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语文试卷库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作者UID:7319097
日期: 2024-09-19
一轮复习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英美等发达国家的公共图书馆正面临一场逐渐显现的危机,访问实体图书馆的人数比例持续下滑,图书馆数量也不断减少。

发达国家图书馆访问人数下滑不是最近才发生的事,而是一个已经持续了二三十年的过程。英国文化传媒与体育部从2005年开始对英国公共图书馆的使用情况进行年度统计,当年的调查结果是:16岁以上成年人在12个月内去过公共图书馆的人数占总人口比例为48.2%。而2019年的这项数据是31.4%,意味着英国的图书馆成年访问者在15年间下滑了35%。但与此同时,2019年的博物馆、画廊参观者占人口的比例为52.0%,历史遗迹的参观者比例高达72.7%,表明公众只是对图书馆兴趣减弱,对文化参观、文化旅游的兴趣并没有下降。

美国公共图书馆的情况与英国几乎一致。美国博物馆与图书馆服务协会在今年7月发布了2017年的美国公共图书馆调查报告,报告显示美国在一个财政年度的人均访问图书馆次数为4.1次,但过去7年的图书馆访问量每年下降约3%,2013财年的这项数据则比2009财年下降8.2%,图书馆访问水平的下滑无疑是在不断加快的。

影响图书馆到访率的最大因素无疑是互联网和移动数字设备的普及,然而英美书业、图书馆业资深人士的调查报告对此得出了多少有些出人意料的结论:与其说是电子书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不如说是公共图书馆受到数字化发展理念的过多影响,没有更好地优化传统的纸质书服务。现在,公共图书馆变得越来越像数据库和新媒体公司,数字化服务当然有利于文化服务均等化,但不应以牺牲图书馆的传统服务为代价。图书馆大幅削减纸质图书预算,把资金投入到数字化建设中。由于购书预算紧缩,许多图书馆无法及时更新库存,在库书籍总量大幅下降,人们找不到想看的图书,以致访问实体图书馆的兴趣进一步降低。

公共图书馆到访率下降过程中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经济越发达、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地区,实体图书馆到访量下降越快,而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对图书馆的需求基本保持稳定水平。调查报告表明,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社区图书馆扮演着重要的社会角色。除了提供基本的图书借阅服务,它还是所在社区的综合服务中心,承担了部分学前教育、业余教育、社区交际功能,为不发达地区提供了公共空间、设备和资源,因此对当地居民具有持久的吸引力。经济发达地区的人们通常拥有多种获取文化信息的渠道和资源,因而在数字时代减少了对实体图书馆的访问次数。

(取材于陈镭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随着数字化阅读的发展,读者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变化,图书馆的服务职能正面临转型。在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普通读者最大的痛点不是找不到图书来读,而是面对浩如烟海的书籍,不知道哪些适合自己。上海图书馆东馆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为“最合适的图书”和“最合适的读者”建立联系,帮助供需双方实现精准对接。借助大数据分析、云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图书馆为每位读者绘出精准“画像”,推荐最合适的图书。

苏州第二图书馆率先建成国内首家大型智慧书库,可容纳700余万册藏书。书库配备了自动存取系统,通过自动存取和分拣传输,实现便捷的读者借阅和图书调配功能。通过线上下单、线下“社区授递”,解决了大量上班族无暇到馆借书的问题。图书馆还在APP“苏周到”上开通“书香借阅”功能,实现“一网通办”,并准备对接上海图书馆平台,促进“沪苏同城”资源共建共享。此外,苏州第二图书馆努力打造明亮温馨的“市民书房”,利用开放空间营造舒适的阅读环境,将阅读学习与文化休闲有机结合。整个借阅区有开架图书8万余册,中外文期刊1000余种,报纸200余种,呈现开放式布局,实行借阅一体。

苏州第二图书馆有致力于推动地方文化交流与传承的苏州文学馆,有满足少儿阅读、学习等需求的少儿图书馆,有为公众提供高品质音乐鉴赏、推动全民艺术普及的音乐图书馆,有运用先进数字技术为公众近距离感受科技魅力而打造的数字体验馆……

当然,无论技术如何发展,图书馆服务如何转型,都需要以优质的阅读空间为基础。毕竟,阅读是图书馆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图书馆服务向大文化领域延伸的基础。

(取材于王伟健、金武刚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三:

2020年10月,巴西国家图书馆迎来210岁生日。作为拉美地区最大的图书馆和巴西最古老的文化机构,在两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图书馆见证着巴西的历史变迁,守护着国家的历史文化记忆。

早期,国家图书馆主委通过购买和接受捐赠等方式丰富藏品。如今,根据法律规定,巴西全国的出版物都要向国家图书馆提供副本。图书馆以这种方式对国家知识产品进行注册、保管和传播。现在,图书馆馆藏超过1100万件,包括书籍、报刊、手稿、地图、文件、画作、照片和音像制品等。

为更好实现馆藏的全民共享,图书馆于2006年创建了“数字国家图书馆”。为此,图书馆设立数字化实验室,由专业团队对藏品进行高、中、低三种画质的数字化处理,以适应图书馆馆藏、出版物印刷和同上展示的不同需求。民众点击图书馆官方网站的相关链接进入数字馆,即可免费查看里面的所有内容。

此外,图书馆通过举办展览等文化活动,向民众讲述国家历史。在举办实体展的同时,图书馆还利用数字馆免费开放线上展览。1880年,为纪念葡萄牙诗人路易斯·德·卡蒙斯逝世300周年,图书馆曾举办建馆以来的首场展览。如今,数字馆中仍保留着当年印刷的展览目录,访问者可以看到当时近500件展品的详细介绍。图书馆将近年来举办的一些重要展览都以这种方式保存在数字馆中。人们得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欣赏珍贵藏品。

图书馆的多种创新举措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民众来访。巴西国家图书馆基金会执行董事玛丽亚·马克斯说:“在巴西的发展历程中,国家图书馆扮演了重要角色。我们希望民众能通过了解国家历史,增强认同感。”

(取材于朱东君的相关文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国家太空实验室——中国空间站舱内可以部署25台科学实验柜,每台实验柜都是一个小型的太空实验室,支持开展单学科或多学科交叉的空间科学研究,其成果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问天实验舱主要面向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梦天实验舱主要面向微重力科学研究,此外,还在舱外安排了材料舱外暴露试验装置和元器件与组件舱外通用试验装置,用于开展舱外实验项目。后续,我国还将发射与空间站共轨飞行的巡天空间望远镜研究设施,开展广域巡天观测。针对上述舱内科学实验机柜、舱外试验装置和巡天空间望远镜,在空间站建造阶段,共安排了近百项实验研究项目。后续转入常态化运营后,还将实施较大规模科学研究,预期将有力推动暗物质与暗能量、星系形成演化、物质本质规律、生命现象本质和人在太空的响应变化规律,以及地球可持续发展等重大前沿科学问题的突破,为未来我国开展近地以远的载人空间探索提供扎实的科学和技术积累。

(摘编自《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2022年6月4日)

材料二:

世界航天大国为什么竞相发展空间站?在地球上,生命体和物质受到重力的作用,某些本质规律会被掩盖,在微重力条件下有望发现被重力掩盖的物质本质规律,如在微重力条件下会产生浮力对流极大的减小、沉淀和分层现象基本消失、压力梯度极大的减小等物理效应。空间站有人的参与,便于进行实验操作和维修维护等。著名的哈勃望远镜在轨工作了30余年,期间航天员乘航天飞机对哈勃望远镜进行了5次维修,才使哈勃望远镜能够长时间工作,取得众多国际瞩目的科学成果。在轨开展的生命、材料等科学实验,有必要将实验后的样品返回,回到地面做进一步研究,如生命科学实验样品回到地面进行基因测序和后续的研究、材料样品进行剖分并开展X射线衍射研究等。有了空间站,方便进行这样的天地往返运输。由于大气的吸收和干扰,宇宙中的伽马射线、X射线、紫外线、红外线和超长波等无法在地面有效观测到,相关谱段的天文观测需要发射观测仪到太空中开展观测。

(摘编自张伟《为什么要在空间站做实验?》,解放军报2022年3月25日)

材料三:

什么是微重力?我们在地球上空300至400千米的轨道上,相对于6千余公里的地球半径,在空间站的轨道高度上重力并没有消失,为什么会出现微重力的现象?

