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物理试卷库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同步训练培优卷:13.1 分子热运动

日期: 2025-03-29 同步测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将杯中的水倒出,发现怎样倒也倒不干净,杯壁上沾有水珠,这是由于(    )
A、 水对杯子有附着力
B、 杯子和水之间有摩擦力
C、 水具有流动性
D、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炒菜时能闻到菜的香味
B、 擦黑板时粉笔灰纷纷落下
C、 PM2.5超标时空气中形成雾霾
D、 清晨荷叶上露珠滚动
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某地冬季雾霾弥漫”,这是分子的运动
B、 “铅块很难被压扁”表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C、 “海绵容易被压扁”说明分子间存有间隙
D、 “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
下列现象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正确的是(    )
A、 石灰石能被粉碎成粉末,说明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B、 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C、 “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D、 海绵用力一捏会缩成一团,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梅河口市四季生态园树木繁茂、景色优美,春、夏、秋三季园内花香四溢,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花香分子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
B、 市民闻到花香,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C、 温度越高,花香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D、 对花粉过敏的人佩戴口罩可防止过敏,是因为口罩材料的分子之间没有空隙
在量筒里装一半清水,用细管在水的下面注入密度比水大的硫酸铜水溶液。静放几天,界面就逐渐变得模糊不清了如图所示,如果静放足够长的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分子无法运动到量筒底部
B、 液体会一直保持图乙所示状态
C、 两种液体混合均匀后分子不再运动
D、 液体温度升高可加快混合的速度
如图所示是气体扩散现象。撤掉玻璃板,几分钟后,两个集气瓶内的 气体会混合在一起,且颜色变得均匀。发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上方瓶内的空气受到重力的作用
B、 两种气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C、 只有下方二氧化氮气体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 上方空气的密度小于下方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
关于下图所示的四个热学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因此不能发生扩散现象
B、 图乙中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说明液体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C、 图丙中将一定量的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是由于酒精蒸发了
D、 图丁中两个铅块没有被重物拉开,说明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如图表示封闭在某容器中的少量液态水的微观示意图(该容器的活塞可以左右移动)煮沸后,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

A、 水分子本身变大
B、 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C、 水分子的数目增多
D、 水分子受热都跑到容器的一端
目前,各地十分关注空气质量,主要是PM2.5值走高,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2.5μm的颗粒物,其浮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会进入血液对人体形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温度低于0℃,PM2.5颗粒不具有内能
B、 PM2.5颗粒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
C、 PM2.5颗粒之间存在分子的相互作用力
D、 PM2.5表示直径小于2.5×10-6m的悬浮颗粒物
如图所示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变种——奥密克戎(英文名:Omicron)。最早于2021年11月9日在南非首次检测到,最长潜伏期是8天。该病毒一般呈球形,直径在60~140 nm之间,是由分子构成的,属于单链RNA病毒。下列关于该病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温度升高时,构成奥密克戎病毒的分子无规则运动更剧烈
B、 温度一定时,构成奥密克戎病毒的所有分子的运动速度大小不一定相同
C、 奥密克戎病毒可通过患者咳嗽或打喷嚏喷出的飞沫传播,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D、 佩戴口罩可有效预防奥密克戎病毒感染是因为口罩具有吸附和过滤的作用

填空题

实验探究题

综合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