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2023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创新题”应对训练营(四)

作者UID:22250625
日期: 2024-06-28
三轮冲刺
单选题
语言表达
名著导读
综合题
现代文阅读
小明和你阅读《儒林外史》,发现有不少涉及南京的内容,你俩进行了专题探究。

清凉山

    这姚园在清凉山上,是个极大的园子,进去一座篱门。篱门内是鹅卵石砌成的路,一路朱红栏杆,两边绿柳掩映。过去三间厅,便是卖酒的所在,那日把酒桌子都搬了。过厅便是一路山径,上到山顶,便是一个八角亭子。席摆在亭子上。娘子和姚奶奶一班人上了亭子,观看景致。一边是清凉山,高高下下的竹树;一边是灵隐观,绿树丛中,露出红墙来,十分好看。坐了一会,柱少卿也坐轿子来了。轿里带了一只赤金杯子,摆在桌上,起酒来,拿在手内,趁着这春光融融、和气习习,凭在栏杆上,留连痛饮。这日杜少卿大醉了,竟携着娘子的手,出了国门,一手拿着全杯,大笑着,在清凉山网子上走了一里多路。背后三四个妇女嘻嘻笑笑着,两边看的人目眩神摇,不敢仰视。杜少卿夫妇两个上了轿子去了。姚奶奶和这几个妇女采了许多桃花插在轿子上,也跟上去了。

    ……

    娘子笑道:“朝廷叫你去做官,你为什么装病不去?”杜少卿道:“你好呆!放着南京这样好玩的所在, 留着我在家,春天秋天,同你出去看花吃酒,好不快活!”

雨花台

    萧金、杜慎等又走到山项上,望着城内万家烟火,那长江如一条白练,琉璃塔金碧辉煌,照人眼目……坐了半日,日色已经西斜,只见两个挑粪桶的,挑了两担空桶,歇在山上。这一个拍那一个肩头道:“兄弟,今目的货已经卖完了,我和你到永宁泉吃一壶水,回来再到雨花台看看落照。”杜慎卿笑道:“真乃菜佣、酒保都有六朝烟水气, 一点也不差!”

玄武湖

    玄武湖是极宽的地方。左边台城,望见鸡鳴寺。那湖中菱、藕、莲、芡,每年出几千石。湖内七十二只打鱼船,南京满城每早卖的都是这湖鱼。湖中间五座大洲,中间洲上一所大花园。园里合抱的老树,梅花、桃、李、芭蕉、桂、菊,四时不断的花。又有一园的竹子,有数万竿。园内轩窗四启,看着湖光山色,真如仙境。

秦准河

    每年四月半后,秦淮景致将渐好了。那外江的船,都下掉了楼子,换上凉篷,排了进来。船舱中间,放一张小方全漆桌子,桌上摆着宜兴砂,榎细的成窑、宣窑的杯子,烹的上好的雨水毛尖茶。那游船的备了酒和肴馔及果碟到这河里来游,就是赶路的人,也买了几个钱的毛尖茶,在船上了吃,慢慢而行。到天色晚了,每船两盏明角灯,一来一往,映着河里,上下明亮。自文德桥至利涉桥、东水关,夜夜笙歌不绝。又有那些游人买了水老鼠花(一种水上燃放的花炮)在河内放。那水花直站在河里,放出来就和一树梨花一般,每夜直到四更时才歇。

(选自《儒林外史》,(清)吴敬梓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12月版,有删改)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我来人间一趟,想要把你照亮

    2019年1月23日,著名作家林清玄过世,终年65岁。

    消息一经传出,令无数人震惊、悼念。

    提起林清玄这个名字,我们第一时间会想到他那既美好又充满禅意的文字,他的散文,曾让几代人手不释卷、痴迷不已,而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生活哲理和人生态度,更是启迪了千万人。1月22日上午,他还发了一条微博:“在穿过林间的时候,我觉得麻雀的死亡给我一些启示,我们虽然在尘网中生活,但永远不要失去想飞的心,不要忘记飞翔的姿势。”

    凋零与新生,原是同一个世界,涧底的冰雪融化了,与春景里挂头的花开,原是同样的美。或者,溪河中的雪是滋润过花的雨水与露珠;也或者,那灿烂的花颜是吸了冰雪的乳汁而辉煌的吧!

    1953年,林清玄生于中国台湾南部乡村。“我的人生几乎是从最底层出发的。我生长在一个几乎没有文化和文明的地方,而且家庭十分贫困。”然而,正如王尔德所说:我们生活在泥沼之中,但是有人依然仰望星空。上学时期,他遇到一位老师,那位老师对他说:“我用我的生命向你保证,你将来一定会成功。”这句话对林清玄是莫大的鼓舞,他宛如有了指路明灯,开始一步步实现他的作家梦。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他开始坚持每天写500字,中学写1000字,高中写2000字,大学写3000字,一直笔耕不辍。恶劣的生活环境,周围人的不理解,都不曾让他打消写作的念头。

    “我这辈子一直想当作家,从来没有改变。”自八岁立志成为作家,数十年来,林清玄依然保持笔耕不辍。如今,林清玄已经成为国宝级智者,功成名就:他是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奖最多的一位,至今已出版一百三十多部作品,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他是无数人的“心灵导师”,有三百万人听过他的演讲。

    曾有人问林清玄什么是成功,他说:

    “今天比昨天更慈悲、更智慧,更懂爱与宽容,就是一种成功。”

    “如果每天都成功,连在一起就是一个成功的人生。不管你从哪里来,要去到哪里,人生不过就是这样,追求成为一个更好的、更具有精神和灵气的自己。”