 

如上图所示,航天器在做近8千米/秒的高速运动,按照牛顿第一定律,航天器应该是保持远离地球的匀速直线运动,而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使航天器绕着地球做圆周运动,航天器所受的重力提供了航天器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这两个力基本相等,使得在航天器上感受到的只有残余的重力,称为微重力。

(摘编自张伟《为何在空间站做实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2022年3月10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野生稻遗传资源对中国的水稻育种、生产和粮食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2021年9月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所有野生稻属植物均被列为二级保护植物。

1970年,袁隆平院士在海南发现了一株天然雄性不育的野生稻——野败(野生的雄性败育稻)。野败个体的雄蕊不育特征,极大地方便了杂交育种工作的进行,正是它,让杂交水稻从设想变为现实。野生稻对人类的价值不仅仅是提供杂交水稻的亲本,它还可以为我们提供现代水稻育种和生物技术利用的特异性状。野生稻被证实含有大量的抗虫、抗病基因资源,对干旱、淹浸、寒冻和土壤酸碱性等不良环境的耐受性等。野生稻这些优秀的基因,未来在应对水稻稳产高产的挑战中具有重大价值。

今天,野生稻的生存危机并非来自人类对它的采挖,而是栖息地的丧失。它的典型生活环境是湿地,但在很长一段时期里,湿地要么被开垦成了农田,要么被开发成了建筑用地。野生稻的“家园”随之遭到破坏。保护湿地,保护野生稻的生存家园,与自然界的其他物种和谐相处,这是人类未来可行的生存之道。

(摘编自史军《野生稻:装满人类饭碗的希望》,《知识就是力量》2022年第7期)

【材料二】

东乡野生稻属普通野生稻,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分布最北(N28°14'、E116°36')的野生稻特异种质资源。孙传清等对东乡野生稻和栽培稻的核DNA序列分析认为,东乡野生稻属于栽培稻近缘祖先种。因此,更容易实现将其优良基因导入栽培稻,已有的关于东乡野生稻的育种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东乡野生稻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张晓丽等研究发现,东乡野生稻遗传多样性显著高于被选用的栽培稻,XIE等的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结论。因此,相较于其他野生稻类型,东乡野生稻更有利于作为栽培稻遗传改良的优异种质资源加以利用。一直以来,为了充分挖掘东乡野生稻的有利基因为栽培稻品种改良所用,我国科学家已经开展了不少研究,并取得了显著进展。

(摘编自毛一剑等《东乡野生稻研究进展及育种利用策略》,《中国稻米》2022年第5期)

【材料三】

野生稻资源的挖掘与利用,是提高栽培稻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栽培稻遗传改良的重要候选资源。怎样科学利用野生稻,结合生产实践提高水稻高产稳产育种呢?在科研体制上应加强顶层设计,允许实施一定数量的中长期育种项目,为培育重大品种创造环境;对于普通野生稻的利用,宜选择具有所需优异性状的栽培稻作亲本进行回交、复交或选择不同野栽杂交后代中的优良株系进行兄妹交,使各亲本的优良基因结合于同一栽培品种上;通过胚拯救、转基因、花粉管导入或穗茎注射野生稻DNA、MAS等方法相结合、构建野生稻外源种质渗入的近等基因系和染色体片段替换系等生物技术手段,充分利用其优异性状;利用骨干亲本材料与野生稻种质资源构建遗传材料进行基础理论研究,同时利用MAS技术在骨干亲本材料中进行高产QTL遗传效应验证,从而促进遗传育种科研项目在实践中推广应用。

(摘编自盛文涛等《野生稻种质在水稻高产育种上的应用研究进展》,《南方农业学报》2017年第2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975年10月,身患癌症的周恩来,在做完最后一次手术后,让邓颖超找来《长征组歌》的唱片,在熟悉的旋律中与病魔相搏。长征,就是以这样丰厚的典藏和精神的光芒,给人以追忆、启迪和力量。

80年前,我们党领导红军将一次危机四伏的被动撤退,变为一个开创革命新局面的起点;将一段险象环生的艰难跋涉,变成一曲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如果说长江是中华民族的自然摇篮,长城是中华民族的文明象征,那么长征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丰碑。

“我们要铭记红军丰功伟绩,弘扬伟大长征精神”,透过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饱含深情的期许,我们应更加珍视长征的历史馈赠,更加坚定走好新长征路的时代担当。长征精神展示了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敢于胜利的革命风范,“是我们党取之不竭的宝贵的精神资源,也是我们党之魂、军之魂、民族之魂的最高体现”。

长征胜利属于中国,但长征精神已走向世界。80多年来,不同国家、不同职业、不同思维方式的人们,对长征的解读从未停止。有人感叹长征是“惊心动魄的史诗”,有人认为“长征是中共党史上最壮丽的一页”,还有人拿长征比较,“汉尼拔的跨越阿尔卑斯山在‘历史的小剧院’中失掉了光彩,拿破仑自莫斯科的撤退也只是灾难性的失败,而长征则是最后胜利的前奏曲”。

长征精神是用血与火熔铸的。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血战独树镇……红军官兵几乎平均每天一次遭遇战。徐向前在回忆百丈关大战时说:“附近的水田、山丘、深沟,都成了敌我相搏的战场,杀声震野,尸骨错列,血流满地。指战员子弹打光,就同敌人反复白刃格斗;身负重伤,仍坚持战斗,拉响手榴弹,与冲上来的敌人同归于尽。”

长征精神是用生与死锻造的。4支长征大军,出发时总人数为20.6万,沿途补充兵力1.7万,到长征结束仅剩5.7万人。湘江战役,中央红军从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为3万多人,担负后卫的红34师,原有7000余人仅剩下90多人。无数个“军需处长”为了战友甘愿以命换命,无数红军官兵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想的仍是所信仰的事业。

长征精神是用苦与乐冶炼的。聂荣臻元帅曾说:“碰到了困难,人们就想起长征,想想长征,就感到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长征以战斗之频、河山之险、给养之难、病疫之侵、霜雪之冷,考验着红军官兵的意志与耐力。然而,就是这支每时每刻与死神打交道的队伍,休息时,有的读马列经典,有的表演《红军舞》,有的用法语唱《马赛曲》、用俄语唱《国际歌》……到处洋溢着乐观、友爱和热情,被斯诺称为“最幸福的中国人”。

当今中国,正处在由大向强的“关键一跃”,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闯过一个个“娄山关”“腊子口”。读懂、汲取长征精神,就应该经常检视自己可否拥有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时的激情,可否坚定“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可否保持“千锤百炼不怕难”的韧劲。

