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第八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能力提升)课时训练

日期: 2025-04-15 同步测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

美国《1952年移民法》在加强政治安全甄别的同时,还规定:凡申请就业的移民和临时劳工,都须申明入境后从事的职业。若其就业会引起美国劳工的失业或对其工资和工作条件产生消极影响,则不得入境。这(    )
A、 扩大了美国对抗苏联的人才优势
B、 是美国建设福利国家的一种努力
C、 体现了冷战背景下美国人才引进的针对性
D、 有利于美国国内劳动力市场的多元化发展
下图为2001年OECD国家高技能移民的主要来源国分布图。这可以说明(   )

注:OECD是以英国、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为主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A、 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发达
B、 高技能人才的自由流动
C、 “南北”国家科技合作增多
D、 发达国家攫取科技资源
当代西方工人阶级的成分趋向多元化、复杂化,“蓝领”工人进一步减少,出现了“白领”“灰领”“金领”“敞领”“粉领”等称谓,代表工人阶级的不同分层。这一变化说明(    )
A、 科技革命影响社会结构的调整
B、 西方社会发生了根本变化
C、 国家干预导致阶层成分多元化
D、 社会流动呈现出增强趋势
下图是1994-2017年美国两党支持者对移民接受度的统计示意图(单位:%)。据此可知,美国(   )

A、 两党利益基本趋于一致
B、 民主党获得更多的支持
C、 移民问题成为热点话题
D、 社会认知分化愈加明显

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

人口迁徙会对人类经济、文化变迁产生巨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材料一:工业化与人口增长极大地促进了移民与城市化。在工业社会中,移民从乡村涌入工业中心寻找工作。工业化的英国领导了世界城市化的浪潮。1800年,大约五分之一的英国人口居住在城镇,城镇规模在大约1万多人。而接下来的一个世纪中,庞大的乡村社会被城市化了。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二 :近代列强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以及东南沿海的人口压力。使东南沿海地区劳工出国成为海外移民的主要形式,这一迁移的过程持续、分布广泛。迁入东南亚、美洲等地的华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劳动,也充当矿工。中国移民对迁入国在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诸方面的贡献和影响,已为举世公认。

——摘编自葛剑雄《简明中国移民史》

材料三: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美国的民族多样性可以说是与生俱存的。来自不同民族国家的移民踏上北美大陆后,便带来了各种不同的语言、习俗、宗教信仰和组织结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美国化运动造成了民族关系的紧张,暴露出强迫同化的低效性和反民主性。美国化运动的不成功结局促使一些知识分子认真反思民族关系,文化多元主义应运而生,……少数民族集团把盎格鲁撒克逊(日耳曼人的一支)新教徒集团视作民族群体之一,而不是必须归从的主流或主体民族,自己民族文化也是美国文化的有机部分;把美国视为一个开放社会,人们有权利寻求与民族祖先国家的交流。

——摘编自高鉴国《试论美国民族多样性和文化多元主义》

【问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