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特殊礼物
张玉山
十月十八是父亲八十六岁寿诞,王千钧想送父亲一件生日礼物。
父亲是鲁王工坊第七代传人,也是王千钧的开蒙师傅。他从九岁跟父亲学锡雕,到今天四十多年过去了。
要不要给父亲做一件锡器呢?这个念头他想了很久,他决定做一只梅瓶——第一件被父亲认可的作品。做好后,他试探地问父亲,春天的黄月季硕大金黄,梅瓶光亮丰润,把黄月季放入其中,给生活添些别样色彩,送给您当生日礼物?父亲摇头。
过了几天,工坊里来了一位老人,八十多岁的年纪,颌下一绺飘然的白须。老人手里攥着一个小布包,进了门朝王千钧微微一笑。
老人慢条斯理地打开包,里边裹着一层白色的绢纸,绢纸散发出隐隐的清香,王千钧戴上手套,双手把锡器捧起来,一上手心里跟着一动,他看了器物,看了底款,这是他爷爷的活儿。
这是一件煮酒器,器型通体高二十厘米,挺拔秀丽,三足鼎立,器肩附着两只精神的虎耳,虎耳上挂着两只钮环,浑圆的器身上雕着一莲花一花箭一截肥胖的藕瓜。整件器物宽厚敞亮,庄重朴实。
这件锡器年代太久远了,酒器上了包浆,依然光彩熠熠。三百年来,王家一直用纯质的锡料,不管过去多少年,依旧簇新光亮。他的曾祖,也就是爷爷的父亲——第五代传人王俊亭制作的锡器,曾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银奖。爷爷承袭了曾祖的技法,精心制作的这件煮酒器,何尝不是国之重宝呢。
老人说,我想复制一件,要求不高,原汁原味就好。这件组合器,二十八个小件,好几个机关,王老板,不知你能不能做?王千钧点头。
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王千钧没日没夜盯着器物看,把每个小件、钮手、机关想了一遍,在脑子里建了一个模型。择了一个吉日,王千钧准备开工。外面起了一阵喧哗,没想到父亲来了。父亲说,复原老器,不同别的,别图省事,按老礼古法化锡制版,全用手工活,一步一步地来,别毛躁了。开工前先敬祖,敬的是祖师爷,敬的也是你自己的心。父亲交代完自个儿走了。
一个月后,煮酒器复原大功告成,王千钧长舒了一口气。爷爷的铜版画像就放在他面前,爷孙俩离得这么近,又离得那么远。
器物复原好了,老人却不来取。他执意把老物、新器还给老人。老人说,器物留在你王家,一辈传一辈,才会传承有序。
王千钧把两件煮酒器抱回家,对父亲说,这件新器给您做寿礼,爷爷的老物供起来。父亲摇头说,千钧啊,把器物收好。
恍惚之间,进了九月,几位客人造访鲁王工坊,一位是孔府文化研究院的孔庆双,也是孔家人。一位是文化旅游开发公司的总经理陈嘉禾。
孔庆双在灯光下的吉祥缸前停住了,赞叹道,真是大师级作品!王总啊,岱庙天观殿门前的一对大铁帑,跟您的成名作吉祥缸是不是一个器型?王千钧说,是仿制品,技法工艺一样,只是形制小了。
陈总听说是仿制品,眼里不免流露出失望来。
孔庆双解释道,王总用的古法,比老物件还厚重,还要灵动,高仿一件古器,比新做难得多啊。①王千钧只一笑。
陈总本就想找合作的项目,此时心一动,说道,王总,咱有没有合作的机缘?②王千钧笑笑。
孔庆双是个精明人,笑着说,今天来主要是大家认识认识,鲁王工坊跟我们孔家渊源很深,是吧,王总?
这些年,王千钩一直很想跟孔家的人碰撞一下。公主嫁到孔家时,一百零八件器物是陪嫁品。他多想看一眼,他太祖的器物是以怎样的器型、工艺让朝廷不远千里来鲁王工坊订造公主嫁妆,是以怎样的形制和精致讨得康熙、乾隆两代帝王的喜欢,又是怎样风光无限地放在孔家的餐桌上。
到了九月末,父亲寿辰一天天近了,王千钧依然没想好打造一件什么锡器。这一天清早,孔庆双款款而来,背着一个小包。
孔庆双打开包,翻开一只精致的紫檀盒,白绢包着一件器物,摊开白绢,王千钧的心颤了,一只荷花盏赫然入眼。孔庆双遗憾地说,祖上留下来的,很可能仅此一件了。
这件锡器仿北宋定窑荷花盏,胎骨薄润,刻花、纹样简约,圈口、圈足鎏金,金线华丽,通体光亮簇新、清和古气。
③失神的笑意涌入王千钧泛着光的眼,好似在抚摸历史中的荣光与回音。
孔庆双说,咱定个君子协定,荷花盏留在你这里,十天,你仿的话,仿品不超过三件。
第一天,王千钩什么也没做,读老庄。一盏茶,一本书,用他的话说,这叫醒神。书看累了,活动一下,手腕、筋脉彻底松弛下来。第二天,依然如此。第三天,把荷花盏请出来,只是看,看圈口,看肚腹,看荷辩,看圈足。第四天,把荷花盏收起来,闭眼冥思。
第五天,工作室里传来了叮叮的锤声,从早上到中午到黄昏到深夜。他媳妇就坐在工作室的门外,听着锤声的节奏韵律,半喜半忧,他不渴吗?不饿吗?锤声停下来了,她心里想,是累了吗?病了吗?锤声又响起来了……
第八天,王千钧从工作室走出来了,身子虚脱了,两眼红光。
十月十八一大早,一家人齐聚在一起,儿孙给父亲上了寿礼,笑声不断,只有王千钧两手空空,媳妇悄声问,礼物呢?王千钧说完了祝福的话,把一盏茶水敬给父亲,父亲的手一碰到荷花盏,颤声问,原器?王千钧说,复原器。
④父亲哈哈大笑了起来。
(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