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库

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 1课《消息二则》同步练习

日期: 2025-04-01 同步测试 来源:出卷网

基础知识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 督战(dū)   荻港(dí)   溃退(guì)
B、 逃窜(càn)      要塞(sài)        区域(yù)
C、 泄气(xiè)      歼灭(qiān)    殷红(yān)
D、 铜陵(líng)      芜湖(wú)        诸多(zhū)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我不知道成语“世外桃源”出自哪部著作?
B、 “还愣着干吗?”妈妈大声地训斥我:“还不快去把房间收拾收拾……”
C、 武汉的黄鹤楼、十堰的武当山、恩施的神农架都是湖北境内著名的旅游景点。
D、 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白衣天使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他们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神在广大人民心中传扬。
B、 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 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我们的家园——地球。
D、 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中很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虽然敌军疯狂反扑,锐不可当,但是人民解放军临危不惧,沉着应战,最终歼灭了敌军。
B、 在解放战争中牺牲的英雄们永垂不朽,他们的光辉事迹千古流传。
C、 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攻破了敌人的最后一道防线。
D、 早晨的海湾风平浪静,好像昨夜的那场暴雨没有下过似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下列各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的宾语中心语是“敌阵”。
B、 “溃退”是动词,“敌阵”是名词。
C、 “三”是数词,“纷纷”是形容词。
D、 “万船齐放”是主谓短语,“直取对岸”是动宾短语。

语段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渡江第一船”的烽火故事

①在合肥市滨湖渡江战役纪念馆里,陈列着一面黄色锦旗,上书“奖给水上英雄”,中间“渡江第一船”五个大字十分醒目,落款为“一零六团”。这面锦旗的主人叫陈正华,今年已91岁高龄,居住在我市宜秀区罗岭镇姥山社区。

②7月29日,记者来到罗岭镇姥山社区,眼前的陈正华老人拄着拐杖、蓄着银白胡须,由于年事已高,说话时间一长,他就有些喘,但提起71年前那场战役,他一下子来了精神,连声音也洪亮了:“这件事说几天几夜都说不完。”

③1949年,陈正华20岁。那年年初,他还不知道自己将参与一件决定中国历史走向的重大事件,但身为渔民的他却隐隐觉得有大事发生。

④“国民党军队到处收船,把能用的船都破坏了。”陈正华回忆道,还好他家的渔船不大,提前藏了起来,才躲过了破坏。

⑤八百里皖江是渡江战役的主战场。据记载,当时整个安庆地区渡江前线划分在四个地区:安庆、枞阳、望江和宿松。而安庆江段分为鸭儿沟、大王庙、马窝和前江口至杨林洲;枞阳江段划分为枞阳至铁板洲、桂家坝至长沙洲、汤家沟至王家套、北埂至姚沟4个起渡点;望江江段起渡点部署在莲洲、沟口至华阳渡口;宿松江段则主要选定套口、小孤山至华阳沿线作为渡江强攻的出发点。

⑥陈正华从小跟随父亲陈文义跑船捕鱼维持生计,他家当年就在枞阳桂家坝,所住的小渔村恰巧就是择定的一个最早的起渡点。那一年的正月初二,他家的木船被解放军征用。陈家父子自小在水边长大,水性好,水域情况熟悉,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父子二人成为第一批10条冲锋船上的水手。

⑦出发前,部队首长亲自为每一名突击队员胸前都挂上了一个章。陈正华告诉记者,这个章是一个布条,上面写着他的名字、年龄、出生年月等。而那一面“渡江第一船”的锦旗,也正是在此时交到他们手中的。

⑧“第一班船就是敢死队,出发前,我们的棺材都准备好了,就是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陈正华说。

⑨1949年4月20日晚8时,渡江战役打响!6个小时后,4月21日凌晨2时,陈家父子和等在江边的10条冲锋船在指导员一声令下后,全力驶向对岸。

⑩但渡江过程并没有预想的顺利,原本兵力不多的对岸突然加强了部署,开来了两艘军舰,军舰上架起机枪,对着江面扫射。

⑪陈正华扯帆,父亲陈文义掌舵,在枪林弹雨中,满载着18名解放军战士的木船乘风破浪。子弹打穿了木船,江水涌进船身,陈文义赶紧用葫芦瓢向外舀水;炮弹碎片割断了帆绳,扎进了陈正华的右臂,他强忍着疼痛,紧紧拽着船帆。在陈家父子的帮助下,解放军战士们克服了江面风大雾重、木船起伏摇晃、对岸火力凶猛的重重困难,突破,突破,再突破……半个时辰后,“渡江第一船”穿过敌人的炮火,躲过敌人岸防工事密集的弹雨,最终抵达对岸。

⑫到达对岸后,岸边却是敌人设置的障碍物、电网和密集的地雷阵。陈正华船上的黄指导员立即跳入水中,一边清障,一边排雷,陈正华也跟着跳入水中。

⑬“岸边全是树桩,树桩和电网、地雷引线是绑在一起的,清障的时候要小心地把引线、电网剪断。”陈正华回忆道。

⑭一颗炮弹正落在木船周围。弹片炸开,正在清障的黄指导员腿部受伤,负伤的陈正华也被掀起的气浪冲得老远,父亲陈文义也被炸伤,身上血流如注。

⑮随着渡江船只一艘艘登岸,陈文义、陈正华父子完成了这次使命。后来,他们才知道,在当天的渡江战役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以排山倒海之势解放全中国。

⑯71年过去了,烽火虽已远,但陈正华对国家的信心未变。“我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国家会越来越强大。”陈正华眼神坚定。

(选自“安庆新闻网”2020年07月31日,有删改)

综合运用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