远离长征的枪林弹雨,沐浴时代的杏花春雨,我们只有像红军那样闯关夺隘、像红军那样心系人民、像红军那样紧密团结、像红军那样艰苦奋斗,才能在新长征路上展现出强大的中国精神、凝聚起磅礴的中国力量。

(辛士红《读懂长征的精神力量》,选自《人民日报》)

材料二: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十二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没有,从来没有的。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十一省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么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撒播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

(摘自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阅读下面的文字,依次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们的会议之所以称为政治协商会议,是因为以前我们曾和蒋介石国民党一道开过一次政治协商会议。那次会议的结果是被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破坏了,但是已在人民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那次会议证明,和帝国主义的走狗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一道是不能解决任何有利于人民的任务的。即使勉强地做了决议也是无益的,一待时机成熟他们就要撕毁一切决议,并以残酷的战争反对人民。那次会议的唯一收获是给了人民以深刻的教育,使人民懂得:和帝国主义的走狗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决无妥协的余地,或者是推翻这些敌人,或者被这些敌人所屠杀和压迫,二者必居其一,其他的道路是没有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在3年多的时间内,很快地觉悟起来,并且把自己组织起来,形成了全国规模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及其集中的代表者国民党反动政府的统一战线,援助人民解放战争,基本上打倒了国民党反动政府,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恢复了政治协商会议。

(节选自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材料二: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奠基。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来自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等45个单位及特邀人士的代表(包括候补代表)共662人参加了会议。毛泽东在大会上所致开幕词中,坚定地说出了那一句标志着新中国成立的名言:“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相对于1946年1月在国共重庆谈判基础上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在那次会议上所达成的改组政府和国民大会等和平建国、民主建国意向,很快就被蒋介石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我解放区、发动全面内战的炮火无情摧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胜利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史称“新政协会议”)意在建立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民主联合政府”,进而建立起有助于最终形成新中国国体和政体的一种全新的民主政治制度。

事关国家性质的这个开会共识,早在筹备召开新政协会议的过程当中,就由中国共产党召集的会议筹备会多次组织各党派负责人和各界代表人士学习讨论、民主协商、达成一致。正如在新政协会议上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所记载和昭示的:各党派和各界人士“一致同意以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的政治基础”,“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

毛泽东在为1949年元旦而撰写的《将革命进行到底》一文中就明确提出:在全国范围内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后,要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再上溯至1940年1月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1945年4月发表的《论联合政府》,再到1949年6月为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28周年而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就开启了建国大业的理论思考,并逐步为迎接新中国建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这些长篇著述,明确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明确地提出唤起民众,结成国内的爱国统一战线,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这一历史性的结论,从建国意义上延续着为历史所证明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大法宝”思想。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既顺应了时势,也是在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组织准备下的制度性安排,是一个历史必然。

(节选自逄立左《为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奠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历史地位述略》)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____(本来/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只是在近代是落伍了。这种落伍,完全是被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政府所压迫和剥削的结果。一百多年以来,我们的先人以不屈不挠的斗争反对内外压迫者,从来没有停止过,其中包括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辛亥革命在内。我们的先人指示我们,叫我们完成他们的遗志。我们现在是这样做了。我们团结起来,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了。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我们的民族将____(再也不是/不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我们的革命已经获得全世界广大人民的同情和欢呼,我们的朋友遍于全世界。

我们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是保障人民革命的胜利成果和反对内外敌人的复辟阴谋的有力的武器,我们必须牢牢地掌握这个武器。在国际上,我们必须和一切爱好和平自由的国家和人民团结在一起,首先是和苏联及各新民主国家团结在一起,使我们的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和反对内外敌人复辟阴谋的斗争不致处于孤立地位。只要我们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我们就会是永远胜利的。

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将使我们的建设工作获得迅速的成功。全国规模的经济建设工作业已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的极好条件是有四万万七千五百万的人口和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我们面前的困难是有的,而且是很多的,但是我们确信:一切困难都将被全国人民的英勇奋斗所战胜。中国人民已经具有战胜困难的极其丰富的经验。如果我们的先人和我们自己能够____(渡过/度过)长期的极端艰难的岁月,战胜了强大的内外反动派,为什么不能在胜利以后建设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呢?只要我们仍然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只要我们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我们就能在经济战线上迅速地获得胜利。

(取材于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一百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历经革命、建设、改革的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不断迈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的大台阶。当前,我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拥有显著的制度优势、雄厚的物质基础、丰富的人力资源、完整的产业体系、强大的科技实力、广阔的市场空间、强劲的发展韧性,具备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有利条件和坚实基础。

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不懈奋斗,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万亿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0%,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特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成就,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这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同时是其中经过几十年积累、站到了新的起点上的一个阶段,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迎来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这一阶段,从历史通向未来,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历程一脉贯通。在新发展阶段,我们将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我国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取材于李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

材料三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改革开放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要发展中国、稳定中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不仅要求我们具备强大的物质基础,也要求我们具备强大的精神力量。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但它必须与时代融合才能为现时代的人们所接受。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代表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标识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紧密结合。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中国力量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人民群众是人类历史活动的主体,唯有人民才能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人民是历史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人民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之源。实现中国梦,需要最大限度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需要充分发挥全体中华儿女的聪明才智。

追梦需要勇气,圆梦需要行动。我们既要以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勇气蹚过深水区去追梦,也要诚实劳动、开拓创新,以实干兴邦,以实干圆梦。

(取材于朱可辛《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与疫病的抗争贯穿着人类文明进程。黑死病、霍乱、疟疾、流感、登革热、非典、埃博拉……在漫长而悲壮的缠斗中,多少生灵惨遭涂炭,多少文明因此毁灭。“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送葬的钟声几乎没有停止过衣鸣”……不同时空中,人类的悲伤与呐喊从未停息。学者卡尔·齐默在《病毒星球》一书中写下这样的感悟:我们生活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病毒史。

疫病,一次次重创人类,也磨砺了人类向死而生的韧劲。对抗疫魔,人类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

回顾中国抗击疫情的实践,“科学防治”贯穿始终。面对充满未知数的新型冠状病毒,面对布满艰难险阻的战“疫”,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是我们克难攻坚的重要一招。

从加强病毒溯源、传播力、传播机理等研究,到跟踪病毒变异情况及时完善防控策略和措施;从多学科力量联手进行药品和疫苗研发,到坚持分类施策、因地制宜;从“健康码”“云办公”等助力防疫;到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实践证明,只有坚持科学防治,才能看清病毒的“样子”、找到对症的“方子”、走对防控的“路子”。

大疫出良药,中医显身手。从应用“三药三方”等有效方剂,到采取集中隔离、普遍服中药等防疫做法,中医药为抗击疫情作出重要贡献,尤其是在有效防止患者从轻症转为重症,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方面作用更突出。德国病毒学家奇纳特尔认为:“中医药在防止病毒吸附细胞、病毒复制等方面有明显效果。”

抗疫,让全社会经历一次科学的洗礼。从传统媒体到网络空间,从社区横幅到农村大喇叭,防控知识科普遍地开花、家喻户晓,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等科学常识逐渐变成人们日常习惯。非常时期,钟南山、李兰娟、王辰、张伯礼等专家纷纷发出专业理性的声音,及时解疑释惑,拨开团团迷雾,向社会注入正能量。

爱因斯坦曾说:“科学的不朽荣誉,在于它通过对人类心灵的作用,克服了人们在自己面前和在自然界面前的不安全感。”当相信科学、依靠科学、使用科学蔚然成风,我们应对风浪侵袭就有了理性的“压舱石”。

——选自《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

材料二:

抗疫,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对全党全社会的一次大考。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我们一定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疫情好比一面放大镜,让优势和长处更加凸显,也让我们把短板与不足看得更加清晰。抗疫斗争,暴露出我国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体系等方面存在一些短板,反映出一些领导干部的治理能力和专业能力跟不上,折射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危害,警示我们养成文明健康的卫生习惯是何其重要……

这场全方位大考,是对新时代中国的一次全面“体检”。我们没有被疫情击倒,扛住了这次巨大冲击,“中国体质”总体上是过硬的。但也应看到,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还有一些“亚健康”甚至“不健康”的问题存在。疫情警示我们,增强忧患意识,破除沉疴积弊,永远都是进行时!

