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语文试卷库

重庆市新高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

作者UID:16510593
日期: 2024-12-22
期末考试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对于荒野景观的含义,在微观上指荒凉的自然景观;从宏观上说,荒野景观则指没有经过人为干预的处于原始自然状态的陆地自然环境。荒野景观概念的产生与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回望中华五千多年的历史,早在文人士大夫崇尚山水的魏晋时期,有关“荒野景观”的发展便已有了端序,南朝宋画家宗炳《画山水序》中提出的“无人之野”“山水以形媚道”等概念可视为中国最早关于“荒野景观”的解读。相比于郊外大面积的“原始自然”,位于城市中的荒野景观往往被控制在设定范围内,是具备安全性的,其不会为城市的发展带来混乱。以自然过程为主导的城市荒野景观具备稳定的生态系统。这一特性来源于场地内蕴含的丰富的自然元素,如植被水体、山石、鱼类、昆虫、飞禽等,它们的存在不仅能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运作提供有力支撑,使其具备低干预、低维护的特点,同时也能在增加城市绿地率、调节空间气候、缓解雨季洪涝灾害、净化空气、涵养水源、维持物种多样性等方面贡献力量。

于人工营造的模仿美而言,荒野景观散发着自由、原始、粗犷的野性美气息,能够真实地反映空间环境的状态。尤其在城市环境日趋同质化的今天,具备品种多样、形态多样、层次多样等特点的荒野景观不仅能够很好地丰富城市环境,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带来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多重感官的剌激,有效地缓解人们因工作带来的身心疲劳,满足人们接触自然、深入自然、回归自然的需求。此外,随着荒野生态群落的自由式发展,其空间结构便具备了未知性、探索性,这能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人们尤其是孩童的天性,有着启发智慧的作用。

对城市中现存的、以自然更替为主导的用地进行保护是构建城市荒野景观的主要措施之一。如为城市中的自然湿地、树林等设置保护区域,这些区域不仅充满野性美,还有着丰富的物种以及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它们的存在可以有效缓解城市发展中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再野化”修复是构成城市荒野景观的另一重要途径,这种方式能够提升被修复区域的自然程度,从而为城市营造更多的野性自然。其中,被动型再野化是自然发生的,如在城市工业废地中,借助动物或者风力的帮助,一粒植物种子散落于此,其便会逐渐发芽并形成一个完整的、能够自我调节的生态系统,并最终吸引众多昆虫动物前来定居,为它们提供一个合适的生存空间。主动型再野化指人为主动对场地进行修复,为受损的空间环境重新建立起之前所具备的可自主循环的生态系统,如对城市中受污染的河道进行修复与再野化,使其恢复自然演替、自主循环的生态功能。

模拟设计即在特定的场地中,根据城市环境的特点与实际发展需要,构建出一个具备完整可循环生态系统的“类荒野景观”,其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荒野,其间有人为因素的参与,但仍具备荒野景观的本质特点,能够发生自然演替,后续也极少需要人为的干预。

(节选自王堞凡、白佳峰《荒野景观艺术:城市中有“灵”的自然山水》)

材料二:

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我国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求对被污染和破坏后的生态环境进行治理,更需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修复。荒野保护不仅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更是生态文明实践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城市的更新与发展导致的直接后果便是荒野的消逝。城市文明中很少考虑荒野的原因是其一直被视为荒芜和野蛮的象征。一座城市的荒野越少,人类就认为这座城市越文明。在城市荒野大量消逝的同时,城市文明变得越来越单调乏味,甚至只剩下了人造的建筑与景观。

城市文明容纳荒野不仅在对工业文明的超越和城市品质的提升上有着积极作用,也能慰藉城市中居住者的“家园感”的缺失。城市人在城市中居住的舒适感、幸福感很低,这很大程度上是“家园感”的缺失造成的。

生态城市建设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城市荒野是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保护与再野化是生态城市理念最为直接的实践。城市荒野要求尽可能减少人力干涉而使自然主导,其万物竞生的景象会给人带来巨大的精神力量。城市荒野景观是完全依靠自然的,是可以完成自我循环的生态系统;而人造的景观则需要投入人力和物力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城市荒野保护与再野化是消弥城市中生物栖息地减少的重要方式,为恢复城市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基础条件。

