?

吉先生  余小姐,是不是?你问过了她没有?

吉老太太  (很慢地回答)没有。

吉先生  为什么不问她?

吉老太太  为什么不问?我想今天问她。(略停)好不好?(语时视吉先生)

吉先生  很好,看护妇配医生,互助的原则,合作的精神,结婚时最好的演说资料。(吉老太太微微地叹了一口气)……

余小姐  我去看看老太太去。(起立欲走)

吉先生  (起立阻之)不要走,不要走,我还有一件要紧的事,没有对你说。请坐。(两人复坐)我不在这里的时候,老太太同你讲了很多的话,是不是?

余小姐  是的。

吉先生  她说到我不想结婚的话没有?

余小姐  说了很多。

吉先生  你知道,我不想结婚。

余小姐  为什么不想结婚?

吉先生  因为一个人最宝贵的是美神经,一个人一结了婚他的美神经就迟钝了。

余小姐  这样说,还是不结婚的好。

吉先生  是的,你可以不可以陪我?

余小姐  陪你做什么?

吉先生  陪我不结婚?(走至余小姐前,伸出两手)陪我不要结婚!

余小姐  (为他两目的诚意与爱所动)可以。(以手与之)

吉先生  给我一个证据。

余小姐  你要什么证据?

吉先生  你让我抱一抱。(释其手,作欲抱状)

余小姐  (走开)等你再生病的时候。

吉先生  还像上次那样?说我发烧到39度?

余小姐  (娇嗔)对,还让你不停地住院。

吉先生  不过我的母亲告诉我,说你已经答应了做她的侄媳妇,那怎么办?

余小姐  (得意)那没有什么,我的父母不愿意我嫁给医生!

吉先生  对,我知道,我们是天生的说谎一对!(趁其不防双手抱之)

余小姐  (失声大喊)喔!(老太太由右门,仆人由左门,同时惊慌入。吉先生已释手)

吉老太太  什么事,什么事?(余小姐以一手掩面,面红不知所言)

吉先生  (走至余小姐前,将余小姐手取下,视其面)什么地方?刺了你没有?

吉老太太  什么事?怎么一回事?

余小姐  (呼了一口深气)喔,一只马蜂!(以目谢吉先生)            

【注】这篇独幕剧取材于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时期,是觉醒的新青年为争取婚姻的自主而与守旧势力对抗的一幕喜剧。开头的“信”是吉先生替母亲吉老太太写的家信,信中的“她”指吉老太太。

古代诗文阅读(35分)
文言文阅读

秦二世三年,楚怀王以沛公为砀郡长,封为武安, 封项羽为长安。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汉元年十月,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玺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

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送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栗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项羽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攻破函谷关。遂西,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春,汉王部五诸侯兵,凡五十六万人,东伐楚。项王闻之,乃西从萧,晨击汉军而东,日中,大破汉军。汉军皆走,而汉王与数十骑遁去。欲过沛,收家室而西,楚亦使人追之沛,家皆亡。汉王道逢得孝惠、鲁元 , 乃载行。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曰:“虽急不可以驱,奈何弃之? ”于是遂得脱。审食其从太公、吕后间行,求汉王,反遇楚军。项王常置军中。

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章分我一杯羹。”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①孝惠:刘邦的嫡长子。②鲁元:刘邦之女。③太公:刘邦的父亲。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写作(60分)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