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山东省烟台市2023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日期: 2025-03-29 中考真卷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公元前127年,汉皇帝下了一道诏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诸侯)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该措施(    )
A、 使世袭制开始代替禅让制
B、 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础
C、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 废除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
下图所示的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

A、 打破贵族对教育的垄断
B、 以门第作为主要参考标准
C、 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D、 延续了宋代重文轻武政策
下图是1915年某刊物创刊号的目录(节选)。该刊物(    )

A、 拉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
B、 号召学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
C、 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D、 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对下文解读最准确的是(    )

我们红军像经过了一场暴风雨的大树一样,虽然失去了一些枝叶,但保存了树身和树根。懂吗?保存了树身和树根!

——金冲及《周恩来传(1898-1949)》

A、 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
B、 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 红军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
D、 长征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1946年6至10月,胶东我军主力部队奋起自卫还击发起胶济路阻击战。阻击战历时3个多月,共歼敌1万余人。材料中的“自卫还击”(    )
A、 意在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B、 有力配合了孟良崮战役
C、 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D、 有利于华北全境的解放
下图所示变化主要缘于(    )

A、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开展
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实施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下图为我国某时期农村生产关系变革示意图。该变革(    )

A、 确立了农民土地所有制
B、 掀起了农业合作化高潮
C、 有利于向社会主义过渡
D、 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
20世纪90年代是世界经济迅速走向全球化的时代,和平与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和可能。为此,我们国家(    )
A、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建立了深圳经济特区
C、 开放了青岛等14个沿海城市
D、 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改善了同美国的关系,也改善了同苏联的关系”。这此“改善”(    )
A、 促进了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B、 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推动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 贯彻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861年改革虽然是在农奴主主持下进行的.但就其内容而言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废除了地主对农民的封建统治权力,使2100多万农民从农奴制的枷锁下解放出来。材料中的“改革”(    )
A、 宗旨是维护农民的利益
B、 推动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 废除了俄国土地私有制
D、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下图所示“比例"变化的主要推动力是(    )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苏联工业化的开展
D、 赫鲁晓夫改革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9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7分,共50分)

合理借鉴他国的经验教训,是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方法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全面学习中华文化与唐制,通过大化改新在全球历史 上比西欧法、德、意、英等国更早地确立了封建制社会。中国传统的对外思想是“协和万邦”,对外部世界的影响,主要是依靠思想和道德自身的力量,依靠华夏一整套的德教礼治,所以对日本一向毫无觊觎之心。因此接受儒教、“以唐为师”的日本,封建社会得到迅速的发展,中日之间的关系密切,中日人民长期友好地往来。

——摘编自刘明翰、陈月清《论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对日本及东亚的影响》

材料二:“揖美追欧”的辛 亥革命试验西方式民主制度失败之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在《唯心史观的破产》一文中也指出:“1917年的俄国革命唤醒了中国人,中国人学得了一样新的东西,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孙中山也提倡‘以俄为师’,主张‘联俄联共’。总之是从此以后,中国改换了方向。”

——摘编自王垒《论“以俄为师”》

材料三:正是苏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为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参照系。借鉴其成功经验,资本主义起死回生。1933 年3月4日,罗斯福就职,实施“新政”,摒弃古典自由主义的传统原则,在宏观层次上运用国家政权干预经济;在微观层面上较大地调整产权关系、生产方式和生产运行体制。“新政”是一场拯救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是20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帮助美国及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渡过了空前大灾难。

——摘编自孔根红《危机与变 革、前途与命运一简析社会主义、资本主 义的几次反“危机”》

材料四:“我给中国朋友的忠告是:不要搞什么‘民主化’,那样不会有好结果!千万不要让局势混乱,稳定是第一位的。”可以看出,在戈尔巴乔夫的内心深处事实上不得不承认他“新思维”所鼓吹的“西方民主”给俄罗斯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

这位结束冷战、发动打破“苏联专制政权”的“民主改革”的领导人,事隔14年之后,在国内仍备受指责。大多数俄罗斯人都把他当作苏联解体和随后令数百万人陷入贫困窘境的经济混乱局面的罪魁祸首,指责他屈服于西方。

——摘编自葛新生《悔悟与反思一苏联解体亲历者对改革历程的新认识》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