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语文试卷库

西藏藏族自治区拉萨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语文4月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作者UID:17982309
日期: 2024-12-25
高考模拟
现代文阅读(3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论及文学类型的时候,大家习惯于将当下的类型文学源头上溯到历史上的经典序列。比如近代以来被我们命名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的作品,至少其中《西游记》是“神魔小说”,《三国演义》是“历史演义小说”,《水浒传》 是“侠义小说”,这样的说法是旧已有之的。这样比附,便有助于说明通俗小说的类型性和它们成为经典的可能;并与当下流行的类型小说形成比较,起到了“尊体”和便于他人理解的作用与效果。但在“中国首本类型文学概念读本”《流行阅》的发刊词中,有了另一种理解:“过 去我们讲通俗文学,后来讲网络文学,现在放在这里用都不太合适。参照类型电影的说法,用类型文学的新概念才能更好地归纳今天的这部分创作……类型小说无所谓严格意义的雅俗,怎样汲取类型的营养形成和创造类型,是作者创造力的自由。

归根结底,我们今天命名的类型文学的全称,应该是:当代大众类型文学。它的边界既是“当代”,又是“大众”。“当代”,意味着今天所提出与研究的对象——类型文学,是与当代科技和资本相适应的文学创作形态:在当代,其文化主流被命名为“大众文化”,其文学需求和实际文学表现样式,即“大众文学”,它的基本要求是“通俗”的。这正如贺绍俊所说:“类型小说是通俗小说的基本存在方式”。在上述意义上,我们提出和研究“类型文学”就是研究在当代科技和资本以及大众文化场中的一个主干的文学样式,是对“一时代之文学”的研究。

(摘编自夏烈《类型文学:一个新概念和一种杰出的传统》)

材料二:

随着网络文学和科幻小说的兴盛,近年来传统文学创作者开始主动汲取类型文学叙事资源,出现了小说叙事上的文类融合现象。不仅仅是传统型的纯文学向类型小说取经,此前类型叙事手法较为突出的作家和一些作者也转型为相对传统的纯文学创作。网络文学写作领域,打破类型划分、进行文类融合写作更是一种常见的叙事现象。不断地突破既有的类型划分,融合多种类型的通俗文学元素,这几乎成了网文界最为便捷的创新途径。

纯文学向类型文学取经,类型小说作家向纯文学靠近,以及网络文学界常见的类型融合,这些现象说明今天的文学创作已不再固守传统的门户之见,开始主动借鉴其他体裁、类型作品进行自我创新。传统文学界之所以有进行自我革新的冲动,间接原因或许是传统纯文学的市场空间被网络文学和新崛起的悬疑、科幻等类型小说挤压,但根本的缘由是传统纯文学作家自身寻求突破。

走出写作的舒适区,直面全新的社会现实,表现新时代的精神,这是中国当代作家的创作使命,同时也是现代文学以来中国作家完成自我创新的不二法门。20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史告诉我们,但凡作家固守传统,不愿意去直视新时代新现实,文学就会“狭窄”,读者就会慢慢流失。

新世纪以来的文学创作,除网络文学的迅速崛起之外,传统文学也有着重要的发展轨迹: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那种个人化的写作逐渐隐匿;综合着个体精神表达与时代现实书写的创作日益成为主导风格,但也因为这种写作注重现实的深度表达和内在精神层面的隐微流露,普通读者理解起来有难度,所以影响力没有破圈;写实感强烈的文学创作、纪实性特征突出的非虚构写作逐渐受到重视,这类作品成为一些作家摆脱写作困境的出口;作家借鉴悬疑、科幻等类型叙事元素,以及汲取中国传统通俗文学资源的现象越来越多。这几种现象,特别是后两种是作家们进行自我革新的探索表现,这种自我革新背后当然有着整个文学界的创新思考。非虚构、类型叙事、通俗风格,这些于新世纪初属于小溪流一般的探索实践,持续多年之后成了当前文学界的创作趋势。

