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测试

日期: 2025-04-01 同步测试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

《马关条约》内容中,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阻碍最大的是( )
A、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两亿两
B、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C、 增辟通商口岸
D、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各岛屿给日本
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深入,甲午中日战争是一个分界线,之前列强的侵华方式主要是“贸易+特权”,之后则变为了“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 甲午战后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
B、 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 《马关条约》签订后,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
D、 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某学者说:“它不仅标志着长达30年的洋务运动夭折,而且极大削弱了中国现代化进一步发展的物质基础。”“它”是指(    )
A、 《南京条约》签订
B、 边疆地区危机扩大
C、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
D、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
甲午中日战争中,在平壤之战中牺牲的少数民族爱国将领是( )
A、 邓世昌
B、 左宝贵
C、 丁汝昌
D、 徐邦道
1895年初,屡遭失败的清朝,通过美国要求和解。

3月,全权大臣李鸿章来到马关进行停战谈判。这次谈判( )

A、 双方最终签订了《北京条约》
B、 直接引发了戊戌政变的发生
C、 达成了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给日本的协定
D、 表明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密令驻朝公使:“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之急务,为实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这说明( )
A、 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蓄谋已久、主动挑起的
B、 日本想赶走驻朝清军
C、 日本想发动侵朝战争,独吞朝鲜
D、 发动侵朝战争是日本蓄谋已久的
“《马关条约》的签订,给予中国的打击是世纪性的。领土的割让使中国经历半个世纪的分裂,巨额的赔款使清王朝无力自救……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据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A、 中国的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B、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时局图》是近代爱国者谢缵泰所作(如图所示),在香港发表。图中“不言而喻,一目了然”的对联,生动形象地揭露了19世纪末中国面临的严重危机,起到了警世钟的作用。以下对这一危机的准确表述是( )

A、 日本发动甲午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B、 中国面临众多帝国主义国家的联合武装侵略
C、 晚清政府更加的昏庸腐朽
D、 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掀起了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狂潮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清末诗人丘逢甲的这首《春愁》写于( )
A、 《南京条约》签订后 
B、 《北京条约》签订后
C、 《马关条约》签订后 
D、 《瑷珲条约》签订后
如图是中国近代史上被迫开放的部分通商口岸方位示意图。它反映出西方列强的侵华特点是(   )

A、 由内地扩大到沿海地区
B、 由沿海地区深入到内地
C、 沿海地区和内地同时开放
D、 局限于东南沿海地区
《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杰作,它反映了19世纪末的哪一现象( )
A、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 义和团运动
作为“中国之巨祸”的甲午战争,在某种意义上也决定了此后半个世纪中日两国的发展前途和命运。把37年之后的炮声看作黄海海面炮声的历史回响并不为过。这是在强调(    )
A、 甲午战争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B、 甲午战争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C、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意味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D、 日本在甲午战争之后不断加紧对中国的侵略
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对华经济侵略的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的条约是( )
A、 《马关条约》
B、 《北京条约》
C、 《南京条约》
D、 《天津条约》

非选择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