(节选自任洪涛、陈强《论我国城市荒野保护与再野化的治理之道》)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老鲁

有一天,似乎看见校警们所住的房间热闹起来。看看,似乎多了两个人。想,大概是哪个来了从前队伍上的朋友了。到吃晚饭时常听到那边有欢笑的声音。再过几天,我们在挑菜时看见一个光头瘦长个子穿半旧草绿军服的人也在那里低着头掐灰藿菜的嫩头。走过去,他歪了头似笑不笑地笑了一下。这是一种世故,也不失其淳朴。这个“校警的朋友”就是老鲁,他有五十岁了,额上一抬眉有细而密的皱纹。看他摘菜,极其内行,既迅速且准确。我们之中有一位至今对摘菜还未入门,摘苋菜摘了些野茉莉叶子,摘灰菠菜则更不知道什么麻啦蓟啦的都来了,总要别人再给鉴定一番。有时拣不胜拣,觉得麻烦,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哗啦一起倒下锅。这样,在摘菜时每天见面,即心仪神往起来,有点熟了。他不时给我们指点指点,说哪些菜吃得,哪些吃不得。照他说,可吃的简直太多了。这人是一部活的《救荒本草》。他打着一嘴山东话,说话神情和所用字眼都很有趣。

不久,老鲁即由学校保卫科一个姓刘的旧校警领着见了校长,在校警队补上了一个名字。校长说:“饷是一两个月发不出来的哩!”老鲁自然知道,说不要紧的,他只想清清静静地住下,在队伍上时间久了,不想干了,能吃一口这样的饭就行。

一到快放暑假时,大家说:完了,准备瘦吧!不是别的,每年春末夏初,几乎全校都要泻一次肚,泻肚的同时,大家的眼睛又必一起通红发痒。是水的关系。这村子叫观音寺,按说应该不缺水,——-观音不是跟水总是有点联系的么?可是这一带的大地名又叫做黄土坡,这倒真是名副其实的。昆明春天不下雨,是风季,或称干季,灰沙很大。黄土坡尤其厉害。我们穿的衣服,在家里看看还过得去。一进城就觉得脏得一塌胡涂。你即使新换了衣服进城,人家一看就知道是从哪里来的。我们的头发总是黄的!学校附近没有河,只有一条很古老的狭窄的水渠,雨季时渠里流着清水,渠的两岸开满了雪白的木香花,可是平常是干涸的,也没有井,我们食用的水只能从两处挑来:一个是前面胡萝卜田地里的一口塘;一个是后面山顶上的一个“龙潭”。龙潭,昆明人叫泉水为龙潭。那也是一口塘,想是下面有泉水冒上来,故终年盈满,水清可鉴。在龙泉边坐一坐,便觉得水气沁人,眼目明爽。如果从山上龙潭里挑水来吃,自然极好。但是,我们平日饮用、炊煮、漱口、洗面的水实都是田地里的塘水。塘水是雨水所潴积,大小虽不止半亩,但并无源头,乃是死水,照一学生物的同学的说法,浮游生物很多。他去舀了一杯水,放在显微镜下,只见草履虫、阿米巴来来往往,十分活跃。向学校抗议呀!是的。找事务主任。主任说:“我是管事务的,我也是×××呀!”这意思是说,他也是一个人,也有不耐烦的时候。他跟由校警转业的工友三番两次说:“上山挑!”没用。说一次,上山挑两天;第三天,仍旧是塘水。你不能看着他,不能每次都跟着去。实在的,上山路远,路又不好走。也难怪,我们有时去散散步,来回一趟,还怪累的,何况挑了一担水乎?再说,山下风景不错,可是没人没伴,一个人挑着两桶水,斤共斤共走着,有什么意思?田里塘边常常有几个姑娘媳妇锄地薅草,漂衣洗菜,谈谈笑笑,热闹得多。教员们呢,不到眼红肚泻时也想不起这码事。等想起来,则已经红都红了,泻都泻了。到时候每人一包六味地黄丸或舒发什么片,倒了一杯(还是塘里挑来的)水,相对吞食起来。自从老鲁来了,情况才有所改变。老鲁到山上、田里两处都看了看,说底下那个水“要不得”。——老鲁的专职是挑水。全校三百人连吃带用的水由他一个人挑,真也够瞧的。老鲁天一模糊亮就起来,来回不停地挑。一担四桶。四桶水,走山路,用山东话说:“斤半锅盔,——够呛!”,可是老鲁像不在意。水挑回来,还得劈柴。劈了柴,一个人关在茶炉间里烧。自此,我们之间竟有人买了茶叶,泡起茶来了!因为用水实在太方便。老鲁提了一个很大的铅铁水壶,挨着个儿往各个房间里送,一天送三次。

