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历史试卷库

辽宁省锦州市2023年中考历史一模试题

作者UID:21647135
日期: 2024-06-29
中考模拟
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15.0分)
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
  道路自信源自于道路开辟、道路创新和道路自觉,关系着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坚持道路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探索之路】

材料一: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单凭引进外国器物已不足以挽救民族危亡。于是,谋求制度的变革被提上了议事日程,而康有为、梁启超是这一时期先进中国人中的代表人物。

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要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

——摘编自互联网

【革命之路】

材料三:

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锤头撞击,和着十月革命的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

——《信念永恒》


【抗战烽火】

材料四:这次战役大大提高了华北人民群众敌后抗战的胜利信心,……提高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的声威,打击了国民党制造所谓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谣言。……在对日大规模破袭战中,我军也取得了一部分攻坚经验,便利了以后我们开展敌后的武工队的活动。

——彭德怀《彭德怀自述》

【创新之路】

材料五: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的讲话

  世界形势风云变幻,战争影响国际格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它们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瓜分世界,到20世纪初,世界领土基本被瓜分完毕。但是,实力后来居上的德国其殖民地只有英国的。德国与占有殖民地较多的英、法等国的冲突不断加剧……

——摘编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1917年,美国和中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战争结束后,战胜国在1919年和1921-1922年分别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与会各国缔结的一系列国际条约,在全球范围内确定了新的国际秩序。

——摘编自黄安年《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三年,轴心国把控着局面。1942年底,随着苏联人的胜利,转折点开始出现……1945年9月2日,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战舰甲板上,举行了正式的投降仪式。这样,第二次世界大战就结束了……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冷战不仅具有传统的大国利益冲突的实质内容,具有明显的地缘政治与战略特点,更以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为主要特征。另外,冷战的两大阵营在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的同时,又形成一种自我控制机制,使得两大阵营始终没有兵戎相见。

——摘编自徐蓝主编《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材料五:从1989年东欧剧变与1991年底苏联解体以来,旧的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开始向新格局过渡,在这样一个新旧交替的转折时期,建立什么样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问题被突兀地提了出来。

——摘编自齐世荣、廖学盛《20世纪的历史巨变》

材料六:“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领导人对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合作共赢的开放战略、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外交宗旨的承诺……

一一摘自李东燕《人类命运共同体》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