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日期: 2025-04-07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

中国古代历史发展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如图中①②两朝所处的时代特征是(    )

A、 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巩固
B、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隋家天子忆扬州,厌坐深宫傍蠢游。穿地凿山开御路,鸣笳叠鼓泛清流。材料中“穿地凿山开御路”( )
A、 有利于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B、 结束了南北朝分裂局面
C、 促进吐蕃经济和社会发展
D、 直接导致唐朝由盛而衰
从秦朝的三公九卿到唐朝的三省六部的演变,从君权与相权的角度看说明(   )

A、 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B、 加强相权、削弱君权
C、 君权与相权相互牵制
D、 君权与相权相互独立
《金史》中描述:“榷场,与‘敌国’互市之所也,皆设场官,严厉禁,广屋宇,以通两国之货”。由此可知,“榷场”的主要功能是(   )
A、 促进边界地区贸易往来
B、 有效避免双方战争
C、 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管理
D、 推动少数民族汉化
如图是隋唐大运河与元代运河路线图,导致路线图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A、 政治中心的北移
B、 经济重心的南移
C、 统一全国的需要
D、 为便于巡游江南
如图《梦溪笔谈》中对毕昇发明活字版的记载,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积极作用在于( )

A、 保证了地震方位测定的准确性
B、 提高了文化产品的传播效率
C、 推动了造纸技术的改进
D、 加快了纺纱捻线的速度
如图为清代直隶(今京津地区、河北大部)耕地总面积与人均耕地情况。据此可知,当时该地区(   )

A、 推广国外高产作物
B、 土地利用效率提升
C、 商品贸易十分兴盛
D、 人地矛盾逐渐突出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以下书籍按成书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③①④②
B、 ③④①②
C、 ④①③②
D、 ④③①②

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0分)

据2023年5月21日央视报道,国家文物局、海南省单位于2022年10月在我国南海西北陆坡约1500米深度海域发现两处古代沉船。2023年5月20日,沉船水下永久测绘基点已布放,开启了中国深海考古新篇章。这一报道引起某校历史小组的兴趣,并开展以“宋元以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的研究活动,以下是他们的研究过程部分记录。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组员通过网络搜索及图书馆查阅资料,找到以下一些材料(部分) 

材料二:历史史料见证郑和下西洋的历程 

图1:郑和下西洋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王……后恭置金筒银叶表文,差使臣赍,带着]捧,贡献方物于延。 

——费信《星槎胜览》

图2:马来西亚三宝井,三宝,郑和小名,马来西亚的凿井技术就是郑和船队传授的,后人为了纪念他,以“三宝”命名,流传至今。(东南亚国家)初用蕉叶为食器,后与华人市,渐用瓷器。 

——摘自《明史》

材料三:2022年10月,在我国南海西北陆坡约1500米深度海域发现两处古代沉船。其中一处定名为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有多个疑似被船舱分隔开的成堆文物,最大高度达3米多,文物以瓷器为主,散落范围达上万平方米,推测数量超过十万件,根据出水文物初步判断为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另一处定名为南海西北陆坡二号沉船,发现大量原木,尺寸相近、码放整齐,大多经过简单加工,初步研判是从海外装载货物驶往中国的古代沉船,初步判断为明代弘治年间(1488-1505),如图所示。 

——摘自中央电视台网站

材料四:明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随着郑和远航的成功,标志着海上丝路发展到了极盛时期。清代,从海禁到广州一口通商。整体而言,海上丝绸之路进入衰落期。 

——摘编自《海上丝绸之路千年兴衰史》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