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生物试卷库

【A卷】第一单元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章末检测—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日期: 2025-03-29 单元试卷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

以下各项属于影响小麦生活的生物因素的是( )
A、 阳光
B、 空气
C、 小麦周边的杂草
D、 三项都是
影响生物生活的生态因素有(  )
A、 只是光、温度、水和空气
B、 是指所有的非生物因素
C、 是指所有的生物因素
D、 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枯叶蝶的形态和体色与周围落叶的颜色基本一致,这种体色能保护自己远离敌害。这体现了(    )
A、 生物影响环境
B、 环境影响生物
C、 生物适应环境
D、 生物与环境互相影响
仙人掌的叶变成刺,这是(  )
A、 对外界环境刺激的一种反应
B、 其他生物影响的结果
C、 对沙漠干旱环境的适应
D、 对干旱环境的影响
沙棘能保持水土、绿化沙漠。这说明:(  )
A、 环境能影响生物
B、 环境能适应生物
C、 生物能适应环境
D、 生物能影响环境
下列古诗文或俗语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 向阳花木早逢春
B、 大树底下好乘凉
C、 “鱼儿离不开水”
D、 朵朵葵花向太阳
生物圈是指(   )
A、 地球上的全部生物
B、 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生活环境
C、 地球上的全部环境
D、 地球的整个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秋天来了,汾河两岸,层林尽染;秋风吹过,无边落木萧萧而下!从生物学意义上讲,秋天树木落叶的现象说明(   )
A、 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
B、 生物影响环境
C、 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D、 生物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
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环境能影响生物,生物只能适应环境
B、 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合作关系
C、 阳光、温度和水属于非生物因素
D、 生物的生存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
为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下列对照实验变量设计不正确的是(   )
A、 有空气和无空气
B、 有光和无光
C、 20℃和40℃
D、 温度和湿度
在探究“鼠妇的生活是否受土壤湿度的影响”实验中,实验变量是(   )
A、 光照
B、 土壤湿度
C、 土壤温度
D、 土壤中的无机盐
下列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 草原上所有的植物
B、 草原上所有的微生物
C、 草原上所有的动物
D、 草原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 一片农田
B、 一条河流
C、 生物圈
D、 草原上的所有牛羊
在生态系统中,人和动物属于(   )
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劳动者
D、 分解者
生态系统的组成正确的是(   )
A、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B、 生产者、消费者、非生物成分
C、 生产者、分解者、非生物成分
D、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成分
下列四个选项中,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A、 阳光→草→兔→鹰
B、 草→兔→鹰
C、 鹰→蛇→蛙→昆虫→草
D、 草→兔→鹰→细菌
食物链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关系是(   )
A、 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B、 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C、 各自独立,互不相干
D、 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A、 农田生态系统
B、 森林生态系统
C、 草原生态系统
D、 城市生态系统
要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下列方法中最有效的是(  )
A、 减少分解者的数量
B、 增加消费者的数量
C、 增加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D、 减少生产者的数量
陆生生物的“立足点”是(   )
A、 生物圈
B、 水圈
C、 岩石圈
D、 大气圈
生物圈的圈层厚度约为(   )
A、 20千米
B、 10千米
C、 150米
D、 300米
在调节气候、蓄洪防洪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肾”的生态系统是(  )
A、 草原生态系统
B、 湿地生态系统
C、 海洋生态系统
D、 池塘生态系统
下列具有净化水源、蓄洪防洪作用的生态系统是(   )
A、 草原生态系统
B、 农田生态系统
C、 沙漠生态系统
D、 湿地生态系统

实验探究题(共14分)

读图理解题(共6分)

资料分析题(共3题,共20分)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