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库

部编版高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专题:文言文断句

日期: 2025-04-10 复习试卷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下列诗句断句有误的一项是( )
A、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B、 田夫/抛秧/田妇/接
C、 雨从/头上湿/到胛
D、 低头/折腰/只/不答
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D、 吾从而/师之
下列文句中,断句错误的一项是(    )
A、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C、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D、 粪土/当年/万户侯
下列句子的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B、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
C、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D、 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关于下面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A、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B、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C、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D、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依据原文词律,下列词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B、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C、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D、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
B、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C、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D、 但/寒烟衰草/凝绿
下列诗句节奏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B、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C、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摇
D、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对下列划线句子的断句,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君子之学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见终于不可及也。君子虑福弗及,虑祸百之,君子择人而取,不择人而与,君子实如虚,有如无。

A、 君子之学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见终于不可及也。
B、 君子之学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见终于不可及也。
C、 君子之学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见/终于不可及也。
D、 君子之学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见/终于不可及也。
下列用“/”给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古人云:“贤者多财损其志,愚者多财生其过。”此言可为深诫。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恐惧既多,亦有因而致死。大丈夫岂得苟贪财物,以害及身命,使子孙每怀愧耻耶?卿等宜深思此言。

A、 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
B、 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
C、 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
D、 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
下列用“/”给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古人云:“贤者多财损其志,愚者多财生其过。”此言可为深诫。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恐惧既多,亦有因而致死。大丈夫岂得苟贪财物,以害及身命,使子孙每怀愧耻耶?卿等宜深思此言。

A、 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
B、 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
C、 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
D、 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
课外文言文阅读,完成后面题。

    甘茂①曰:“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选自《战国策·秦策二》)

注释:①甘茂:战国时期秦武王时的左丞相。②曾子:曾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的学生。

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
B、 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
C、 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
D、 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
下列四项中,诗歌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

A、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B、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C、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D、 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语言表达

问答题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孟頫(頫fǔ),字子昂,幼聪敏,读书过目辄成诵,为文操笔立就。至元二十三年,侍御史奉诏,搜访遗逸于江南,得孟頫,以之入见。孟頫才气英迈,世祖顾之喜,使坐于右丞叶李上。御史中丞奏:“孟颜亡宋宗室,不宜侍左右。”钜夫曰:“任人唯贤,乃陛下之盛德,此言将陷臣于不忠。”帝曰:“然,彼何知!”命左右宣救逐之出。

二十七年,拜集贤直学士。是岁地震,北京尤甚。帝幸龙虎台,深忧之。召问集贤翰林两院官致灾之由。两院官畏桑哥,莫敢言。孟頫与平章阿刺浑撒里甚善,曰:“今理算钱粮,民不聊生。地震之变,殆由于此。宜大赦天下,尽与蠲(juān)除,庶几天变可弭。”阿刺浑撒里入奏,帝从之,草诏已俱。桑哥怒谓必非上意。孟頫曰:“凡钱根木征者,其人死亡已尽,何所从取?不及是时免之,他日言事者倘以失陷钱粮数千万归咎尚书省,丞相何以自解?”桑哥悟,乃曰:“吾料不及此。”诏下,民大悦,成额手相庆。

   中书参知政事贺胜以不通文字,请帝早简辅相。帝周视左右乃属目于孟頫曰卿可至中书参决庶务孟頫固辞帝问阎复宋渤何如孟頫对曰皆非相才。诏孟頫出入宫门无禁,且谓孟頫曰:“朕年老,聪明有所不逮。大臣奏事,卿必与俱入。或欺罔,卿即为朕言之。”孟頫谢不对,后乃力请补外

    初,孟頫用程钜夫荐起家,后钜夫以翰林学士承皆致仕。孟頫代之,先往拜钜夫,而后入院,时人称为衣冠盛事。六年,谒告归。帝遗使赐衣币,趣之还朝,以疾,不果行。至治元年卒,年六十九。追封魏国公, 谥文敏

(节选自《元史·赵孟頫传》)

综合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