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库

统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

日期: 2025-03-30 同步测试 来源:出卷网

古代诗歌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段一: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白居易《琵琶行·序》)

文段二:

白居易,乐天,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编,投著作郎顾况。况能文,后进文章无可意者。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贞元十四年,始以进士就试,礼部侍郎高郢擢升甲科,吏部判入等,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四月,宪宗策试制举人,应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策入第四等,授周至县尉、集贤校理。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自雠校至结绶畿句,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 , 而往往流闻禁中。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二年十一月,召入翰林为学士。三年五月,拜左拾遗,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拜命之日献疏言居易与河南元稹相善,同年登制举,交情隆厚。稹自监察御史为江陵府士曹掾,翰林学士李绛、崔群上前面论稹无罪,居易累疏切谏。疏入不报。六年四月,丁母陈夫人之丧,退居下邽。九年冬,入朝,授太子左赞善大夫。十年七月,盗杀宰相武元衡,居易首上疏论其冤,急请捕贼以雪国耻。宰相以宫官非谏职,不当先谏官言事。会有素恶居易者,掎摭居易。执政方恶其言事,奏贬为江表刺史。诏出,中书舍人王涯上疏论之,言居易所犯状迹,不宜治郡,追诏授江州司马。

(节选自《旧唐书·白居易传》)

小阅读-课内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题目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下列对《登高》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联精选意象,多角度写景,既写出了深秋时节的典型特征,又借景抒发了凄凉、孤寂之情。
B、 颔联气象雄浑,境界开阔,为颈联、尾联抒发情感创设了宏大的自然背景,使得个人的痛苦在这个背景下显得分外渺小,倍添悲凉。
C、 颈联中“悲”是全诗的诗眼,它集中表达了诗人在全诗中蕴蓄的复杂情感,诗歌所抒之情缠绵悱恻,动人心弦。
D、 诗歌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情与景浑然一体,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忧国伤时之情。
下列对《琵琶行》选文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A、 “间关”“幽咽”两句,以视觉强化听觉,写出了琵琶声由婉转流利转向滞塞难通的过程。
B、 “别有”“此时”形象描绘琵琶声暂停时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
C、 “银瓶”“铁骑”运用比喻,描绘琵琶声在暂歇后突然变得激越而雄壮,音乐走向了高潮。
D、 “曲终”“四弦”写乐曲终了时拨子小心地划过四弦,音乐在高潮后戛然而止,余韵悠长。
下列对《琵琶行》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间关莺语花底滑”描写琵琶声轻快而流畅,如同黄莺啼叫着从花下轻盈自如地飞过一样。
B、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意思是即使大弦小弦一起奏响,那听上去杂乱无章的乐音也如珠玉之声一样清脆悦耳。
C、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写的是当乐曲终结时,另外传出深藏心底的愁思幽恨,这无声时刻的感染力更胜过有声之乐。
D、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描写曲子弹奏结束时琵琶女非常用心地完成最后一个动作,四弦依次奏响发出撕裂绢帛之声。
下列关于《琵琶行(并序)》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运用了双关的手法。
B、 “间关莺语花底滑”的语音形式和所描写的内容有一致性。
C、 “梦啼妆泪红阑干”中的“阑干”有“纵横错落”的意思。
D、 “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点明“青衫湿”的原因。
下列对杜甫《登高》的理解和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首联开门见山,格调高亢,气势恢宏,境界阔大,情感悲凉。描绘景物,远近高低,视听结合,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以冷色调着势的峡江秋景图。
B、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的感怆,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凉。
C、 颈联从纵、横两面着笔表现感情,从时间到空间,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尾联归结到时世艰难,忧国伤时的情操跃然纸上。
D、 杜甫《登高》总体上给人一种萧瑟凄凉之感,情景交融之中,将个人身世之悲、抑郁不得志之苦融于悲凉的秋景之中,极尽沉郁顿挫之能事。

选择类

选出对加点词依次解释正确的一项(   )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因为长句, 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 命曰《琵琶》。

A、 升官   长诗    诗    乐曲,歇唱的遍数
B、 升官   长诗   句   古诗的一种
C、 贬官   七言诗   字   古诗的一种
D、 贬官   词句   乐   曲,歌唱的遍数
下列各项中的省略成分补充错误的一项是(  )
A、 送客(于)湓浦口
B、 使(之)快弹数曲
C、 沉吟放拨(于)插弦中
D、 感(于)斯人(之)言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自本是京城女   凡六百一十六
B、 使快弹曲       钟山只隔重山
C、 曰《琵琶行》    如南山石
D、 商人重利别离   绿杨烟外晓寒
对下列各句中画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风急天猿啸哀                       高:高远。
B、清沙白鸟飞回                       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C、 无边落木萧萧下                       萧萧:草木摇落的声音。
D、 艰难苦恨繁霜鬓                       苦恨:痛苦遗憾。

语言表达

情景默写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