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浙江省金华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题

作者UID:22463515
日期: 2024-08-29
期中考试
积累(14分) 
阅读(48分) 
阅读下面文学作品,完成问题。 

 主角(节选) 

 陈彦 

 苟老师把第三遍妆化完的时候,还是不满意,但时间已不允许再化了。 

 他就提了眉,包了大头,穿了行头。要不是知道他性别的人,还真看不出这是男扮女装呢。 

 易青娥知道,苟老师为演这两折戏,几个月瘦下来几十斤,不仅天天演练,而且还节制了饮食,甚至还用吃大黄拉肚子的方式,直减到现在二尺二的腰身。自打瘦起腰身来,皮肤就慢慢塌陷了。他一直在叹息:这老脸,对不起李慧娘,对不起观众,尤其是对不起当年看过他戏的老观众了。 

 A正式开演前,不停地有一些老汉老婆子,到后台化妆室来,要看苟存忠,说他当年的李慧娘,可是把好多观众弄得“三天不沾一粒粮,也要买票看慧娘”的。但苟老师有交代,说在他没演完以前,任何人都是不见的。化完妆穿好行头,苟老师就一个人面对墙壁,安静下来,一句话不说了。 

 演出终于开始了,易青娥到门口看,观众特别多,连过道都站满了人。都在说,当年住在五福戏楼,连演了三个月《李慧娘》的苟存忠,今晚又披挂上阵了。易青娥也为她师父骄傲着。这么多年过去了,竟然还有这些老观众是深深记着师父的。 

 在一声长长的鬼的叹息声中,她师父出场了。 

 师父穿着一身白衣,披着一件长长的白斗篷,飘飘荡荡地来到了人间。他在哀怨,在痛斥,在诉说,在寻找。突然间,易青娥甚至模糊了师父与李慧娘之间的界限,也不知他是他还是她了。一个年近花甲的老人,硬是在飘飘欲仙的身段中,全然掩藏住了性别、年龄的隔膜,将一个充满了仇恨与爱怜的鬼魂,演得上天不得、入地不能地可悲可怜了。 

 就在慧娘面对凄凄寒风,无依无靠地瑟瑟发抖着,一点点蜷缩着身子时,苟老师使用了一个“卧鱼”动作。这个动作要求演员必须有很好的控制力,是从腿部开始一点点朝下卧的。易青娥练这个动作整整三年,才能用三分钟完成。而一般没有功夫的,几十秒钟都坚持不下来。苟老师平常是能用两分钟朝下卧的,可今天,也许是太累,在易青娥心里数到一百一十下时,他终于撑不住,全卧下去了,并且在最后一刻,双腿是散了架的。好在灯光处理得及时,立即切暗了。剧场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鬼怨》终于演完了。 

 《杀生》是比《鬼怨》难度更大的一折戏,老观众都知道的“秦腔吹火”,就是这一折戏的灵魂。苟老师为练这门“绝活”,十二三岁就把眉毛、头发全烧光了。苟老师老对她说:“娃,唱戏是个苦活儿、硬活儿。师傅这辈子,还就是看大门的那十几年,活得消停。一旦把主角的鞍子架到你身上,那就是让你当牛做马来了,不是让你享福受活来了。” 

 易青娥明显感到,师傅今晚的力气,是有些不够用了。今晚,师父特意要求她在侧台仔仔细细地看着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口火吐出来,她都要认真研究师父的气息、力量,以及浑身的起伏变化。她觉得她比平常任何时候学的东西都要多,并且更具有茅塞顿开、点石成金的效用。也就在师父一步步将演出推向高潮时,她似乎也完成了一次演戏的启蒙。她甚至突然觉得,自己是能成一个好演员,成一个大演员的。 

 终于师父开始吐最后一道火了,也就是那三十六口“连珠火”。B师父控制着气力,一口,两口,三口……由慢到快,由弱到强,直到“连珠火”,将贾似道和贾府全部变成一片火海!继而,天地澄静,红梅绽开。 

 观众的掌声已经将乐队的音乐声全都淹没了。鼓师几乎使出浑身解数,将大鼓、大锣、大铙、吊镲全都用上了,可观众的掌声,还是如浪涛一般,滚滚拥上了舞台。 

 就在台上贾府人相互于火海中挣扎时,苟老师被人搀扶下来了。易青娥发现,师父已经使完了人生最后一点力气,奄奄一息了。朱团长急忙过来,帮忙把他平放在一排道具箱子上。苟老师浑身颤抖着在呼唤:青娥,青娥…… 

 “师父,师父,我在这里,我在这里。”易青娥紧紧抓着师父的手。 

 苟老师抖抖索索地摸着她的手说:“娃,娃,师父……可能不行了。记住……吹火的松香,每次……要自己磨……自己拌。记住比例……” 

 在说比例的时候,苟老师向她示意了一下,易青娥明白,是要她把耳朵附上去。她就把耳朵贴上去。苟老师轻声给她说: 

 “十斤松香粉……拌……拌二两半……锯末灰。锯末灰要……柏木的。炒干……磨细……再拌……” 

 勉强说完这些话,苟老师就吐出一口血来。 

 舞台监督喊:“咋办?底下观众喊叫要苟老师谢幕呢。” 

 朱团长说:“谢不成了,快关幕。” 

 只见苟老师身子动了动,意思是要起来,但又起不来了。 

 团长就紧急决定说:“青娥,你跟舞台监督一起把你师父抬上去!” 

