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日期: 2025-03-30 期中考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

 读图,根据图中历史要素能够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 

A、 隋朝的建立
B、 隋朝的统一
C、 陈朝的灭亡
D、 隋朝的灭亡
比较中学习并归纳共同点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结束政权并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
B、 在前代农民起义中建立的朝代
C、 少数民族人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
D、 我国历史上国力最强盛的王朝
尽管此项工程耗资巨大,但是隋炀帝的投资千年来一直都有回报,它将中国南部和北部的经济融为一体。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大运河(    )
A、 有利于后世南北方经济的交流
B、 耗费隋朝大量人力物力
C、 有利于隋唐时期海外贸易发展
D、 结束了南北方分裂局面
 贞观时期,唐太宗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以下内容体现的举措是(  ) 

A、 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职权
B、 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C、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
D、 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情景。该图设色典雅绚丽,线条流畅圆劲,构图错落富有变化,体现了(    )

 

A、 西域风情与中原文化的交汇
B、 统治阶层与市井民众的共处
C、 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结合
D、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
 北方民族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表明这一时期(  )
A、 唐朝非常强大,北方各族与唐关系融洽
B、 唐太宗用武力征服了北方民族
C、 唐朝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了各民族的拥戴
D、 唐朝时北方各族势力很弱,无法与唐抗衡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杜甫在这场战乱后感慨:“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洛阳宫殿烧焚尽,宗庙新除狐兔穴。”这说明(    )
A、 战争推动文学发展
B、 文学是认识历史的途径之一
C、 唐朝诗歌繁荣发展
D、 唐朝文学擅长运用对比方法
 《日本书纪》一书写到:“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为了实现书中所说的“常须达”,日本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A、 派武士来唐朝进行决斗
B、 派商人与唐朝通商
C、 派僧人到唐朝传播佛教
D、 派遣唐使到唐朝学习
 著名学者邓广铭认为:“任凭王安石的新法如何发展下去,终归还是不能做到‘耕者有其田的境地,土地问题是在11世纪的改良主义者改革工作的极限以外的问题。”上述言论(  )
A、 揭示了王安石变法的策略失误
B、 否定了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贡献
C、 反映了王安石变法的时代局限
D、 明析了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原因
 契丹族的耶律阿保机、党项族的元昊等少数民族首领对中国历史发展最大的贡献是(  )
A、 使少数民族内迁,促进民族融合
B、 使少数民族封建化,促进了边疆的开发
C、 建立民族政权,扩大了中国的疆域
D、 与汉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北宋与辽、西夏既发生对峙战争,又一直进行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在榷场,官府和商人交换各种商品,且数量很大。这种态势(   )
A、 源于辽夏夺取宋朝土地人口
B、 使辽宋夏处于长期战争状态
C、 加深彼此了解促进民族交融
D、 表明落后民族征服先进民族
文旅融合唤醒城市记忆。下列城市名片可以唤醒南宋都城记忆的是(    )
A、 秦俑故乡,丝路源头
B、 繁华汴水,精彩开封
C、 六朝古都,金陵风韵
D、 千古宋城,梦回临安
 如图所示是宋元时期的政权更替,从图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

A、 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D、 由民族政权并立到统一

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0分)

 劳动者、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作为生产力要素,对经济发展作用巨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西汉 -清)人口分布变化

时间断面

西汉(2年)

西晋(280年)

唐代(742年)

北宋(1102年)

南宋(1208年)

明代(1460年)

清代(1820年)

南方地区人口占比

24.04%

48.11%

44.24%

63.42%

53.98%

58.33%

65.97%

(注:“南方地区”是指淮河-秦岭-西藏自治区北界一线南侧地区。) 

——摘编自龚胜生等《两千年来中国经济重心变迁的量化分析》

材料二:宋代南方生产工具与生产技术改进情况(部分)

项目

材料出处

项目一:生产工具

宋代两浙路使用的曲辕犁非常先进,而且有的还加装了钢刃农具“銐刀”,谓之“开荒銐刀”,用来垦辟荒田。铁搭,是另一种重要农具,“南方农家或乏牛犁,举此斫地,以代耕垦”。

摘编自漆侠《中国经济通史•宋代经济卷》

项目二:水利技术

宋人在江南,沿海筑海塘,丘陵修中小型水库蓄水,围湖围海,大规模开辟“水利田”。在两浙及江东地区,高地采用设置堰闸等方法引水,低田则采取浚治河渠等手段解决其积水等问题。

摘编自方健《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之一:农业篇》

项目三:种植技术

唐以前,江南实行土地轮耕。约唐中期开始,水稻插秧技术推广,土地实现连作。宋代实行稻麦复种技术,即水稻收获后复种冬小麦,农作物实现了一年两熟。

摘编自韩茂莉《论北方移民所携农业技术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