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云南省开远市重点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生物8月月考学试卷

日期: 2025-03-30 月考试卷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2023年3月20日,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表示,耳念珠菌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传播,目前已遍布美国一半以上的州,成为紧迫的公共卫生威胁。耳念珠菌(耳道假丝酵母菌)可导致免疫系统较弱的人患上严重疾病,且具有耐药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显微镜下观察,耳念珠菌与念珠蓝细菌的结构无显著差异
B、 耳念珠菌“惊人的速度”传播可能与当地人群免疫力普遍降低有关
C、 耳念珠菌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
D、 耳念珠菌群体中一直存在与耐药性有关的基因
下列有关生物体内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核酸在生物体内的功能只是储存遗传信息
B、 脂质也能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C、 糖类在生物体内主要以多糖的形式存在
D、 磷脂、ATP、核酸的组成元素中都含有N元素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受伤后,身体自我修复需大量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因此对于外伤后的患者来说蛋白质的摄入尤为重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伤者伤口愈合的过程中细胞进行有丝分裂需要大量的蛋白质
B、 患者细胞膜上转运Ca2+的载体蛋白磷酸化后其空间结构不变
C、 受伤后的患者适当口服单克隆抗体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
D、 白细胞吞噬病菌的过程不需要细胞膜上蛋白质的参与
离子通道是离子顺浓度运输的一种通道蛋白,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水进出细胞可能需要转运蛋白
B、 蛋白质通过胞吞或胞吐作用进出细胞时,不需要膜上蛋白质的参与,需要消耗ATP
C、 通过离子通道的离子运输属于主动运输
D、 转运蛋白在转运物质时一定需要与该物质结合
某生物兴趣小组将一定浓度蛋白质A与蛋白质B混合,结果发现蛋白质A的浓度不断降低,蛋白质B的浓度不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蛋白质B可能是蛋白酶,为蛋白质A的水解提供了活化能
B、 若蛋白质A水解反应速率不断降低,表明蛋白质B的活性不断增强
C、 可以通过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双缩试剂检测蛋白质A的剩余量
D、 实验开始时若适当提高该反应体系温度,反应速率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肠道芽孢杆菌能促进部分有益菌的生存生长,其原因是好氧芽孢杆菌能消耗肠道内的O2 , 形成厌氧环境,从而有利于乳酸菌的生存生长,这种理论学说称为“生物夺氧学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芽孢杆菌在消耗O2的同时会伴随着CO2和酒精的产生
B、 芽孢杆菌在肠道作用的结果有利于肠道中酵母菌的大量增殖
C、 等量葡萄糖在芽孢杆菌和乳酸菌中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相等
D、 乳酸菌在细胞质基质中将丙酮酸转化为乳酸时没有ATP生成
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胚胎细胞中存在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
B、 衰老细胞的核体积减小,基因表达减弱
C、 被病毒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不属于细胞凋亡
D、 细胞分化发生在多细胞生物的胚胎期,细胞衰老和凋亡发生在老年期
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分裂时出现的某个四分体(A/a代表染色体上的基因),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图含2条染色体,此分裂时期共有23个四分体
B、 四分体可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或有丝分裂前期
C、 若图中“?”位点为a,该细胞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
D、 若图中“?”位点为A,该细胞可能发生了交叉互换
下列叙述与事实相符的是( )
A、 孟德尔提出“生物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假说
B、 格里菲思证明了加热杀死的R型细菌中有转化因子
C、 摩尔根用荧光标记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D、 克里克提出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中心法则
下列有关DNA分子结构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沃森等人通过物理模型建构揭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B、 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C、 脱氧核苷酸单链上相邻两个脱氧核苷酸的碱基之间形成氢键
D、 双链DNA分子中,所含的嘌呤碱基数量等于嘧啶碱基数量
下图为遗传信息传递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e和d过程所需要的原料和酶均相同
B、 a和c过程都需要解旋酶
C、 b和d过程都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D、 每个细胞中都进行a、b、c过程
在蜂王的分化发育中,食用充足蜂王浆的雌蜂幼虫发育为蜂王,其他基因型相同的雌蜂幼虫则发育为工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现象属于表观遗传,在一定条件下可遗传给后代
B、 工蜂和蜂王出现差异的原因可能是DNA甲基化影响其遗传信息的表达
C、 雌蜂幼虫发育为蜂王,形成的根本原因是蜂王浆导致其遗传物质的改变
D、 表观遗传现象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基因突变的随机性表现在基因可以向不同方向发生突变
B、 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片段的移接会导致基因重组
C、 秋水仙素通过抑制着丝点的分裂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
D、 染色体变异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到
下列人类遗传病中,不是由致病基因引起的是( )
A、 抗维生素D佝偻病
B、 红绿色盲
C、 镰状细胞贫血症
D、 猫叫综合征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花色和叶的宽窄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R/r和D/d控制。现以某红花窄叶植株作为亲本(P)自交,F1中红花窄叶:红花宽叶:白花窄叶:白花宽叶=6:2:3:1。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控制花色和叶宽窄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B、 F1中有6种基因型,其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4
C、 F1性状分离比的出现可能是红花纯合子RR致死效应的结果
D、 若让F1红花宽叶植株自交,其后代性状分离比为2:1
传统观点认为欧亚大陆现代人起源于非洲的智人。对古西欧的尼安德特人化石进行测序,发现除非洲人之外的欧亚大陆现代人有1%~4%的尼安德特人的基因,这一结论为人类的起源提供了新的证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差异,可揭示物种亲缘关系的远近
B、 测定现代人类和已灭绝古代人类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是生物进化的分子水平证据
C、 化石是保存在地壳中的古地质年代的动植物遗体,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间接证据
D、 推测欧亚大陆现代人在进化过程中,曾经和尼安德特人发生过基因交流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内环境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构成的
B、 人体内环境中含有胃蛋白酶
C、 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理化性质的动态平衡
D、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下列关于各级神经中枢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一般成年人可以“憋尿”,这说明高级中枢可以控制低级中枢
B、 “植物人”的脑干、脊髓的中枢仍然能发挥调控作用
C、 大脑皮层H区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听懂别人的谈话
D、 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下列有关生长素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胚芽鞘尖端,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方向不会受到重力因素影响
B、 缺氧时,根尖的生长素运输不会受到影响
C、 合成生长素的原料是某种氨基酸
D、 在成熟组织,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非极性运输
如图甲表示某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图,图乙是在理想环境和自然条件下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第0-20年间,第10年种群数量最多
B、 图甲中第15年种群数量最少
C、 图乙中曲线X可表示图甲中前5年种群数量的增长情况
D、 图乙中B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北迁的亚洲象受到多方关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亚洲象的栖息地遭到破坏时,环境容纳量不变
B、 人和象的生境范围重叠增大,加剧了人象冲突
C、 给亚洲象沿途投食是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D、 给亚洲象投食可能会弱化其野外生存能力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诗文蕴含着生物学原理,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竞争中杂草占优势,能够获取更多的光照与矿质元素
B、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体现了鸟类通过声音等物理信息与同类交流,有利于种群繁衍
C、 “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体现了通过除虫,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D、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体现了物种间的竞争关系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