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库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培优练习

日期: 2025-04-17 同步测试 来源:出卷网

语言文字运用

下列对《观沧海》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作者借景抒情,诗里洋溢着饱满的激情。
B、 全诗呈总分结构,分写的层次为:岛上的树木和百草,海上的秋风和洪波,天上的日月和星汉。
C、 诗人勾勒了大海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
D、 诗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表达了诗人观沧海之后的深切感受。
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歌以志(用)

风正一帆(挂)

B、 乡书何处(送到)

枯藤老树鸦(黄昏)

C、 汉灿烂(星星)

海日残夜(升起来)

D、 北固山下(停宿)

古道西风瘦马(秋风)

下列对《次北固山下》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触景生情的写景诗,在春夏之交作者泊舟北固山下,眼望长江两岸的风景,抒发了思乡的愁绪,全诗层层相因,浑然一体。
B、 开头两句点明题意,“客路”与“行舟”暗含着诗人旅居在外、神驰故里的漂泊情思,与尾联的“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C、 领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其中“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写出春潮涌涨、江水浩荡的壮观景象,为下联描写做了铺垫。
D、 颈联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用拟人化语言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感,蕴含一种自然的理趣。
下列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A、 这首元曲描写的是秋天黄昏天涯游子奔走他乡的景象。
B、 小桥流水人家,描绘了一幅温馨明净的生活情景,反衬了游子的思乡之悲。
C、 夕阳西下,渲染了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为游子行走他乡创设了场景。
D、 整首元曲都在写景,没有一句抒情的句子。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别夔州官吏

唐刘禹锡

三年楚国巴城守,一去扬州扬子津。

青帐联延喧驿步 , 白头俯伛到江滨。

巫山暮色常含雨,峡水秋来不恐人。

惟有《九歌》词数首,里中留与赛蛮神⑥。

【注释】①此诗是诗人调任之际所作。②青帐:指饯别宴席所设的青色帐篷。③步:码头。④白头俯伛:指当地年老的百姓俯身曲背。⑤《九歌》:这里指诗人在夔州所作的九首《竹枝词》。⑥蛮神:夔州在西南边地,故称当地供奉的是蛮神。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诗人托明月以达情,表现了他对贬谪好友的关切和同情,写的深切动人。
B、 《别夔州官吏》写于诗人调任之际,三、四两句通过写人们送行的场面,表现他们对诗人的惜别之情。
C、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花落尽子规啼”和《别夔州官吏》中“峡水秋来不恐人”都是写景兼写时令。
D、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别夔州官吏》则流露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基础知识

阅读理解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