当然,并不是说非虚构和类型叙事将取代纯文学创作,而是说整个小说界呈现了一个叙事融合、风格转型的阶段。这不是谁取代谁,而是每一个类型的写作都在加速变革,而且是打破隔阂、相互借鉴式的综合性改变。传统纯文学创作将借鉴其他类型创作的叙事资源,更强调现实感和可读性,更进入时代,深入生活现场,同时也努力获得更广泛的读者。非虛构、类型小说也会更进一步地重视文学性,非虚构写作不会是过去的报告文学,类型文学也不会是以往纯粹娱乐的通俗故事。

这些新的变化,意味着新的文学时代的到来,这不是以往很多人认为的不同类型写作将壁垒分明、各自独立、不相往来的状态,而是各种类型写作相互借鉴、不断突破边界的“文类共融”时代。

(摘编自唐诗人《文类共融:当代文学叙事艺术的新变》,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泥人

尹葛亮

过年的时候,整理旧物。母亲发现一团蒙了灰的东西,用棉纸层层包裹着。打开来,是一只泥老虎。颜色斑驳,脊背. 上也已干裂出一道曲折的纹路。唯独面目还是勇猛凌厉的。

这是尹师傅的作品,说起来,真已经有十几年没见过了。

尹师傅是个泥塑艺人。

第一次买下了尹师傅的作品,是一只“大阿福”。这也是尹师傅做得最多的一种娃娃。其实是一种儿童样貌的神,很硕大。尹师傅做这类泥人儿,真是得心应手。因为他有个一分为二的木头模具,将泥填实,倒出来就是个胖大的儿童的雏形。尹师傅先给它刷上粉嫩的颜色,然后寥寥几笔勾出眉眼,腮上润上胭脂,浓墨重彩地涂上肚兜、长命锁或者金元宝,就算是完工了。

这只“大阿福”是我对尹师傅感兴趣的开始。尹师傅并不是南京人。老家是江苏无锡。无锡附近靠常熟有个地方叫惠山,出产着一门手艺,就是泥人儿。其中最著名的是袁、朱、钱这几家专业作坊。尹师傅的师承,就是这朱家。捏泥人是尹师傅的事业,其实在他手中也分着层次。比方说“大阿福”,这种泥人虽然喜庆,但近乎批量生产,尹师傅说叫作“耍货”,是为讨生计而做,不入流的。而作为一个创作型的艺人,其实高下在于能不能做“细货”。这“细货”按传统应取材于昆山一带的戏曲。泥塑并非南京的特产,这就使得他的本事在一众艺人中显得特立独行。加上他又总是很寡言,即使在一群年幼的拥趸注目之下,也依然是很安静地做手边的事情。由于他严肃的神情和沉默的态度,往往磨蚀了孩子们的好奇心,渐渐对他失去了兴味。当然他也不为所动,一如既往做他的事情。但是也有一些例外,我便是其中的一个。而时间久了,尹师傅也终于认识了 眼前的小朋友。有一天,我一针见血地指出, 他做的东西,有点儿老土。并拿了附近剪纸艺人的“森林大帝”作为辅证,说明他不够与时俱进。尹师傅扶了扶眼镜,很认真地看了我一眼,依然没有说话。但我不知道,我的话却在将来造成了他手艺的改革。

以后的某一天,我发现尹师傅终于开始因人制宜,作品中出现了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人物。比如一休和尚、蓝精灵等,都是热播卡通片里的,做得惟妙惟肖。神情间的活泼,很难想象是出自严肃的尹师傅之手。

出于友谊与感谢,尹师傅曾经为我专门做了一个铁臂阿童木。这时候,我们家里其实已经摆满他的作品了。

及至我上了中学,朝天宫一带其实有了很大的变化。什么都在变,不变的大约只有尹师傅的泥人摊。生意没有更好,但也没有坏下去。顾客还是孩子们,一些长大了,不再来了,便有一些更小的接续上来。

有一天,爸爸一回家来,脸上是很兴奋的神情。回房间翻了一阵,翻出许久不用的照相机。爸爸对我说:“毛果,我们去找尹伯伯。”

我们到的时候,夕阳西斜,尹师傅正袖着手打盹儿。耳朵上夹着一支烟,人也有些佝偻。这中年人,这时候便显出了老相来。爸爸没有惊动他,只是拿着照相机,对着摊上的泥人拍了一阵。尹师傅醒过来,眼神有些发木。

