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语文试卷库

部编版2022-2023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专题:实用类文本阅读——社会时事类题材专项(一)

作者UID:22250625
日期: 2024-12-25
复习试卷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说到噪音污染,首先映入人们脑海的或许是繁华而喧闹的都市,很少有人会想到海洋。但是近几十年来,人类对海洋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噪音污染,这些噪音正极大影响着海洋生物的生存。

今天,人们利用声呐进行导航和捕鱼,利用勘探船进行海洋地质勘探,使用各种机器对海底石油和天然气进行勘探,就像陆地上施工一样。这些在海洋中运行的机器都会产生噪音。海洋上来来往往的大型商船、承载旅客的邮轮也会产生不同频率、不同响度的噪音。最近的几十年里,某些海域水下噪音的强度和影响范围呈指数增长。

相比于空气,声音在水中传播得更快更远。20世纪60年代,曾有人做过一项实验,在澳大利亚的珀斯海湾制造一声巨响,远至美国的百慕大仍能检测到,这意味着巨响传播了两万多公里!很明显,人类日益加剧的声污染正在对海洋生物产生持续的影响。

暴露在高强度声音之下,一些海洋动物会出现暂时性听觉丧失或听觉灵敏度降低的情况。当噪音强度足够大时,甚至会导致听觉永久性下降或缺失。研究表明,建造海上风力发电厂时,水下打桩点100米范围内的宽吻海豚,听觉器官会受损,50千米范围内的宽吻海豚会行为异常或被迫逃离。地震勘测的爆破声能够穿透水体,杀死远在一千米以外的浮游动物。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在2016年提出,超过160分贝的短促噪声足以改变海洋哺乳动物的行为,如浮游和潜水规律,发音的音量、节奏,摄食。鲸类通常生活于深海,噪音会迫使一些鲸快速浮出水面,从深海区骤升至浅海区,压力下降过快,会使鲸患上减压病。当商业船只发出的噪音干扰到露脊鲸交流时,露脊鲸会改变其交流的音频。

研究人员称,宽吻海豚因人类产生的各种噪音而被迫简化它们的语言。这种变化类似于人们在酒吧或餐厅等嘈杂环境下,通过大喊一些简单字词来进行费力且低效的交流。突发的声响会惊吓到海洋动物,使它们远离经常觅食的区域,导致食物缺乏。频繁的噪音也会使一些鱼类处于高度紧张的戒备状态,无暇觅食和照顾幼鱼。

一个更难回答的问题是,噪声是否是生态系统和生物种群能够逐渐适应的,抑或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也许加拿大太平洋沿岸的虎鲸数据提供了最好的证据,证明噪声可能带来严重问题。和安静条件下相比,暴露在船只噪声下的居留型虎鲸减少了18%-25%的喂食时间。这个区域的居留型虎鲸仅剩75头,而且因鲑鱼种群日益缩小,它们面临着食物供应急剧减少的困境。“我们不是在讲生活质量的高低,我们讲的是真正威胁生存的问题。”一位研究人员说。

人类主要依靠视觉获取信息,而海洋生物却更多地依赖于听觉和触觉。噪音污染就相当于迷雾笼罩,让它们难以感知周围环境,无法做出合理判断,时常身处险境,进退两难。

幸运的是,噪音污染对海洋生物所造成的影响并非难以消除。不像气候变暖、海水酸化等灾难性问题,噪音污染可以采用相对简单的措施进行控制:我们可以改进机器、船只的相关设计,减少噪音的产生;可以降低船只航行的速度,噪音自然也会减少;还可以用更加温和的方式进行地震勘探。政府部门应当充分认识到海洋噪音污染的严重性,加强立法,及时颁布相关的政策、法规,强化噪音监管。

(摘编自《看似宁静的海洋,其实也有噪音污染》)

材料二:

目前全球海洋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海洋环境问题造成的损失难以估计。噪音污染作为一项不可忽视的海洋环境问题亟待解决,这也与我国的海洋命运共同体思想相互呼应。在现有的国际法体系下,针对海洋噪音的管制存在分散和模糊的特点,大多数规定较为宏观且多体现为软法,不能有效地运用于海洋噪音污染问题的解决。为了更好地控制海洋噪音、保护海洋生物和维持海洋生态平衡,有必要通过完善国际法规范的方式来打破这一局面。具体措施包括:出台专门的噪音污染法规,将噪音污染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染形式予以明确;制定噪音污染管控标准,使对噪音的控制有明确的界限可依;明确相关的监管和责任机制,完善管理程序和追责制度以避免推诿;限制军事例外情形,控制军事声纳产生的噪音;加强国际合作和促进科技进步,推动海洋噪音污染在全球范围内的共识共治。

(易俊《海洋噪音污染的国际法规制与完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11月29日晚,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打响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收官之战。

随后,3名航天员进入空间站,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在中国空间站相拥问候,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史上首次太空会师,再次刷新我国载人航天发展新高度。后续,2个航天员乘组在中国空间站进行首次在轨轮换。6名航天员共同工作生活约5天,完成各项既定任务和交接工作。

12月4日20时09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乘组身体状态良好,平安回家,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是空间站三舱组合体组装完成后第一个到访的乘组,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棒。也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一棒。中国空间站完成在轨建造以后,将转入为期10年以上的应用与发展阶段。航天员将长期在轨驻留,开展更加深入的空间科学研究和宇宙空间探索。中国空间站将为人类探索太空提供重要合作平台。

(摘编自贾璇《我国载人航天史上首次“太空会师”,6位航天员生活的“三室三厅”挤不挤?》)

材料二:

连日来,国际媒体纷纷聚焦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新成就,认为中国空间站将成为国际太空合作的新平台。

路透杜报道说,神舟十四号乘组与神舟十五号乘组共同创造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录,中国空间站的顺利建设是中国在太空探索领域影响力和自信心同步增长的缩影,中国的航天事业已取得显著进步。

《俄罗斯报》报道说,中国空间站首次实现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驻留,再创中国航天事业新纪录。中国空间站的建设速度是“创纪录的”。

西班牙埃菲社刊发报道说,中国空间站未来可能成为世界上唯一在轨运行的空间站。报道还回顾了中国近年来在太空探索领域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包括月球探测器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等。

法国《费加罗报》网站报道说,中方表示中国空间站建成后将服务于科学目的,首批入选科学实验项目中包括9个国际合作项目。

俄新社报道说,中国强调对外开放,“邀请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空间站合作”。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让人看到希望,在可预见的未来,人类将有更多的机会飞向其他星球。

(摘编自张魏桔《中国空间站提供国际合作新平台》)

材料三:

随着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完成,空间站的建造成本也随之出炉。仅仅是资金投入,目前的数据就已经达到了80亿美元!而按照2021年《中国科学·技术科学》刊发的《空间站长期运行在轨活动与运输访问一体化规划》一文中对于未来空间站每年的维护费用进行的评估,中国空间站建成后差不多每年花费约4.41亿美元。

如此高额的开支,真的有意义吗?这是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问题。

前几天神舟十四号返回舱成功着陆,带回来在空间站实验的第三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其中包括“国际首次在轨获得的水稻种子”。随后,对于空间站到底有没有用的回应,也正式公布了!

其实,中国空间站的建造,不仅有意义,而且对未来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如果大家认为80亿美元费用过高,可以参考一下国际空间站的投入。纽约时报在我国空间站最近连续出现好消息时,对两个空间站做过对比,国际空间站的建造费用为1000亿美元。这些年的维护费用加一起,达到850亿美元!其真实数据可能还远不止这些,但即便如此,也远超我国的投入,如果真的毫无意义,会有这么多国家愿意花费这么多的投入吗?