    林清玄的文字,总会给人以清凉之感入身,醍醐灌顶之气入神,能够把对生命的关注与思索,写得如此空灵飘逸又玄思浅显,这与他个人的经历有莫大的关系。

    大雅与大俗,出世与入世,低处与高处,简单与丰富,悲与喜,在林清玄身上转换自如,得到了完美的融合。

    在央视《开讲啦》节目中,林清玄曾回忆说,自己的相貌曾吓到过女粉丝。“我从小就读你的文章,非常敬仰你,没想到看到你很像周星驰电影里的‘火云邪神’,真是相见不如怀念啊。”

    为此,林清玄还特意回信安慰:

    “相见也美,怀念也美,你长什么样子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头皮里面的东西,如果你有东西,你就会活得很开心,很自在,很有智慧。”

    睿智,却不故作高深;豁达,却不矫揉造作;淡雅,却无一般文人的酸腐。这就是林清玄的境界。

在“读美文·学写作”读写活动中,老师推荐阅读散文《我来人间一趟,想要把你照亮》,并布置了以下两个任务: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共话《咬文嚼字》

    12月5日下午,社团活动。

王思睿同学一进教室就兴奋地宣布:“2018年十大流行语出台,分别是:命运共同体、锦鲤、店小二、教科书式、官宣、确认过眼神、退群、佛系、巨婴、杠精。”

    同学们好奇地议论,一见刚进门的李老师,忙问究竟。

李老师说:“是《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的吧?我们来看看。”

    李老师搜索《咬文嚼字》博客,点开一篇博文链接—

    (博文)

    转眼,2018年已经接近尾声,在经过读者征集、网友投票、专家评选、媒体投票等程序后,《咬文嚼字》编辑部最终选出了“2018年十大流行语”。下面让我们一起回顾2018年我们语文生活的流行印迹。

    (一)命运共同体

    命运共同体,即在相同条件下结成的命运攸关的集体,源自人类命运共同体。如果你关注时事新闻,对这个词应该不会陌生,习总书记在一系列国内国际场合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引起各国关注。

    ……

    (四)教科书式

    源于上海一民警街头执法的视频,视频中执法人员查处违法行为,具有教科书般的规范性,被网民称为“教科书式执法”。随着视频的“热传”,“教科书式”也逐渐流传开来,人们用它形容某事做得非常标准、规范。

    ……

    李老师介绍—

《咬文嚼字》编辑部每年都评选十大流行语,2017年“有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共享、有温度、流量、可能XXX假XXX、油腻、尬、怼、打call”入选; 2016年有“洪荒之力、吃瓜群众、工匠精神、小目标、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等流行语入选。

周文辉说:“哦!我们常说的那些话都评上啦。”

    李老师继续介绍—

这本杂志不仅每年都评选“十大流行语”,还在每年年底公布“年度十大语文差错”,纠正人比如,2017年排列第一的是“电视中的人名误读:老舍的“舍”误读为shè”;2016年,排列第一的是“航天新闻报道中的读音错误:“载人飞行” 的“载”误读为“zǎi”……

有同学问:“李老师,这‘年度十大语言差错’和‘年度十大流行语’的评选有什么要求?”李老师又打开一篇博文—

    (博文)

征集启事

    自2006年以来,《咬文嚼字》 每年在年底公布年度“十大语文差错”“年度十大流行语”,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018年度的“十大语文差错”“十大流行语”的评选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我们特邀您参与相关工作,希望您踊跃提供备选条目。

    现将有关事项告知如下:

    (一)“十大语文差错”征集要求

    ①典型性。收集语文运用中使用频率高、出错频率高的典型差错,偶发的、生僻的不收。

    ②新闻性。重点关注重大新闻、热点事件报道中出现的差错,以及名人偶像犯的差错。

③广泛性。音、形、义、字、词、句,以及文史百科等各类差错全覆盖。街头店招、广告、说明,书、报、刊,广播、电视、电影以及网络等全方位扫描。

    (二)“十大流行语”征集要求

    ①流行。收集本年度的“热词”“潮语”,紧扣时代特点,反映时代风貌。

    ②创新。结构、语义、用法上有创新。

    ③文明。不收低俗不雅、不符合社会文明规范的用语。

征集邮箱:yaowenjiaozi2@163.com

截止时间:2018年12月10日

郑国平:“这《咬文嚼字》到底是一本怎样的杂志?李老师,请您再详细介绍介绍。”

    李老师—

    好啊。我订阅这本杂志好多年了......

    《咬文嚼字》创刊发行于1995年1月,发行者为上海文化出版社,今为32开文艺月刊,“宣传语文规范,传播语文知识,引导语文生活,推动语文学习”是其办刊宗旨。以编辑、记者、校对、广告从业人员、文秘、节目主持人和教师、学生为其主要阅读对象。主要内容为纠正媒体艺人、名家作品的错别字。因内容颇具特色,已成为中国境内汉语文化品质“捍卫者”。

    针对性强,专门剖析报刊、图书、广告、影视中的各类语文差错;知识性强,尤其有些知识不是课堂里、词典里能查到的;其口号是“咬书咬报咬刊,咬天下该咬之错;嚼字嚼词嚼句,嚼世上耐嚼之文。”《咬文嚼字》发起了多次“社会查找错字”活动,并产生广泛影响。《咬文嚼字》“人人看得懂,个个用得上”,个性鲜明,在“无错不成书”的今天,《咬文嚼字》被广大读者誉为“文化清道夫”。

    李老师—

    今天我们了解了《咬文嚼字》杂志,请同学们参加以下几个学习活动,检查同学们今天的收获,锻炼同学们的语文实践能力。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