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生物试卷库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日期: 2025-04-12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人体发育的起点是(    )

A、 卵细胞
B、 受精卵
C、 胚胎
D、 刚出生的婴儿
下列有关青春期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脑和内脏器官的功能显著增强
B、 男孩身高增长早于女孩
C、 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
D、 身高突增、体形出现变化
耳接受声波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    )
A、 鼓膜
B、 耳蜗
C、 半规管
D、 听小骨
显微镜下观察的人血永久涂片(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从低海拔地区进入高原后,②的数量会变少
B、 新冠肺炎患者血液中,③的数量会明显增加
C、 若④含量过少,则受伤时容易血流不止
D、 人的血液组成包括①②③④
心脏四个腔中,心壁最厚的是( )

A、 右心房
B、 右心室
C、 左心房
D、 左心室
下列反射现象,属于人类特有的是(    )
A、 吃到杨梅分泌唾液
B、 嗅到杨梅气味分泌唾液
C、 看到杨梅分泌唾液
D、 讨论到杨梅分泌唾液
如图所示,A代表某器官,①、②代表与其相连的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A表示肺,则②内的血液含氧量增加
B、 若A代表大脑,则②内的血液氧含量增加
C、 若A表示小肠,则②内的血液营养物质含量减少
D、 若A表示胰岛,则②内的血液胰岛素含量减少
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    )
A、 水传播与饮食传播
B、 空气传播与飞沫传播
C、 饮食传播与接触传播
D、 虫媒传播与接触传播
传染病的特点是(    )
A、 传染性和流行性
B、 传染性和扩散性
C、 危害性和流行性
D、 传染性和危害性
下列关于血液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动脉血是指在动脉血管中流动的血液
B、 心脏四腔,上下、左右都是相通的
C、 体循环血液从心脏右侧出发回到左侧
D、 心脏收缩时,心室里的血液泵出心脏
如图中④处血液的特点及其将要进入的血管分别是(    )

A、 含氧少,肺静脉
B、 含氧多,肺动脉
C、 含氧多,主动脉
D、 含氧少,上腔静脉
如图是血液循环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与血管①相比,血管②的管壁厚,弹性大
B、 血管①与左心房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C、 心脏的四个腔中,右心室的壁最厚
D、 右心房、右心室和血管②、③内流动脉血
如图是泌尿系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①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B、 ②处具有重吸收作用
C、 ③可形成和储存尿液
D、 ④处排出的是原尿
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接种过乙肝疫苗的人能抵抗乙肝病毒的侵袭,其原因是(   )

A、 该人体内产生了能抵抗乙肝病毒的抗体
B、 该人体内产生了能抵抗乙肝病毒的抗原
C、 该人体已获得了非特异性免疫的能力
D、 乙肝病毒已不能再次侵入该人体的体内
结合人体完成缩手反射的结构示意图,描述正确的是 (   )

A、 ①是效应器,能够对刺扎到皮肤作出反应
B、 ③是神经中枢,痛觉就是在这里产生的
C、 ④是传出神经,此处受到损伤就不能发生缩手
D、 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⑤→④→③→②→①
特色美食肉粽主要原料是糯米、猪肉等。关于肉粽在消化系统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猪肉中的脂肪从①处开始消化
B、 糯米中的淀粉从③处开始消化
C、 猪肉中的蛋白质在④处被消化为氨基酸
D、 肉粽消化后的营养物质主要在②处吸收
如图表示“膈的运动与呼吸的关系”模拟实验,根据实验推断(    )

A、 胸腔扩大导致吸气
B、 吸气后使胸腔扩大
C、 外界压力变大导致吸气
D、 肺的肌肉收缩导致吸气
如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气体c代表二氧化碳,气体d代表氧气
B、 乙中的血液进入心脏时最先进入右心房
C、 与血管乙相比,血管甲的血液中含有更多的氧
D、 过程a的发生,是膈肌收缩、胸腔容积扩大的结果

非选择题(本大题7小题,每空1分,共50分)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