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第一单元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同步练习

日期: 2025-03-29 同步测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民主党派被纳入了统一战线和政协之中,21名政府部长中有10名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中央人民政府的主要领导人中,宋庆龄、李济深和张澜等都是民主人士。这说明(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经建立起来
B、 新政权具有鲜明的民主性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各党派联合执政
D、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党制度日益完善
下图新年画表现了当时陕甘宁边区(   )

A、 自给富足的家庭生活
B、 公私合营的制度变革
C、 革命动员与妇女生活的联结
D、 家庭妇女脱离农业生产束缚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乡(村)、区人民代表会议成为乡(村)、区两级正式的最高权力机关,乡(村)、区人民代表由全体选民直接选举产生。这些举措(    )
A、 是对民主革命纲领的调整
B、 建立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C、 为新中国政权建设奠定实践基础
D、 践行了新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解放战争时期的民谣唱道:“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到战场上。”此歌谣场景出现的原因是( )
A、 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B、 打土豪,分田地,建立政权
C、 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D、 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1941年,陕甘宁边区根据“三三制”原则进行了改选,党外人士担任乡以上干部者有3592人,占总数的三分之二,根据地内的开明绅士由此得以进入政权机构。这次改选(    )
A、 根本上扭转了根据地严重的经济困难
B、 有利于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扩大
C、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D、 弱化了中共对敌后抗日政权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进行扫盲,提高了群众的政治觉悟,不少积极分子加入了共产党。1941年,农民出身的党员占边区党员总数的96.17%,各级党组织广泛建立,乡村士绅不再是社会权威。这一状况(    )
A、 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工农苏维埃政权
B、 有利于中国共产党政策的贯彻落实
C、 改变了陕甘宁边区旧有的生产关系
D、 不利于统一战线的继续巩固和发展
1930年颁布的《苏维埃土地法》没有诸如物权、典权等晦涩难懂的概念,代之以“抽多补少”“抽肥补瘦”等表述;还出现“肥田”“柴火山”等方言词汇。这些用语的使用表明了中国共产党( )
A、 注重政权建设与社会实际相结合
B、 逐步实现了从幼稚到成熟的转变
C、 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推进革命
D、 放弃了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
下图大碗现藏于河北博物院,此碗青灰色釉,圆形,系灵寿县烧制,碗壁上有“民主团结”“晋察冀边区第一届参议会纪念,民国三十二年一月制”字样。此碗反映的历史事实体现了( )

A、 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创建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C、 抗日民主根据地政权建设
D、 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
1937年,陕甘宁边区开始实行“普遍、自由、直接、平等”的选举制度,其他敌后抗日根据地也仿照陕甘宁边区,实行民主选举。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 主张借鉴西方的地方自治
B、 意在推动根据地土地改革
C、 探索民主政权建设的方式
D、 力图促进统一战线的建立

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土地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立足乡村基层社会,开辟了红色政权革命道路,创建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局部执政中进行了治国理政的重要探索。在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基层社会,中国共产党找到了革命生长的空间,通过加强地方党组织和新型革命军队建设有效嵌入基层社会动员群众,通过创建和领导苏维埃政权,把动员群众和改造社会统一起来,重构了以基层政权为核心、群团组织和群众武装构成的新的组织体系,开创了以群众有组织的政治参与为主要特征的基层社会运行机制。中国共产党在苏区的执政是通过基层社会改造来开展并实现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苏区政权组织体系和新的社会运行机制的创建,也是基层社会改造的重要成果。

——摘编自刘一博《改造基层:中国共产党苏区执政的路径与成就》

材料二 近代早期是英国中等阶层崛起的时代。 中等阶层在英国乡村和城镇分别由不同的群体构成。在乡村,中等阶层主要指乡绅和约曼,他们既是新式农业的改革者和引领者,又是乡村自治重要的参与者,撑起了乡村社会的脊梁,大乡绅作为治安法官控制着各郡县,而地产和影响力在其之下的小乡绅,则和约曼农一起担任各教区的高级治安官,担任季审法庭陪审团的成员,并有权参加对国会议员的选举。在城镇,中等阶层包括工商业者和各类专业人士,他们主导了城市经济的变革,并提供专业服务。商人和专业人士以财富为后盾,同时因其职业的必要,除了出任城市行政长官,还积极参加市议会,以共同分享政治权利。

——摘编自郝英杰《16-17世纪英国中等阶层研究》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