老鲁来了,我们且问问他:

“老鲁,你累不累?”

“累什么,我的精神是顶年幼儿的来!”

这个“顶年幼儿的”,好新鲜的词!老鲁身体很好。他并不高大,但很结实。他不是像一个运动员那样浑身都是练出来的腱子。

他哪里来的那么多的力气呢?老鲁是从沙土里长起来的一棵枣树。说像枣树好像不大合适。然而像什么呢?得,就是枣树!

自从学校迁到白马庙,我不在学校里住,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民房,除了上课,很少到学校来。下了课,就回宿舍了。对老鲁的情况就不大了解了。

(有删改)

文本二:

汪曾祺

凸凹

我固执地认为,一个真正的作家,文章与他本人应该是一种宿命关系。汪老文章很小,却有大的内力;他本人便不应该驴高马大、张牙舞爪。悄然而柔嫩地生活写作,于他和他的读者,都惬意。

我爱读汪曾祺到了这般情形:长官不待见我的时候,读两页汪曾祺,便感到人家待见不待见有屁用;辣妻欺我的时候,读两页汪曾祺,便心地释然,任性由她。在我的办公桌上,内室的枕畔,便均备放一本汪曾祺。汪老的文章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概因汪老的文章不浮、不滑,有一种滋润生命的温暖。

汪老文字,虽然平静,却是真性情之作。真性情是一种温暖的东西;深深地滋润到读者的心里去,便是极自然的事。

“人间送小温。”这是汪老说的。这便是汪老文章让人感到温暖的根本。

己心妩媚,则世间妩媚;己心温暖,则世间温暖。

(有删改)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范、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 , 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仇之。贤者怨之,不肖者仇之,怨仇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鲁哀公问孔子曰:“子闻忘之甚者,徙而忘其妻,有诸?”孔子对曰:“此非忘之甚者也。忘之甚者,忘其身。”哀公曰:“可得闻与?”对曰:“昔夏桀贵为天子,富有天下,不修禹之道、荒淫于乐,沉酗于酒。其臣有左师触龙者,谄谀不止。汤诛桀,左师触龙者身死,四支不同坛而居。此忘其身者也。”哀公愀然变色曰:“善!”

孔子行游,中路闻哭者声,其音甚悲。孔子曰:“驱之!驱之!前有异人音。”少进,见之,丘吾子也,拥镰带索而哭。孔子辟车而下,问曰:“夫子非有丧也?何哭之悲也?”丘吾子对曰:“吾有三失。”孔子曰:“愿闻三失。”丘吾子曰:“吾少好学问,周遍天下,还后吾亲亡,一失也;事君奢骄,谏不遂,是二失也;厚交友而后绝,三失也。树欲静乎风不定,子欲养吾亲不待。往而不来者,年也;不可得再见者,亲也。请从此辞。”则自刎而死。孔子曰:“弟子记之,此足以为戒也。”于是弟子归养亲者十三人。

子见罗者,其所得者皆黄口也。孔子曰黄口尽得大爵独不得何也罗者对曰:“大爵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黄口从大爵者,不得;大爵从黄口者,可得。”孔子顾谓弟子曰:“君子慎所从,不得其人,则有罗网之患。”

(选自《说苑》,有剧改)

诗歌鉴赏
默写题
语言表达
材料作文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