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历史试卷库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同步练习

作者UID:3133681
日期: 2024-06-27
同步测试
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分)
综合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30分)
在中国灿烂的文明发展进程中,儒家思想是极其重要的一条支流,几千年来不断为中华文明注入活力,并沉淀出深厚的内涵文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是私学教育的鼻祖,但在《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中,有许多同时代的隐士对“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极尽嘲笑之能事,或讽刺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或嘲笑他“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犬”等。

——2008年,中国网《孔子的十种形象》

材料二:西汉是我国古代教育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在文化教育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还兴办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学。……(太学)其教授选择德高博学的经师大儒担任,称博士;……太学的教学内容都是儒家的经典,《诗》《书》《礼》《易》《春秋》五经之外,《论语》《孝经》人人必修……地方官学按行政区划设立,在郡国称为学,县称为校……

——长沙文史网《西汉儒家教育与官学模式的确立》

材料三:农业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农业劳动力——农民的“安居乐业”。农民得以安居乐业,“盛世”便有保障。反之,当饥寒交迫的民众“揭竿而起”之时,专政手段再强大的王朝也难逃土崩瓦解的厄运。这类事实的反复出现,使得统治阶级中富于远见的人士认识到民众不可侮。基于这类考察,中国的“圣君”“贤臣”们很早就提出“知人”“安民”,时至晚周,民本思想渐趋盛大。……孔子指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并有“修己以安百姓”的主张。在孔子身后,《左传》《孟子》《荀子》等书更对民本思想加以发挥。

——以上材料摘编自冯天瑜《“民本”与“尊君”论纲》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