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大串讲:郑和下西洋

日期: 2025-03-29 复习试卷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法国学者弗朗索瓦·德勃雷在《海外华人》一书中记载了郑和为说服明仁宗朱高炽保留宝船队时的一段话:“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洋,危险亦来自海上……一旦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华夏危矣。”材料说明郑和( )
A、 七下西洋实践了“天朝上国”的理念
B、 船队主要用于扩大通商和控制南洋
C、 具有海洋开放、财富、主权和忧患意识
D、 这一言论和日益严重的东南倭患有关
读图,指出郑和远航最远到达( )

A、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B、 非洲西海岸和波斯湾地区
C、 红海沿岸和阿拉伯半岛
D、 印度西海岸和波斯湾地区
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是(    )
A、 从1351年到1410年
B、 从1305年到1403年
C、 从1405年到1433年
D、 从1505年到1541年
假如你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人“1405—1433”“七次远航”“刘家港”这三个关键词,最有可能出现的事件是( )
A、 哥伦布发现美洲
B、 达•伽马到达印度
C、 麦哲伦环球航行
D、 郑和下西洋
与郑和下西洋相关史实不相符的是(    )
A、 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
B、 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C、 对开发南洋作出了贡献
D、 促进了我国与亚欧各国的友好往来
论从史出是历史研究的方法之一。下列选项不能够印证古代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巩固”历史发展线索的是(    )
A、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强化监察制度
B、 唐太宗派文成公主入藏,密切汉藏交往
C、 明代郑和七下西洋,促进南洋经济发展
D、 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重新统一新疆
央视播放的《郑和下西洋》引起了观众的广泛关注,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
A、 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
B、 获取经济效益
C、 海外移民
D、 殖民扩张
黑格尔曾评论说:“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和贸易。可是太平洋邀请来的中国人,竟是所谓正其义而不谋其利的谦谦君子。”他认为郑和的航海壮举主要是为了( )
A、 加深中国对太平洋国家的了解
B、 开辟“丝绸之路”海上航线
C、 大力宣传君主专制
D、 皇帝“施恩于海外”的政治秀
位于东南亚的泰国有“三宝塔寺”,马来西亚有“三宝镇”。现在的人们之所以怀念郑和,是因为他曾(    )。
A、 建立明朝,统一了全国
B、 抗击倭寇,维护了东南沿海地区的安定
C、 7次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交流
D、 英勇抗元,留下了“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
郑和的随行官员对途经西洋国家的地理位置、港口、社会风貌和气候物产等做了记述。据此可见,郑和下西洋(   )
A、 打破了东西方隔绝状态
B、 开创了亚欧海上交通要道
C、 增强了明朝的国家实力
D、 增进了对亚非国家的了解
法国学者弗郎索瓦·德勃雷在《海外华人》一书中,记载了郑和为说服仁宗朱高炽保留宝船队时的一段话:“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洋,危险亦来自海上…一旦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华夏危矣。”材料说明,郑和(   )
A、 七下西洋实践了“天朝上国”的理念
B、 船队主要用于扩大经商和控制南洋
C、 具有海洋开放、财富、主权和忧患意识
D、 这一言论和日益严重的东南边患有关
一位跟随郑和出使西洋的明代宦官在他的回忆录里记录了船员们的四个活动场景,其中符合历史真实的是( )
A、 在越南抢夺当地居民们的财物
B、 出发前搬运精美的瓷器上船
C、 拒绝伊朗使节随访中国的请求
D、 在英国的利物浦购买新丝绸
明朝时,郑和能够完成七次下西洋壮举的主要原因是(    )
A、 国力强盛
B、 造船技术高超
C、 地理和航海知识丰富
D、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