反思,是面对灾难的应有态度;改变,是面对问题的最好回答。

——必须坚持“从最坏处着眼、向最好处努力”的底线思维。疫情之下,既有难以预料的“黑天鹅”,也有有迹可循的“灰犀牛”。最大的风险在于看不见风险,最大的问题在于无视问题。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严峻,各方面的挑战前所未有。必须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见叶知秋的敏锐,正视最坏处,解决最难处,做在最实处,努力争取最好结果。

——必须下足“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的功夫,依靠改革解决问题、推动进步。“刀伤药再好,不如不拉口子。”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既应痛定思痛,更应举一反三,聚焦公共卫生、防灾备灾、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通过深化改革啃下“硬骨头”,锻造应对风险挑战的“铁肩膀”。把灾难当作“磨刀石”,把教训当作“铺路石”,方能筑就发展进步的坚实阶梯。

——必须涵养“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的务实作风,把各项工作抓细抓实。疫情防控涉及方方面面,每一个环节都不容有失,每一项任务都必须落实,充分证明“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推进各项事业发展,同样需要始终保持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舍得下“绣花”功夫,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认认真真抓好落实。

——必须增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情。2020年即将过半,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时间紧、难度大、责任重。做好疫情“加试题”,答好发展“必答题”,唯有绷紧弦、加把劲、同心干,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才能交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新答卷。

——选自《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社会是一个动态循环系统,不能长时间停摆。”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推动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是当务之急。受疫情影响,湖北很多优质农副产品面临销售困境,这将直接影响湖北社会经济秩序的恢复和人民群众的就业生计。自4月1日起,央视新闻新媒体联合各大电商平台、生活服务平台和社交平台,联手淘宝、京东等数十个知名品牌,启动了“谢谢你为湖北拼单”大型公益活动,倡议广大网友通过购买湖北生鲜、农副产品,为湖北经济复苏贡献温暖力量。4月6日晚,由央视新闻主播朱广权和带货达人李佳琦组成的“小朱配琦”组合同框搭档火了一把。他们主持的“谢谢你为湖北拼单”公益直播,引发了广大网友为湖北“拼单”的极大热情﹣﹣这场公益直播共吸引1091万人观看,累计观看次数达1.22亿人次,直播间点赞数达1.6亿人次,两个小时直播累计销售总价值4014万元的湖北商品!

网络视频直播带货,是一种新兴高效的网络经济方式。只要网络主播和网络平台规范有序,能够为消费者减少销售环节,节约时间成本,确保商品质量,降低购买成本,提高购物效率,提供完善服务,就应该大力支持。而通过网络视频直播带货方式开展公益活动,更是使直播带货拥有了一颗关爱社会、随手公益的公益心,更应该大力支持。

(摘编自《让直播带货带来更多温暖的力量》,央广网2020年4月8日)

材料二:

4月15日,湖北省30个县的县长在直播间“为湖北拼个单”;山东烟台海阳市副市长发起“博士市长助力农产品”,视频播放量突破200万;同时,一些公众人物“直播带货”的交易额不断刷新纪录。“直播带货”作为一种线上新型消费,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大背景下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

除了营销技巧之外,“直播带货”的流行也有着深层次原因。直播经济蓄力已久,已有成熟的商业模式;再加上受疫情影响,消费者足不出户推动“宅经济”发展,线下客源稀少促进企业商家转向电子商务谋生存。从直播助农到直播售楼,从直播卖车到直播卖飞机,直播销售的边界不断扩大。直播经济的火热,可谓顺势而成。

“直播带货”在方便购物的同时,也存在虚假宣传、货不对板、假冒伪劣、售后维权难等问题。这启示直播电商,不讲诚信可能一时走得快,但绝对走不远。解决诚信问题、涵养行业生态才是制胜之道。此外,中国消费者协会前不久发布报告显示,37.3%的受访消费者在直播购物中遇到过消费问题,但仅有13.6%的消费者进行投诉。网络直播并非法律盲区,市场监管者需尽早完善制度,畅通维权渠道,更好地呵护直播经济的良好生态。

摘编自(《“直播带货”创新消费方式》,《人民日报》2020年04月22日)

材料三:

直播带货让网络平台找到了新赛道,为各类企业提供了新舞台。互动性强、亲和力强和消费黏性强的直播带货,甚至成为一些行业启动复工的钥匙,让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衣食住行娱乐等各行业看到了新机遇。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网络零售规模和去年基本持平,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加5.9%,这说明网络零售对消费的促进作用有进一步提升。直播带货正在吸引更多优质平台、企业、产品及公众人物参与,线上直播销售正步入常态化并形成新趋势。直播带货顺应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正在激活消费一池春水,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格局,成为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新突破。

摘编自(《让直播带货成为经济转型新突破》,《北京青年报》2020年04月26日)

材料四:

对比内容

传统电商

直播电商

信息是否对称

传统电商模式仅仅依靠图片和文字,但不乏有些文字信息含有虚假成分,而图片往往经过修图处理,比实物更美观,对消费者进行误导。

直播电商是基于视频让消费者能更全面地了解产品或服务,其维度较为丰富,所看即所得。

购物体验感

由于信息不全面,消费者则需要更全面地了解产品才能做出消费决策;这对消费者的购物体验而言会有所下降。

主播们讲解示范、回答问题,直播解决了“讲解”这个导购问题,提供与线下商场导购员相同服务,快速让消费者了解并接受产品。

是否包含社交属性

缺乏社交行为,人们足不出户可以买到许多东西,但却少了跟亲朋好友聚会逛街的机会。

可以即时互动,问主播问题,并跟看直播的人一起通过弹幕等方式交流,一起购物。

(图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与疫病的抗争贯穿着人类文明进程。黑死病、霍乱、疟疾、流感、登革热、非典、埃博拉……在漫长而悲壮的缠斗中,多少生灵惨遭涂炭,多少文明因此毁灭。“家家有僵尸之痛,家家有号泣之哀”“送葬的钟声几乎没有停止过哀鸣”……不同时空中,人类的悲伤与呐喊从未停息。学者卡尔·齐默在《病毒星球》一书中写下这样的感悟:我们生活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病毒史。

疫病,一次次重创人类,也磨砺了人类向死而生的韧劲。对抗疫魔,人类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

回顾中国抗击疫情的实践,“科学防治”贯穿始终。面对充满未知数的新型冠状病毒,面对布满艰难险阻的战“疫”,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是我们克难攻坚的重要一招。

从加强病毒溯源、传播力、传播机理等研究,到跟踪病毒变异情况及时完善防控策略和措施;从多学科力量联手进行药品和疫苗研发,到坚持分类施策、因地制宜;从“健康码”“云办公”等助力防疫,到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实践证明,只有坚持科学防治,才能看清病毒的“样子”、找到对症的“方子”、走对防控的“路子”。