 易青娥跟舞台监督把“李慧娘”抬了上去。易青娥看见,观众热浪一般,在朝舞台上狂喊着。被他们抬上去的苟老师,静静靠在太师椅上,一动不动。 

 那一刹那间,她反应过来:苟老师,可能已经不在人世了。 

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据北京青年报6日报道,谈到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王虹表示,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数量众多,已不再是天之骄子,在认清就业形势同时,就业眼光也不能太局限了。不要局限于那些大家认为好的职业,也不要把区域锁定在大城市。 

 王虹表示,上大学是为了开拓眼界、学习知识的,是为了更好地建设家乡而不是逃离家乡。大学毕业也可以回到农村,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去建设自己的家乡。现在国家也在大力发展乡村振兴,年轻人还是有蛮多事可以干。 

 (节选自《90后博导:没必要都在大城市使劲“卷”》) 

 【材料二】 

 在学校里接触到的00后学生给郑亚莉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彰显个性、坚持原则,同样踏实努力,在择业上的自主意识更强、职业选择更加多元、更加关注就业体验和价值体现。因此,所谓的‘00后整顿职场现象’恰恰是提醒了雇主,需要在满足年轻员工需求的同时,也要充分利用他们的潜力和能力,为单位创造更多的价值。” 

 郑亚莉认为,00后毕业生身处于物质、精神、文化生活更丰富的时代,个人选择的空间得到了保障;而技术进步、经济发展使得各个行业领域的分工愈发地专业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带动了越来越多新兴产业的涌现,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新职业、新工种,不断拓宽着就业领域,这也是保障青年能够多元就业的基础。 

 (节选自《1158万背后的就业关切》) 

 【材料三】 

 新春就业季,向来有“金三银四”之说。在这个大学生就业人口又创新高的黄金就业期,招聘求职难不难,又有何新动向? 

 有人坚持考研、考公,有人志在四方、异地工作,也有人订单培养、定向定点,还有人灵活就业、自主创业……当前,00后为主的大学生群体正呈现多元化的职场选择。 

 今年初步就业意愿调查发现,有意外地就业的比例比往年多一点。 

 华东理工大学应届生郑潘在综合考量后,最终选择返乡建功立业。“大学学习生涯让我见识了大上海的繁华与喧嚣,”他认为,相比上海这样的东部沿海地区,西部更需要建设者,更需要青年大学生,更需要新鲜血液的注入,“让乡愁不愁,让家乡出彩,这是一场我与家乡的双向奔赴。” 

 好男儿志在四方,跨地域、跨区域经济活动日益频繁,加之长三角一体化等因素,人才流动性更为充分与平衡。对于在沪完成高校学业的应届生,上海并不一定是就业的唯一选择地。在综合考虑生活成本、通勤时间、薪资水平后,今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更趋理性。上海理工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冯磊告诉记者,往年已经就业的学生中,有75%初次就业留在上海,而今年做了初步的就业意愿调查后发现,有意外地就业的比例要比往年高一点。 

 他们中,有的想去长三角苏浙一带,有的则愿意去二三线城市就业、定居;一些生源地是中西部地区的学子,想去成都、重庆等中部地区比较发达的城市;还有的想回老家就业,方便照顾父母。“预计今年留在上海的比例,大约会比往年下降5%—10%。”冯磊预计。 

 就读上海理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张同学:“上海的生活成本,尤其是房价对我而言比较高,所以想去苏浙一带工作。”上海海事大学赵洋笑着告诉记者,自己老家在青岛,而大连离家比较近,自己也更喜欢慢节奏,靠海边又能看到下雪的地方。“找工作得找一个自己觉得最适合的地方,才能好好干,才能干得长久。” 

 (节选自《沪上就业季,00后为主的大学生职场选择》) 

 【材料四】 

 智联招聘针对返乡就业发起的调查发现,职场人对回乡就业的认识偏理性,近90%的讨论者并不认为年轻人回老家是“没出息”。 

 近日,智联招聘面向毕业生,在河南、吉林两省及青岛、佛山、西安、合肥等省市与地方引才、就业部门一起联动本地企业,发起“我在家乡挺好的!”——百日千万网络招聘活动城市专场,通过视频直播,将“探城+探企”相融合,集家乡介绍、政策详解、直播探企、在线咨询、简历直投于一体,吸引大批毕业生进入直播间围观和参与。 

 业内认为,近年来,非一线城市产业环境、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家乡发展呼唤人才,也造就人才。返乡毕业生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为地方发展注入强大动能。地方要充分利用人才,提供优厚的薪酬待遇,支持青年在各方面的实践和创新,提供宽阔的发挥空间,让返乡毕业生发挥才能、施展抱负;同时解决毕业生住房、落户、子女教育等问题,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 

 (节选自《聚焦毕业生回乡就业》) 

作文(55分)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