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库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瓦提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五月份质量检测试卷

日期: 2025-04-01 月考试卷 来源:出卷网

语言知识及应用(每题2分,共12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笼(zhào)    尽(tuì)    枯(huái)    溅(bìng)
B、 立(chù)          布(pù)          服(shi)            赤(luǒ)
C、 抖(zhàn)      头(càn)          息(shùn)        幼(zhì)
D、 沉(diàn)      灼(zhuó)        悔(chàn)        持(jīn)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遗憾    挑逗    忍俊不禁    仙露琼桨
B、 怀恋        凝望        垂垂幕老        祸不单行
C、 渺小        魂魄        血气方刚        轰轰烈烈
D、 涉足        猥琐        盘虬卧龙        荒草凄凄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爸爸刚去世,妈妈又因悲伤过度住进了医院,夏明家里真是祸不单行
B、 老师风趣幽默的语言逗得大家忍俊不禁地大笑起来。
C、 那些对自己的事业有探索精神并乐此不疲的人,最终都走向了成功。
D、 从看日出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蒸蒸日上的朝气,感受到生命的活泼,感受到从绝望黑夜进入希望黎明的柳暗花明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作为一名负责任的家长,他始终关注着孩子的健康成长。
B、 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一起观看了我校举办的“迎新年,庆新春”联欢会。
C、 一直以来,止痛主要依靠药物治疗的方式,但长期用药往往经常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副作用。
D、 部门工作人员对市民提出的建议积极采纳,认真研究,进一步完善了相关政策。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作者是鲁迅,原名周树人。
B、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孙权劝学》就出自于它。
C、 《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是一个带有浪漫、神秘色彩的人,是“诺第留斯号”的灵魂。
D、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积累与应用(24分)

文言文阅读 (13分)

现代文阅读(21分)

现代文阅读

驿路梨花(节选)

①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②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③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插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④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抬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苗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⑤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⑥“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⑦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⑧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现代文阅读

常存善念

善念就是善良的念头。念头,有是非之分、正邪之分、善恶之分。善念,是万善之门,从这里可以走向人生的制高点;恶念,是万恶之源,从这里可以滑入恶的深渊。

善念,在修身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①                       。思想支配行动,这是一条定律。善念支配行动,则能使良好的道德行为通过善念的心理活动得以实现。

二是②                       。善念是一种思维活动,一种心理状态,一种思想感情,也是一种道德意识。因此说,善念是道德行为建设的内在动因,是指导人们去行动的无形内驱力。

三是③                       。道德认识的提高和道德品质的形成,主要依靠道德修养和道德积累。从中国伦理道德发展史可以看出,善念之积累对于……个人良好道德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善念不是先天的,亦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在道德教育,环境熏陶和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善念来源于崇高的信念。我们的信念,是追求真理、追求正义、追求光明、追求真善美。这样的信念一经在自己的头脑里生根,它就会成为自己的善念之源。

善念来源于正确的善恶现。一个人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善恶观,才能分清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才能抑恶扬善,走向光明。善念来源于后天的实践。善恶观念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人们在后天的实践中形成的。只有经过实践把善念转化为善行的时候,才能实现善念的社会价值,因为善念是根,善言是花,善行是果。要做到常存善意,就要经常自思内省,排除邪念。明代杨继盛在其《遗嘱》中有一段深刻的论述:心以思为职。或独坐时,或夜深时,念头一起,则自思曰:“这是好念?还是恶念?”若是好念,便扩充起来,必见之行。若是恶意,便禁止勿思。此段论述令人深思,耐人寻味。我们应该是恶当惊,是善则喜。去恶扬善,唯善是举。

常存善意,是一个人善言善行的思想根基,是一个人的崇高美德。有了这种美德,就可以乐善不倦,以善为宝,嫉恶如仇,从善如流。

作文(30分)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