大疫出良药,中医显身手。从应用“三药三方”等有效方剂,到采取集中隔离、普遍服中药等防疫做法,中医药为抗击疫情作出重要贡献,尤其是在有效防止患者从轻症转为重症,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方面作用更突出。德国病毒学家奇纳特尔认为:“中医药在防止病毒吸附细胞、病毒复制等方面有明显效果。”

抗疫,让全社会经历一次科学的洗礼。从传统媒体到网络空间,从社区横幅到农村大喇叭,防控知识科普遍地开花、家喻户晓,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等科学常识逐渐变成人们日常习惯。非常时期,钟南山、李兰娟、王辰、张伯礼等专家纷纷发出专业理性的声音,及时解疑释惑,拨开团团迷雾,向社会注入正能量。

爱国斯坦曾说:“科学的不朽的荣誉,在于它通过对人类心灵的作用,克服了人们在自己面前和在自然界面前的不安全感。”当相信科学、依靠科学、使用科学蔚然成风,我们应对风浪侵袭就有了理性的“压舱石”。

(取材于钟华论《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年中国抗疫记》)

材料二

2019年末至今,新冠疫情已流行两年,全球2.65亿人感染病毒,死亡超过500万人。我国占全球人口数19%,累计新冠病例数占全球病例数的0.05%。2021年12月2日,《英国医学杂志(The BMJ)》发表了“中国抗击新冠疫情的策略与经验”专辑。

新冠疫情大流行早期,我国希望通过围堵方式,完全阻断病毒传播。在没有特效药和疫苗的情形下,防控的核心“武器”是采取传统公共卫生举措,这也是非药物干预措施。事实证明,如果没有当初武汉的封城措施,一个月内,我国新冠肺炎病例数量将高出67倍。

2020年利用两个多月消除本土感染后,我国继续坚持围堵策略,以应对不断出现的境外输入病例引发的本土疫情,并强化了追踪密接者、核酸检测策略,实施“动态清零”,发现一例灭一例。手机的GPS、WIFI、通讯基站,几乎人人必用的微信、支付宝及内嵌的有关健康码的小程序等,构成了追踪密接者的大数据信息网络。在某人核酸检测呈阳性的1小时内,当地公安和信息等部门能够根据手机位置信息提供感染者的时空轨迹,在4小时内完成流调,确认感染者活动地点、高风险场所和人群,并找到所有密切接触者。随即,当地政府关闭高危场所,限制高危人群流动,马上对区域内人员进行全员核酸检测。虽然“动态清零”会对民众常态生活有影响,但在全国多地应对数十起输入性疫情的过程中,“动态清零”有效控制了局部阶段性疫情。

新冠病毒具有超强的传播力与层出不穷的变异,当前新冠疫情大流行进入新阶段。在实现本土病例清零后,我国整体人群处于易感状态,必须要通过接种疫苗建立起免疫屏障。当前,“国药”“科兴”“康希诺”“安徽智飞”等疫苗投入使用,国内外研究数据证明,这些疫苗对预防感染有一定效果,对预防再传播有明确效果,对预防重症和死亡有显著效果。前不久,张文宏团队发表论文,认为两剂灭活疫苗作为“启动”注射后,第三针重组蛋白苗接种对健康成年人来说是安全的,且具有高度免疫原性。截至12月5日,全国接种新冠疫苗已超过25.5亿剂次,完成全程接种人数超过11亿,依此计算,疫苗全程接种率已超过78%。

在大家盼望建起免疫屏障,取消“动态清零”时,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又面临“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侵袭,初步迹象表明这一毒株传播力更强。专家说目前的疫苗对于“奥密克戎”毒株依然管用,“但效力会大打折扣”。我们要抓紧时间,利用新的科学证据去调整疫苗,提高疫苗的效力,构建免疫屏障,这是走出新冠大流行的关键。

(取材于杜玮《新冠两周年:“动态清零”之路还有多远?》)

下面的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古往今来,“勤俭节约”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和道德风尚,留下了“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的历史警思。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多次强调要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并率先垂范、以身作则。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翻开我们党的百年历史画卷,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故事更是比比皆是。当年,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先生到延安采访,从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张闻天等一批革命家住窑洞、吃小米、穿补丁衣的俭朴生活中,发现了一种非常伟大的力量,称其为“东方魔力”,并断定这是“兴国之光”。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东方魔力”“兴国之光”,使我们的百年大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青春活力,永远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始终保持一往无前的高昂士气、所向披靡的英勇斗志,直面各种艰难险阻而无往不胜。

回顾历史、审视现实,“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节俭朴素,力戒奢靡,是我们党的传家宝。现在,我们生活条件好了,但艰苦奋斗的精神一点都不能少,必须坚持以俭修身、以俭兴业,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一切事情。”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重要论述,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国以艰苦奋斗而兴,人以勤俭节约而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态度,折射着价值标准和文明程度,昭示着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前景。继承和弘扬这种“东方魔力”和“兴国之光”,既是修身养德,更是家国情怀。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因为第一代人创业,懂得勤俭持家。第二代人,有了充实的物资基础,节俭意识开始淡化。到了第三代则是无度挥霍,将家败光。作为新时代的追梦人,绝不能让“富不过三代”的俗话在我们身上应验。走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必须切记、切记、再切记:作为凝聚党心民心的重要法宝,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永远不能丢、不能忘。这是破解“富不过三代”的秘诀。否则,就会改变性质、改变颜色,在不知不觉中走向懈怠,在舒舒服服中迷失方向,在表面风光中陷入衰败沦落,失去人民、失去未来。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人无俭不立,家无俭不旺,党无俭必败,国无俭必亡。这是历史留下的忠告,也是现实发出的警报。我们党靠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一路走来,更要靠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继往开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重要论述,堪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宣言,宣示了“永远不能丢”的坚定信念,昭示了“永远不能忘”的坚强决心。我们要深刻领悟、全面践行,付诸于实践,见诸于行动,真正成为自觉追求、时代新风,让“东方魔力”常在,“兴国之光”长明。这是我们攻坚克难、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迎接挑战、面向未来的活力源泉、底气所在。

(摘编自林伟《勤俭节约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的传家宝》)

材料二:

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近三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制度建设,刚性约束

将反对浪费行动纳入法治轨道,依法制止、防范和惩处浪费行为,才能从根本上制止浪费行为,形成“不敢”“不能”“不易”浪费的长效机制。

通过制定法律或者作出决定等形式,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具体明确规定,做到国家、社会、单位、家庭各个层面全覆盖,粮食生产、储存、消费等各个环节全覆盖,从而建立勤俭节约、珍惜粮食的长效机制。

切实遏制公款消费中的各种违规违纪违法现象。纪检监察机关持续强化执纪、监督、问责,对公务支出、公款消费相关行为紧盯不放,对“舌尖上的腐败”问题坚决惩治,杜绝各类铺张浪费、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宣传教育,道德养成

大力宣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思想观念,让节约资源、珍惜粮食的理念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共识化为切切实实的行动。积极开展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公益活动,发动普通消费者、餐饮企业、公益组织参与其中。

在学校推进节约粮食教育,从学生个人品行的评价,到班级之间的评比,都应该建立针对浪费粮食行为的负面评价制度。学校在保证学生营养的前提下,精准供餐有助于减少学校整体的浪费,实现“食堂光盘”。还可以通过探索光盘行动的激励机制,比如“光盘换水果”等方式,引导学生适量点餐、主动光盘。