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12月10号的消息,经初步统计,航天发展这三十年以来,有4000余项技术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粮食问题一直是民生的最大问题,太空育种之后,这个问题也许会得到解决。而中国空间站作为专门用于太空实验的基地,未来的科研成果,甚至会远超以往所有成果的总和。

此外,我国航天专家表示,中国航天下一步将会探索月球,那么现在的很多深空远距离探测需要的实验,都可以在空间站进行,甚至,未来可以将空间站作为跳板,再进行远距离载人探测。毫无疑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尤其是中国空间站开展的科学实验和创新,在人类航天科技成果中的比重将会越来越高,从而为全人类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摘编自西昆仑《中国空间站花80亿美元浪费?最新回应:超4000项航天成果已用于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前段时间,一些地方“合村并居”的新闻不断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合村并居主要是将一些人口偏少、位置偏远的小村子甚至“空心村”进行整合,将这些村落的人们迁往大村子或城镇并居,从而整合资源,节约土地,提升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

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合村并居无疑是一件好事。可合村并居后,对一些群众而言,“人住进了城镇的楼房,心却在牵挂老家的祠堂”。这说明,合村并居不是简单的“拆旧房、建新居”的物理迁移,它还应包含“人心搬迁”“文脉传承”等软性内容。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指出,乡土性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本质特色。中国人素来就有安土重迁、聚村而居、终老是乡的习惯传统。乡村是承载中国文化与精神的基石,是乡土文脉赓续的重要空间。

不管是被动的合村并居,还是自然的城市化进程,大量村庄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这是客观现实。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中国大约拥有360万座自然村,而到了2010年该数字已下降到270万。长期关注传统村落保护的学者冯骥才评估,中国每天大约有80到100个村庄消失。

一旦村庄消失,中国传统的乡土精神和历史记忆也将失去依托。比如,遍布乡村的祠堂是乡村中重要的传统文化建筑,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信息,其主要功能是祭祖敬祖、宗亲联谊、家风传承。合村并居过程中,如果村子里的祠堂被简单拆掉,那么真的可能会祭拜祖宗都找不到地方,孝亲敬祖的传统可能因此就断裂了。 

面临同样命运的,还有那些农村的老房子。不少村子尤其是古村落都有极具历史价值的古建筑或古民居,但有些村落规模较小,离城镇较远,人口也流失严重,如果按照一些地方合村并居的标准,可能会一并了之、一拆了之。当那些老房子古建筑在推土机的轰鸣中应声倒下时,我们丢掉的不是几片残砖断瓦或几根石柱木梁,而是老房子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是通过老房子与历史进行对话的机会。

不幸的是,合村并居过程中,不少地方将经济价值和商业考量置于首位,更多关注合村并居中“钱值”(经济价值)和“颜值”(景观价值)的开发,而忽略了“文值”(文化价值)的保育。有的地方按照城市商业住宅的统一标准,给村民设计房子,楼越盖越高,可原来各具特色的村落格局全都消失了。还有一些,生硬照搬外国风格改造农村的院子,结果使得乡村建筑中出现“欧洲补丁”“美国碎片”等不伦不类、不中不西、不土不洋的奇葩景观。乡村景观城市化与建筑西洋化,不仅割裂了乡土原生文化传承,也污染了乡土文化精神。丢弃乡土文化特色,一味地进行克隆复制,很难将新社区建成让群众拥有独特记忆的精神家园,也很难让搬入其中的村民拥有踏实的幸福感。

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民要住更新的房子,村庄要修更宽的马路,于是土窑洞被水泥瓷砖取代,青石板路上覆盖了厚厚的水泥,合村并居也成了一种现实选择。只不过,环境变了,生活变了,基于生活之上的习俗、文化、历史等也都会随之改变。因此,合村并居与保护乡土文脉之间存在天然的矛盾,这其实也是现代社会发展中广泛存在的一个文化悖论。

(摘编自唐尚书《合村并居,别丢了乡土文脉》)

材料二:

乡下最小的社区可以只有一户人家。夫妇和孩子聚居于一处有着两性和抚育上的需要。无论在什么性质的社会里,除了军队、学校这些特殊的团体外,家庭总是最基本的抚育社群。在中国乡下这种只有一户人家的小社区是不常见的。在四川的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可能有这类情形,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这一点对于我们乡土社会的性质很有影响。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檐相接的邻舍。这是他们早年拓殖时代,人少地多的结果,同时也保持了他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我们中国很少类似的情形。

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说来有下列几点:一、每家所耕的面积小,所谓小农经营,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农场不会距离得过分远。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们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作起来比较方便。三、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卫。四、在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在一个地方一代一代积起来,成为相当大的村落。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我在上文所说的孤立、隔膜是以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远。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