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山西省2023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日期: 2025-03-28 中考真卷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井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本大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史记刺客列传》描写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五位刺客。司马迁对其评价:“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下列选项与这一记载体现的精神内涵相符的是( )
A、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C、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D、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同学们运用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法收集到如下论据。据此推断他们要论述的观点是(   )

A、 国共合作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B、 民族觉醒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C、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D、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
数据统计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图是我国《“一五计划”的基建投资比重分配表》,该数据反映了“一五计划”期间(   )

A、 农、轻、重工业协调发展
B、 各行业均取得显著的增长
C、 培养了大量专业技术人才
D、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1971年10月25日阿尔巴尼亚代表高喊: “美国人的巨大失败! "坦桑尼亚代表穿着“毛制服"与非洲兄弟们跳起了桑巴舞。这一历史画面的出现是因为( )
A、 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万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C、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中美签署《联合公报》
玉米是一种原产于美洲的物种,16世纪以来广泛见于欧洲和中国的书籍中(如下图所示)。这一现象说明( )

A、 郑和下西洋促进中外商品贸易往来
B、 玉米成为中国古代主要的粮食作物
C、 新航路开辟后带来了全球物种交换
D、 玉米作为观赏和药用植物广泛种植
 李华同学运用时间轴的方式梳理了某一时期的重大史事。据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

A、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B、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C、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D、 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

简答题(本大题共10分)

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含两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新闻媒介是传播信息的重要工具,是传承文化的载体。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在秦代,就有较多的石刻、木刻、器皿铸刻等传播官方的新闻性信息。如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发布诏书通告天下:“ 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館,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现在出土的器皿、木牍等许多文物上,都有各种方式铸、刻或戳印的这四十字诏书,当年几乎家喻户晓。

——文《中外新闻史概要》

材料二:中国近代史 上第一个办报高潮,始于戍成变法期间。自1896 ~ 1898年两年时间里,由资产阶级改良派直接或间接创办的报刊达70多家。其中重要的报纸如《时务报》《国闻报》等,在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刘笑盈 《中外新闻传播史》

材料三:在美国广播业的发展历程中,新时期罗斯福总统通过广播发表的炉边谈话是推进广播事业的重要事件。他在1933年3月4日的就职演说中就宣称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由于他是在白宫楼下起居室的炉边,采取了很随意的谈话形式,历史上称为“炉边谈话"。成千上万的美国人通过收音机直接听到了罗斯福总统用那亲切有力的声音形象地解释了新政的措施。广播为稳定美国人心、战胜危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广播成为主要的信息来源,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功不可没。”

——刘笑盈《中外新闻传播史》

探究题(本大题共15分)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