(摘编自《人民网•全国政协委员热议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1905年,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而达利就出生于相对论诞生的前一年。1931年达利创作了他那最著名的作品《永恒的记忆》,作品中的软表就是相对论时空的一个象征。在达利看来,机械的、生硬的、坚固的物体是他的天敌。时钟要么是软的,要么就根本不存在。量子力学是达利创作灵感的另一个来源。量子力学告诉达利,原子里面还存在着原子核、质子、中子等等,这些微小的物体都是浮在“空中”的。达利希望通过海森堡的新方程式把量子力学的观念引入他的作品。于是达利的作品出现了断裂、破碎、非连续、漂浮等形象。罗伯特.迪斯查勒斯曾写道:“他绘画中的暗号有许多科学的进展……只要他得到这些,总是比别人先画起来。”

(摘编自王德彦《达利画的是梦境?不,他画的是相对论和量子论》) 

材料二 著名的敦煌壁画中,那婆娑起舞的飞天堪称是世界绘画艺术中的珍品。可美中不足的是那些仙女的面庞和肌肤大都是灰黑色的,难道我们的祖先的肌肤是灰黑色的吗?当然不是,原来这些画面上的灰黑色的物质是硫化铅(PbS)。不过在当初涂上去的可不是硫化铅,而是一种有名的白色颜料,这就是铅白,即碱式碳酸铅。这种物质具有很强的覆盖能力,涂抹之处,简直白得刺眼。可是由于其长期受空气中微量硫化氢气体的腐蚀,逐渐由耀眼的白色变成了灰黑色,其化学反应如下:

2PbCO3•Pb(OH)2(白色)+3H2S=3PbS↓(黑色)+2CO2↑+4H2O

在博物馆里陈列的油画,如果时间久了,其白色画面也会逐渐变得黯然无光,也是这个道理。如果你遇到了这种情况,只要取一块软布蘸上双氧水,在画面上轻轻地擦拭,就可以使画面旧貌换新颜了。这是因为具有强氧化性的双氧水能把黑色的硫化铅氧化成白色的硫酸铅,其化学反应如下:

PbS(黑色)+4H2O2=PbSO4(白色)+4H2O

(摘编自华雪堂《化学知识与绘画艺术》)

材料三 目前,石窟壁画面临着很多问题,比如大量的参观游客在洞窟内呼出的二氧化碳会迅速潮解壁画中的盐碱而加速壁面的酥碱、起甲及颜料粉化而剥落。由于地域不同,石质差异较大,在造像和绘画的制作手法及材料的使用上也各有差异,再加上中国石窟壁画的地仗质地松散……都为石窟壁画修复与保护工作增加了难度。

随着科技发展,越来越多其他行业的新技术也逐渐运用到了壁画保护中,如声发射技术、VR/AR技术、GPS/GIS/RS等信息技术。这些“黑科技”能解决大量壁画保护中遇到的问题:利用显微手段可以观察壁画表面肉眼无法观察到的信息,包括起稿线、修改痕迹,是补色全色工作的重要依据;利用光谱类仪器可以看到紫外红外波段内的壁画表面信息,如表面残留的胶液、前人的修复痕迹等,是表面清洗工作的重要依据;利用X射线、激光拉曼、能谱仪等设备可以分析出壁画颜料、地仗成分……这些科学仪器的分析结果作为壁画保护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为后续的修复提供了帮助支持。

(摘编自《敦煌壁画变得“像酥团一样”,修复者们如何抢救世界瑰宝?》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对于荒野景观的含义,在微观上指荒凉的自然景观;从宏观上说,荒野景观则指没有经过人为干预的处于原始自然状态的陆地自然环境。荒野景观概念的产生与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回望中华五千多年的历史,早在文人士大夫崇尚山水的魏晋时期,有关“荒野景观”的发展便已有了端序,南朝宋画家宗炳《画山水序》中提出的“无人之野”“山水以形媚道”等概念可视为中国最早关于“荒野景观”的解读。相比于郊外大面积的“原始自然”,位于城市中的荒野景观往往被控制在设定范围内,是具备安全性的,其不会为城市的发展带来混乱。以自然过程为主导的城市荒野景观具备稳定的生态系统。这一特性来源于场地内蕴含的丰富的自然元素,如植被水体、山石、鱼类、昆虫、飞禽等,它们的存在不仅能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运作提供有力支撑,使其具备低干预、低维护的特点,同时也能在增加城市绿地率、调节空间气候、缓解雨季洪涝灾害、净化空气、涵养水源、维持物种多样性等方面贡献力量。

于人工营造的模仿美而言,荒野景观散发着自由、原始、粗犷的野性美气息,能够真实地反映空间环境的状态。尤其在城市环境日趋同质化的今天,具备品种多样、形态多样、层次多样等特点的荒野景观不仅能够很好地丰富城市环境,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带来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多重感官的剌激,有效地缓解人们因工作带来的身心疲劳,满足人们接触自然、深入自然、回归自然的需求。此外,随着荒野生态群落的自由式发展,其空间结构便具备了未知性、探索性,这能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人们尤其是孩童的天性,有着启发智慧的作用。

对城市中现存的、以自然更替为主导的用地进行保护是构建城市荒野景观的主要措施之一。如为城市中的自然湿地、树林等设置保护区域,这些区域不仅充满野性美,还有着丰富的物种以及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它们的存在可以有效缓解城市发展中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再野化”修复是构成城市荒野景观的另一重要途径,这种方式能够提升被修复区域的自然程度,从而为城市营造更多的野性自然。其中,被动型再野化是自然发生的,如在城市工业废地中,借助动物或者风力的帮助,一粒植物种子散落于此,其便会逐渐发芽并形成一个完整的、能够自我调节的生态系统,并最终吸引众多昆虫动物前来定居,为它们提供一个合适的生存空间。主动型再野化指人为主动对场地进行修复,为受损的空间环境重新建立起之前所具备的可自主循环的生态系统,如对城市中受污染的河道进行修复与再野化,使其恢复自然演替、自主循环的生态功能。

模拟设计即在特定的场地中,根据城市环境的特点与实际发展需要,构建出一个具备完整可循环生态系统的“类荒野景观”,其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荒野,其间有人为因素的参与,但仍具备荒野景观的本质特点,能够发生自然演替,后续也极少需要人为的干预。

(节选自王堞凡、白佳峰《荒野景观艺术:城市中有“灵”的自然山水》)

材料二:

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我国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求对被污染和破坏后的生态环境进行治理,更需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修复。荒野保护不仅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更是生态文明实践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城市的更新与发展导致的直接后果便是荒野的消逝。城市文明中很少考虑荒野的原因是其一直被视为荒芜和野蛮的象征。一座城市的荒野越少,人类就认为这座城市越文明。在城市荒野大量消逝的同时,城市文明变得越来越单调乏味,甚至只剩下了人造的建筑与景观。

城市文明容纳荒野不仅在对工业文明的超越和城市品质的提升上有着积极作用,也能慰藉城市中居住者的“家园感”的缺失。城市人在城市中居住的舒适感、幸福感很低,这很大程度上是“家园感”的缺失造成的。

生态城市建设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城市荒野是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保护与再野化是生态城市理念最为直接的实践。城市荒野要求尽可能减少人力干涉而使自然主导,其万物竞生的景象会给人带来巨大的精神力量。城市荒野景观是完全依靠自然的,是可以完成自我循环的生态系统;而人造的景观则需要投入人力和物力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城市荒野保护与再野化是消弥城市中生物栖息地减少的重要方式,为恢复城市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基础条件。

