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日期: 2025-04-16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如图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关于这部宪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 为我国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C、 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D、 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如图是20世纪50年代术的一幅宣传画:“中国好比巨龙,英国好比臭虫,巨龙一日千里,臭虫爬也爬不动。”其印证的史实是( )

A、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B、 英国经济缓慢发展
C、 中国经济超越英国
D、 人民群众急于求成
2017年,中国在安理会上就向叙利亚使用化学武器实施制裁问题投了否决票,使相关决议未能获得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有这一权利是因为我国( )
A、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施行“求国存异”方针
D、 推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2017年召开的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 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在横线处应填入( )
A、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 科学发展观
C、 社会主义荣辱观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和真理标准的讨论,这些巾外思想解放运动的共同影响是( )
A、 促进了人们的觉醒
B、 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发展
C、 传播了自南平等的观念
D、 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国家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54年这一年,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成就是( )
A、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 颁布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C、 实施“一五”计划,初步建立独立的T业体系
D、 完成三大改造,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49年10月1日,在开国大典上,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在仪式的操演中确定,标志着新中国正式诞生,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对“新纪元”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中国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
B、 中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C、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D、 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
下图反映了2013-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化情况,这体现了我国( )

A、 民主政治制度不断完善
B、 外交事业取得巨大成就
C、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D、 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迅速
俄乌冲突的爆发与持续,使国防建设再次成为人们探讨的重要话题。下列国防建设成就中属于改革开放以来的是(    )
A、 建立华东军区海军
B、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 组建第二炮兵部队
D、 “辽宁舰”交接入列
《人民日报》真实记录了新中国的发展历程。下列文章刊登在20世纪70年代《人民日报》上的是( )
A、 《决胜全面小康迈向新的征程》
B、 《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出席第二十六届联大会议受到热烈欢迎》
下面是李明同学进行主题式复习时整理的图片。据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巩固
B、 新中国统一大业不断深入推进
C、 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
D、 新中国外交事业不断走向成功

非选择题

每个时代都有代表性的重大工程超级工程,这些工程不但成为时代的印记,也铸就了非凡的时代精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武汉修建一座长江大桥是几代人的梦想。清朝就曾有这设想,在孙中山的《(治国方略》中也有规划,但限于当时国力薄弱,未能实施。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背景下,铁路运输的重要性凸现,建造大桥跨越长江天堑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当时中央指示:“修建的长江大桥应当成为一个卓越的建筑,它不但应以现代化的技术解决国家巨大的经济课题,而且在建筑技术上还应以雄伟壮丽的外观标志中国的新时代。”

一一程中原《红色地图:党史记忆90年成长地标))

材料二:红旗渠是河南省林县(现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从1960年2月开始动工并于1966年建成的一项大型水利工程。在修建这条著名“人工天河”的过程中,勤劳勇敢的十万林州人民,苦战十个春秋,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这全长15 00公里的红旗渠,结束了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而且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肖力,邢洪儒《中国共产党精神建设研究》

材料三:书写中国梦,超级工程创造世界奇迹。港珠澳大桥是我国继三峡工程、青藏铁路、京沪高铁之后的又一个世界级工程,承载着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全面深化粤港澳合作、加快珠三角经济融合与振兴的重大历史使命。

——《珠海特区报》

材料四:作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性符号,重大工程在国家科技创新、产业调整、服务贸易等很多方面,都发挥着重大指引与牵引作用。实现一系列重大工程的突破,必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实现历史跨越的必由之路。展望未来,重大工程将越来越成为中国由大到强的新“名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支撑一一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大工程建设述评》

“无兵不安”“忘战必危”。巩固的国防和强大的军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国防将获得巩固,不允许任何帝国主义者再来侵略我们的国土。在英勇的经过了考验的人民解放军的基础上,我们的人民武装力量必须保存和发展起来。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

——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

材蝌二: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着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材料三:成立陆军领导机构、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是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着眼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做出的重大决策,是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的战略举措,必将成为我军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载八人民军队史册。

一一习近平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领导机构、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成立大会上的训词

材料四:中国梦是强国梦,对军队来说就是强军梦,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没有一个巩固的国防,强国梦就难以真正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应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大目标下来认识和推进,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国家和民族最高利益。

一一摘自《习近平同志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