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日期: 2025-04-03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本大题共23小题,共46.0分)

 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某古城遗址挖掘报告中可知,前山、里山、扁担山等众多遗址中琮、璧、钺等重要玉器的分布极其不均衡,中小型墓葬陪葬品中玉器比重明显偏少,有的则完全没有玉器,该遗址(  )
A、 说明了中国营建城市已形成制度
B、 最早种植玉米并掌握养蚕缫丝技术
C、 见证农业产生后生产关系的变化
D、 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文化遗产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必要前提。中西方选官制度互相借鉴,促进了彼此的发展。近代西方学习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制定了文官制度;现代中国又学习西方的文官制度建立了公务员考试制度。下列关于中西方官员选拔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英国是西方最早采用书面考试录用官员的国家
B、 学堂选官制度在《奏定学堂章程》颁布后设立
C、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法等国文官制度最终建立
D、 党管干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的根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制度竞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方面,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赢得战略主动的重要优势。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制度稳则国家稳,制度强则国家强。”下列不属于中共十九大以来制度建设内容的是(  )
A、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B、 突出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
C、 全面部署和顶层设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D、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在如图世界文明分布图中,关于①②③处文明的说法有误的是(  ) 

A、 ①处文明发明了“浮动园地”,扩大了耕地面积
B、 ③处文明最重要的神是伊查姆•纳
C、 ①处文明两年不耕作的土地将被村社收回
D、 ②处文明知道“零”的概念,并创造出20进制
 2023年中国一中亚峰会在西安召开,中国与中亚将携手建设守望相助、共同发展、普遍安全、世代友好的中国一中亚命运共同体。千百年来,中国同中亚各族人民一道推动了丝绸之路的兴起和繁荣,为世界文明交流交融、丰富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下列各项中不能印证中国与中亚交流的是(  )
A、 西汉一征服大宛国,获得了当地出产的良种“汗血马”
B、 8世纪以后,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逐渐传入
C、 杂技、魔术、音乐、舞蹈在汉唐王朝广受欢迎
D、 唐朝后期,经海路来华商人在广州、泉州等港口城市定居
 结合图表世界城镇化发展趋势,下列说法不符合历史时代发展特征的是(  ) 

A、 1851年,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
B、 20世纪以来,集中供暖和制冷得到推广,私人卫生间等快速普及
C、 19世纪70年代,美国的一个住宅项目首次使用钢筋混凝土技术
D、 1945年后,娱乐休闲场所、体育中心、公园、广场等设施逐渐增多
 马思哈(清军火器营将领,亲自参加了乌兰布通之战)《出师塞北纪程》记载:我师乘胜进击,无不以一当十。贼惊溃不支,遂破贼垒,大败之,噶尔丹乘夜遁去,我师乃还营。据《日本唐船风说书:二十四番宁波船》(当时日本对中国船员口述中国事迹的笔录)记载:清军大量伤亡,连大将、大元帅也中弹而死,故大清一方不得不率残军撤退。关于“乌兰布通之战的战局”下列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
A、 马思哈的记述是历史亲历者无需以其他文献加以验证,说法更具真实性
B、 唐船风说是时人传闻,虽是事出有因但所作记述不具有历史研究的参考价值
C、 无论是马思哈的记述还是唐船风说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D、 马思哈的记述是官方说法唐船风说是民间传闻,两条材料互相矛盾都不足为信

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4.0分)

 古往今来,维护社会稳定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大定)二十一年正月,上谓宰执臣曰:“山东、大名等路猛安谋克户之民,往往骄纵,不亲稼穑,不令家人农作,尽令汉人佃蔚,取租而已。富家尽服纨绮,酒食游宴,贫者争慕效之,欲望家给人足,难矣。近已禁卖奴婢,约其吉凶之礼,更当委官阅实户数,计口授地,必令自耕,力不赡者方许佃于人。仍禁其农时饮酒。” 

——《金史•食货志》

材料二:过去在法学理论界,讲到法律制度的划分,好多都用大陆法系、英美法系来划分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从阶级属性讲,西方国家的大陆法系、英美法系都属于资本主义法系。对于资本主义法系,恩格斯曾经指出,“法律是资产者本身的创造物,是经过他的同意并且是为了保护他和他的利益而颁布的”,这种法律对于广大民众而言是“资产者给他准备的鞭子”。 

——栗战书《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材料三: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宪法发展道路。1840年以后,封建的中国逐渐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国人民为了改变国家命运,尝试了多种宪法制度,都未能改变山河破碎、积贫积弱的状况,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没有找到自己的领导力量。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改变了这一切,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开辟了中国宪法制度的新纪元。中国共产党始终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宪法与时俱进,不断回应人民对宪法的期待。 

——韩大元《增强宪法自信筑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宪法根基》

 容闳的一生(1828-1912)几乎与一部中国近代史相始终,是中国艰难近代化的缩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容闳“制器之器”(“制器之器”在现代意义上即制造机器的机器,是制造及加工机器基本零件的必需工具。在中国近代工业起步阶段,容闳提出了建立机器总厂、引进“制器之器”的理念,被称为晚清“工业建设最重要的新理论”)勾画出了中国机械工业体系发展蓝图,并且也的确完成了“近代中国第一次较大规模地引进外国的先进机器设备”的任务,但直至清廷覆灭,这一蓝图并未真正实现,有学者就评价这一方案“只能是一个美妙的乌托邦”。 

——赵云波、冀豪伟《容闳与晚清“制器之器”理念》

材料二:容闳是中国最早毕业于美国著名大学的留学生,被称为“中国留学第一人”。由于容闳一生的追求和主要成就是促成一百二十名幼童赴美留学,因此又有“近代中国留学生之父”的美誉。“幼童留学计划”开创了近代中国留学的先河,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特开新纪元”的创举。 

——马波《论容闳西学东渐的价值理念及实践》

材料三:

《中国近代第一人:近代史今鉴》一书中讲到,短暂的中国近代史上出

现的人物繁多,不管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都有称得上一第二的人物。

总结和汲取历史人物的经验教训形式是多样的,不应仅仅停留在系统

的传记上。

​——孟庆春《中国近代第一人:近代史今鉴》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人类疾病与抗原体的动物关系表

人类疾病

携带亲缘关系最为接近的抗原体的动物

麻疹

牛(牛瘟)

肺结核

天花

牛(牛痘)或携带亲缘痘病毒的其他牲畜

流行性感冒

猪和鸭

百日咳

猪、狗

恶性疟疾

禽鸟(鸡和鸭?)

——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

材料二:美国学者亨利•多宾斯(Henry F.Dobyns)指出,17世纪北美印第安人中暴发了12次天花、4次麻疹、3次流感、2次白喉、1次斑疹伤寒、1次淋巴腺鼠疫和1次猩红热。 

——丁见民《外来传染病与美国历史早期印第安人人口的削减》

材料三:

目录

第一章使节的时代

第二章朝圣者的时代

第三章商人的时代

……

第五章传教士的时代

第六章航海家的时代

这是一个东方和西方的交流传奇。一条丝绸之路,正是一部东方和西方的交流史。经过 15个世纪的使节往来、贸易、战争和航海,人们终于懂得,马可•波罗笔下的“契丹”,古代罗马人口中的“塞尔国”,原来就是葡萄牙人到1513年才“发现”的中国!《丝绸之路》为我们讲述了世纪初的使节时代,后来的朝圣者时代、商人的时代、马可·波罗的故事与见闻、传教士的时代、15世纪初哥伦布的航海家的时代。

​——【法】让-皮埃尔•戴仁《丝绸之路一一东方和西方的交流传奇》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