(节选自任洪涛、陈强《论我国城市荒野保护与再野化的治理之道》)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本一:

丽贝卡改掉食土的恶习后,被安排到其他孩子的房间睡觉。一天夜里,和他们睡在一起的印第安女人突然醒来,听见一种奇怪的响声在角落里时断时续,她以为有动物溜进房间,警觉起来,却发现丽贝卡坐在摇椅上吮着手指,双眼像猫眼一般在黑暗中放光。比西塔西翁心中充满恐惧和难选宿命的凄苦,她在那双眼睛里认出了威胁他们的疫病,正是这种疫病逼得她和兄弟背井离乡,永远抛下了他们古老的王国,抛下了公主与王子的尊贵身份,这就是失眠症。

天亮的时候,印第安人卡塔乌雷失去了踪影,他姐姐比西塔西翁留了下来,认定了自己的宿命:就算逃到天边,这致命的疫病也会穷追不舍尾随而至,没有人理会她的惊恐。“要是不用睡觉,那再好不过。”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说,“那样我们就有更多的时间可用,”但印第安女人向他们解释,失眠症最可怕之处不在于让人毫无倦意不能入睡,而是会不可逆转地恶化到更严重的境地:遗忘,也就是说,患者慢慢习惯了无眠的状态,就开始淡忘童年的记忆,继之以事物的名称和概念,最后是各人的身份,以至失去自我,沦为没有过往的白痴。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笑得喘不过气来,认为这不过是又一种印第安人杜撰的疾病,乌尔苏拉为防万一,还是将丽贝卡和其他孩子隔离开来。

几个星期后,比西塔西翁的恐惧似乎平息了下去。有天晚上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乌尔苏拉也醒着,问他怎么了,他回答:“我又想起了普鲁邓希奥·阿基拉尔。”他们一刻也没睡着,但到了第二天感觉疲劳尽去,便把不眠之夜抛在了脑后。午饭时候,奥雷里亚诺惊异地讲起他如何一整夜都在实验室忙着给一枚别针镀金,准备在乌尔苏拉的生日送给她,但此刻却仍然感觉良好,到了第三天,大家在该入睡的时刻还是毫无睡意,这才意识到已连续五十多个小时没有合眼,终于警觉起来。

“孩子们也都醒着。”印第安女人的话里带着宿命意味,“这病一旦进了家门,谁也逃不了。

他们果然染上了失眠症,乌尔苏拉从母亲那里学过各种草药的效用,熬制了乌头汤让所有人服下去,可他们仍然睡不着,整天醒着做梦。在这种清醒的梦幻中,他们不仅能看到自己梦中的形象,还能看到别人梦见的景象,一时间家里仿佛满是访客。丽贝卡坐在厨房角落里的摇椅上,梦见一个和自己相貌极其相似的男人,他身着白色亚麻衣裳,衬衫领口别着一粒金扣,给她带来一束玫瑰。陪伴他的还有一位女士,用纤细的手指拣出一枝玫瑰簪在她发间。乌尔苏拉知道那男人和女人是丽贝卡的父母,但一番努力辨认之后,还是确信从未与他们谋面。与此同时,由于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一个永远无法原谅自己的疏忽,家中出品的糖果小动物仍源源不断地在镇上出售,大人小孩都津津有味地吮咂着可口的绿色失眠小公鸡、美味的粉红失眠小鱼和柔软的黄色失眠小马,于是到了星期一凌晨整个镇子都醒着。一开始没人在意,恰恰相反,人们都因不用睡觉而兴高采烈,因为那时候马孔多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时间总不够用,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很快就把活儿都干完了,凌晨三点便无所事事,听着音乐钟数华尔兹的音符,那些想睡觉的人,不是因为疲倦而是出于对睡眠的怀念,试遍了各种消磨精力的方法,他们聚在一起不停地聊天,一连几个小时重复同样的笑话,整夜整夜重复这一恶性循环。

何塞·阿尔卡带奥·布恩迪亚意识到失眠症已经侵入镇子,便召集起各家家长,把自己所知的失眠症情形讲给他们听,众人决定采取措施防止灾难扩展到大泽区的其他村镇。他们把用金刚鹦鹉跟阿拉伯人接来的小铃铛从山羊脖子上摘下,放在镇子入口,供那些不顾岗哨的劝告和恳求坚持进镇的来客使用,那时节走在马孔多街道上的所有外乡人都要摇动小铃铛,好让病人知道自己是健康人。他们在镇上逗留期间禁止一切饮食,因为疫病无疑只经入口之物传播,而所有食品饮料都已沾染失眠症,这项举措成功地将疫病控制在村镇之内,隔离卓有成效,后来人们就将紧急情况视为常态,生活恢复秩序,工作照常进行,没人再为睡眠这一无用的习惯担忧。

(摘编自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文本二:

我是在加勒比出生长大的,我熟悉那里的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岛屿,也许正因为如此,我才产生了自叹力不从心的感觉,总感到在自己所构思的和能够写出来的东西中,从未有一件事是比现实更令人惊奇的,我力所能及的只是用诗的手法移植现实。在我写作的任何一本书里。没有一处描述是缺乏事实根据的。

(摘编自加西亚·马尔克斯《再谈文学与现实》)

文本三

拉丁美洲的历史也是一场巨大然而徒劳的奋斗的总结,是一幕幕事先注定要被人遗忘的戏剧的总和,至今在我们中间,还有着他忘症,只要事过境迁,谁也不会清楚地记得香蕉工人横遭屠杀的惨案,谁也不会再想起奥雷良诺上校。

(摘编自加西亚·马尔克斯《两百年的孤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宋祁《玉楼春》词有句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李渔《笠翁余集》卷八《窥词管见》第七则别抒己见,加以嘲笑:“此语殊难著解。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余实未之见也。‘闹’字可用,则‘吵’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苏轼少作《夜行观星》有一句“小星闹若沸”,纪昀《纪评苏诗》在句旁抹了一道墨杠子,加批:“似流星矣。”这表示他不懂苏轼那句,以为它像司空图《司空表圣文集》卷四:“亦犹小星将坠,则芒焰骤作,且有声曳其后。”宋人诗文里常用“闹”字来形容无“声”的景色。宋祁的词句和苏轼的诗句都是“通感”或“感觉挪移”的例子。

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诸如此类在普通语言里经常出现。譬如我们说“光亮”,也说“响亮”,把形容光辉的“亮”字转移到声响上去,正像拉丁语以及现代西语常说的“黑暗的嗓音”“皎白的嗓音”,就仿佛视觉和听觉在这一点上有“通财之谊”。培根曾说,音乐的声调摇曳和光芒在水面浮动完全相同,“那不仅是比喻,而且是大自然在不同事物上所印下的相同的脚迹”。那可以算是哲学家对通感的巧妙的描写。

(摘编自钱锺书《通感》)

