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 | 目的 | 实验 |
A | 制取较高浓度的次氯酸溶液 | 将Cl2通入碳酸钠溶液中 |
B | 加快氧气的生成速率 | 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 |
C |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 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 |
D | 制备少量二氧化硫气体 | 向饱和亚硫酸钠溶液中滴加浓硫酸 |
实验室提纯含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硝酸钾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操作或 装置 | ||||
实验目的 | 除去Cl2中混有的HCl | 测定中和热 | 制取碳酸氢钠 | 中和滴定 |
选项 | 物质 | 除杂试剂 | 除杂方法 |
A | | 饱和 | 洗气 |
B | 乙酸乙酯(乙酸) | 乙醇、浓硫酸 | 分液 |
C | | 通过灼热的C | 洗气 |
D | | 过量的 | 过滤 |
方法Ⅰ NaClO + 2HCl(浓) = NaCl + Cl2↑ + H2O;
方法Ⅱ 4HCl(g) + O2(g) = 2H2O(g) + 2Cl2(g) ΔH = a kJ·mol−1
上述两种方法涉及的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均能自发进行。利用方法Ⅰ制备Cl2时,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除去 | 将混合气体通过饱和 |
B | 配制 | 将 |
C | 比较 | 同温下,用 |
D | 除去 | 将固体溶于水配成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药品 | 主要玻璃仪器 |
A | 除去KI晶体中混有的I2 | 烧杯、圆底烧瓶、酒精灯 | |
B | 除去SO2中混有的HCl | 饱和Na2SO3溶液 | 洗气瓶 |
C | 除去BaSO4中混有的BaCl2 | 水 | 漏斗、玻璃棒、烧杯 |
D | 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 | 饱和Na2CO3溶液 | 分液漏斗、烧杯 |
A | B | C | D |
| | | |
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 | 实验室制备氨气 | 除去甲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 | 氯气的净化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 |
I | II | III | IV |
其中除杂过程包括:①室温下,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试剂X,调节滤液的pH为3.5~5.5;
②再加入一定量的软锰矿和双氧水( ),过滤。已知:室温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 | |
除去 | 相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 检验溴乙烷水解产物中含有 | 检验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除去 | 先后通过盛有酸性 |
B | 除去 | 加入过量 |
C | 检验溶液中含有 | 加入 |
D | 检验稀硫酸催化淀粉水解的产物为葡萄糖 | 向水解后的溶液中直接加入新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