爸爸高兴地对他说:“老尹, 你的玩意儿,遇到懂的人了。

尹师傅的嘴角便扬扬,说:“先生 又玩笑,怕是没有比你更懂的。”

爸爸摇摇头,说:“你可记得上次送我的那只泥老虎,我摆在办公室里,有个英国人见了,爱得不行。聊起来,原来他是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客座教授,专门研究亚非文化的。他说难得见这样地道的民间艺术品,想要看你更多的作品。”

尹师傅嗫嚅了一下,说:“是个洋先生吗? ”

爸爸说:“洋人也没什么, 艺术无国界。只要是好东西,就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

后来,我目睹了这个叫凯文的英国教授,在看到这些泥人时的反应。这间十多平方的斗室,是尹师傅的家,简朴到只有一张床和一个立柜。其余的地方,满当当地摆着泥人。有的上了彩,有的还是素坯。因为太多,色彩又繁盛,任是谁都眼花缭乱。凯文轻轻抚摸其中一只“杀鬼钟馗”,眼里是一种疼惜的目光,仿佛对着初生的婴儿。他回过头来,用清晰的汉语对我们说:“这才是中国的!”

这年的年尾,尹师傅的泥人,出现在了英国的《新世纪艺术年鉴》上。尹师傅婉拒了伦敦艺术双年展的邀请。他说:“我是登不上台面的,就是个手艺人。况且,生意走不开。还有,我儿子。”

凯文再次找到他,是在第一年的秋天。凯文对爸爸说,他想和尹师傅谈谈生意的事。他说,他的弟弟开了一个工艺品公司,希望尹师傅能成为他们的合作伙伴。他们会为他在中国安排专门的工作室,以后他的所有作品会直销海外。

尹师傅摇摇头,说:“离开了朝天宫,我就什么都不是。“

凯文说:“您是个值得尊敬的艺术家,理应过上更好的生活。”

尹师傅眼角低垂,说:“穷则独善其身。 ”

(有删改)

古代诗文阅读(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丞相公孙弘者,齐菑川薛县人也,字季。年四十余,乃学春秋杂说。弘年六十,征为博士。使匈奴, 还报,不合上意,上怒,以为不能,弘病免归。

元光五年,有诏征文学,葛川国复推上公孙弘。弘谢曰:“臣已尝西应命, 以不能罢归,愿推选。”国人固推弘。策奏,天子擢弘对为第一,拜为博士。弘为人恢奇多闻,常称以为人主病不广大人臣病不俭节弘为布被食不重肉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于是天子察其行敦厚,辩论有余,习文法吏事,而又缘饰以儒术,上大说之。弘奏事,有不可,不庭辩之。尝与主爵都尉汲黯请间,汲黯先发之,弘推其后,天子常说,以此日益亲贵。尝与公卿约议,至上前,皆倍其约以顺上旨。汲黯庭诘弘曰:“齐人 多诈而无情实,始与臣等建此议,今皆倍之,不忠。”上问弘。弘谢曰:“ 夫知臣者以臣为忠,不知臣者以臣为不忠。”上然弘言。左右幸臣每毁弘,上益厚遇之

元朔三年,以弘为御史大夫。汲黯曰:“弘位在三公, 奉禄甚多。然为布被,此诈也。上问弘。弘谢曰:“晏婴相景公, 食不重肉,妾不衣丝,齐国亦治。今臣为布被,自九卿以下至于小吏,无差,诚如汲黯言。且无汲黯忠,陛下安得闻此言。”天子以为谦让,愈益厚之。卒以弘为丞相,封平津侯。食一肉脱粟之饭。故人所善宾客,仰衣食,弘奉禄皆以给之,家无所余。士亦以此贤之。弘病甚,乃上书曰:“臣愿归侯印,避贤者路。”天子报曰:“君不幸罹病,何恙不已,乞骸骨, 是章朕之不德也。君其省思虑,一精神,辅以医药。”因赐告牛酒杂帛。

元狩二年,以丞相终。

(节选自《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有删改)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写作(60分)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