材料二

《荷塘月色》富有诗情画意。朱自清先生以诗人的灵敏的触觉去感受荷塘月色,不但游目骋怀地观摩,而且严辨淄渑地品味,从而细致地描绘了令人“惊异”的“无边的荷香月色”。

作者写月色是荷塘里的月色,写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层次里复有层次,使整个画面有立体感、渗透感;其中动静、虚实、浓淡、疏密,是画意的设置,也是诗情的安排。《荷塘月色》运用的手法是多样的。有鲜明的比喻,有明显的对比,有强烈的衬托,有生动的拟人。但更令人赞赏的是,由于作者对描写对象有极其深刻的体会,因此突破一般经验而产生一种奇特而新颖的手法,即古典诗歌中常有的“通感”的艺术手法,这种出神入化的艺术处理手段,在现代散文创作中是不多见的。《荷塘月色》描写的细,来自作家对客观物象观察的细,体味的细。仅以对蝉声这一细节的描写就足以说明问题。由于有些读者提出异议,以为月夜不应有蝉鸣,因此朱自清请教了好些人,最后还是亲自体察,“又有两回亲耳听到月夜的蝉声”,才打消了修改的念头,因此他深深地体会到“观察之难”,以为不能“由常有的经验作概括的推论”。整篇《荷塘月色》均体现了作者这种缜密审察的创作精神,他不但对荷塘作整体的揣摩,而且作局部的审视,时而以荷塘为主景,月色为背景,时而以月色为主景,荷塘为背景,时而摹写花叶,时而描绘岸柳,时而淡勾云彩,时而轻描树影,层层铺陈,步步开拓,细腻地展现了荷塘月色之令人“惊异”之美。朱自清还认为“花和光固然是诗,花和光以外也还有诗”“山水田野里固然有诗……任一些颜色,一些声音……一些味觉,一些触觉,也都可以有诗”。艺术家的任务就是要以敏锐的感觉去发现这些“诗”。从《荷塘月色》里不难发现,作者正是这样努力去发掘蕴含在大自然里的这些“诗”,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极力摹写了月夜荷塘的声、光、色、味,从而创造了使人沉醉的意境。

《荷塘月色》除了描写技巧有独到之处外,语言也有突出的特色。朱自清语言的最大特点是自然新颖,如他自己所主张的,“新而不失自然”,他常常成功地以“不欧化的口语”来绘神状态、表情达意。优美的艺术境界是要通过高质量的语言来实现的,所以凡杰出作家无不重视语言的锻炼。《荷塘月色》的语言艺术确实达到了如作者所追求的“顺口”“顺耳”“顺眼”的境地。

《荷塘月色》之无限动人,还在于作者融情入景,即景抒情,那轻纱般掩映下的荷塘景色,反映的恰是作者当时微妙的心思。作者缘情写景,以景衬情,使作品不仅具有绘画美,而且富有情趣美。

(摘编自刘泰隆《荷香月色,诗情画意》)

材料三

1920年以后,朱自清的家境已经非常惨淡,因为贫穷,家庭失和。1922年,朱自清带妻儿回扬州,打算与父母和解,结果不仅没有解决矛盾,反而加深了精神上的痛苦。1927年暑假中,朱自清想回扬州,但是又怕难以和父亲和解,犹豫不定,因而有“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之语。这证明朱自清在漫步荷塘时感到的自由,在性质上是一种伦理的自由,是摆脱了作为丈夫、父亲、儿子潜意识里的伦理负担,向往自由的流露,和政治性的自由是没有直接关系的。这样的解释,如果不是更加切近朱自清的本意,至少也是揭示了比较深刻的心理和艺术的奥秘。朱自清自己也曾表示“只有参加革命或者反革命,才能解决自己的惶惶然”,但是他“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的中和主义”,“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着我生活”,“还是别提超然为好”,“最终的选择还是‘暂时逃避’”。当然这种逃避是不轻松的:“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这些表明朱自清因为考虑到妻子孩子的责任问题,而不能绝对自由地作政治的抉择。

(摘编自孙绍振《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要想建立与世界文学的生动联系,读者的第一要务乃是认识自己,进而认识那些特别能引起共鸣的作品,而不要遵循任何的模式或者教学大纲!他必须走一条爱之路,而非义务之路。①仅仅因为某部作品有名,因为羞于不了解它就强迫自己去阅读,实乃大错而特错。恰恰相反,每个人都该在他感觉最自然的地方,开始对书籍的阅读、了解和喜爱。②有的人在学生时代已早早发现自己对优美诗歌的爱好,也有人更爱好历史和乡士传说:有的人也许喜欢民歌,还有人觉得阅读那种细致考察我们心灵的感受并给予高度理性解释的作品,更加富有魅力和令人欣喜。③可以从小学课本和日历出发,而终结于莎士比亚、歌德或者但丁。一本别人称赞而我们也试图阅读却引不起兴趣的作品,一本令我们反感、无法读进去的作品,千万别强迫自己耐着性子硬往下读,应该干脆放弃。④所以也不要过分鼓励和规劝小孩子和年轻人去读某一专门范围内的书;否则,会搞得他们终生厌恶那些最优美的著作,是的,甚至厌恶读书本身。让每个人凭自己的爱好去开始阅读,读一部文学作品或者一首诗,或者一则报道、一篇论文,以此为出发点,然后再扩而大之。

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还有人见书便生吞下去,对什么都能说上几句,然而一切努力全都白费。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但尽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吧!但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必须读杰作。杰作常常不像时髦读物那么适口,那么富于刺激性。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

(节选自黑塞《读书:目的和前提》,有删改)

材料二

有些人读书,全凭自己的兴趣。今天遇到一部有趣的书就把预拟做的事丢开,用全副精力去读它;明天遇到另一部有趣的书,仍是如此办,虽然这两书在性质上毫不相关。这种读法有如打游击,亦如蜜蜂采蜜。它的好处在使读书成为乐事,对于一时兴到的著作可以深入,久而久之,可以养成一种不平凡的思路与胸襟。它的坏处在使读者泛滥而无所归宿,缺乏专门研究必需的「经院式」的系统训练,产生畸形的发展,对于某一方面知识过于重视,对于另一方面知识可以很蒙昧。如果一个人有时间与精力允许他过享乐主义的生活,不把读书当做工作而只当做消遣,这种蜜蜂采蜜式的读书法原亦未尝不可采用。但是一个人如果抱有成就一种学问的志愿,他就不能不有预定计划与系统。对于他,读书不仅是追求兴趣,尤其是一种训练,一种准备。有些有趣的书他须得牺牲,也有些初看很干燥的书他必须咬定牙关去硬啃,啃久了他自然还可以啃出滋味来。

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而不求甚解,则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意乱,空手而归。

(节选自朱光潜的《谈读书》,有删改)

材料三

读书要有中心,有中心才易有系统组织。比如看史书,假定注意的中心是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则全书中所有关于这问题的史实都被这中心联系起来,自成一个系统。以后读其它书籍如经子专集之类,自然也常遇着关于政教关系的事实与理论,它们也自然归到从前看史书时形成的那个系统了。一个人心里可以同时有许多系统中心,如一部字典有许多“部首”,每得一条新知识,就会依物以类聚的原则,汇归到性质相近的系统里去。大凡零星片段的知识,不但易忘,而且无用。每次所得新知识必须与旧有的知识联络贯串,这就是说,必须围绕一个中心归聚到一个系统里去,才会生根,才会开花结果。

记忆力有它的限度,要把读过的书所形成的知识系统,原本枝叶都放在脑里储藏起,在事实上往往不可能。如果不能储藏,过目即忘,则读亦等于不读。我们必须于脑以外另辟储藏室,把脑储藏不尽的都移到那里去。这种储藏室在从前是笔记,在现代是卡片。记笔记和做卡片有如植物学家采集标本,须分门别类订成目录,采得一件就归入某一门某一类,时间过久了,采集的东西虽极多,却各有班位,条理井然。这是一个极合乎科学的办法,它不但可以节省脑力,储有用的材料,供将来的需要,还可以增强思想的条理化与系统化。预备做研究工作的人对于记笔记做卡片的训练,宜于早下工夫。

(节选自朱光潜的《谈读书》,有删改)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