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语文试卷库

统编版语文必修上册第四单元 家乡文化生活 练习

作者UID:20939035
日期: 2024-06-25
同步测试
选择题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调查报告,完成小题 。

是谁扼杀了员工的敬业度?(有删节)

“敬业度”即员工在情感和知识方面对企业的一种承诺和投进,影响这种承诺和投进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工作的挑战性、领导治理水平的高低、公司福利待遇的好坏、个人的职业发展机会和空间、公司对员工能力的认可程度、个人职业化程度。某网站近期针对影响员工敬业度的这六个主要因素展开了一次专项在线调查。结果如下:

⑴“员工职业发展机会少”和“直接上级治理水平低”是罪魁 

调查结果显示,“员工职业发展机会”和“直接上级治理水平”成为影响员工敬业程度的关键词,在参加调查投票的1382人中,有半数以上人的选择集中在了这两个因素上。

在调查结果的评论中,网友水莲居的留言有着一定的代表性:“职业发展机会应该是最重要的,年轻人究竟都会图个未来!”;网友T-L更夸大了“职业发展机会”的重要性,他以为:“只有具备职业发展机会,个人与企业才会双赢。否则,不是员工主动走,就是员工不得不走。”在参与调查的人中,有很多人是直接从事HR工作的,一位人力资源主管说:“在我所了解的情况中,直接领导的胸怀、治理方式、方法将直接影响个人和团队的长大,影响敬业程度。” 

专家分析:职业发展机会是员工长期的物质与精神的需求,直接上级的治理水平决定着员工工作的人文环境,甚至决定了员工的生活质量,这两个因素是最能概括员工需求的。

⑵“公司的认可度”比“福利待遇”更重要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福利待遇并非是影响员工敬业度乃至决定跳槽的最主要原因,与之相比,公司对员工的认可程度更能激发企业对于员工的向心吸引。

18.16%的参与调查者以为假如公司对员工的工作能力、态度、成绩等能正确评估并给予充分的认可,则会大大调动起员工积极的工作态度。对于待遇福利,大多数人以为,这个因素固然能从一定程度上保障员工的敬业程度,但却并非是决定性因素。一位叫“我本善良”的网友留言评论说:“假如员工在公司的工作无法得到认可,那么他将无法对他的工作再感到爱好了,如此怎么谈得上敬业呢?”

⑶敬业是“个人职业化程度”的基本要求

在中人网的调查及评论中,关于“个人的职业化程度”的讨论也非常热烈。六个因素中,其他因素都是从业者对企业客观环境的要求,惟有这个因素是员工对自身主体的要求。

网友hedgehog以为个人的职业化程度是其他因素产生影响的条件,他说:“敬业的工作态度是个人职业化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实现自身价值的主观条件,是员工以后各种选择(包括职业的选择、对已供职企业的客观认知及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等)的根本性因素!”

专家分析,公司的认可程度、公司的待遇福利和工作挑战性都是通过职业发展机会的出现而得到满足,这些题目又需要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来支撑,也就是说上级的治理水平又决定着前面这些因素。

员工敬业度(Engagement)是公司治理需要认真考量的一个重要课题,员工敬业度高的企业,员工与公司恪守的价值观也是高度趋同的。基于对公司为实现其价值观所设定的目标、流程、架构和治理的认同,员工必然愿意主动自发地维系这一基础,并在这个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最大价值。因此,制定公道的治理体系,才能引导和诱发员工开释出工作热情。

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端午的阳光

熊红久

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被流放至汨罗江畔的屈原,得知秦国军队已攻破楚国郢都,顿时感到支撑生命的最后一点亮光熄灭了。

当他把“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诗句吟诵给江边渔父的时候,就已经决定,要将自己的清澈与江水的澄明合二为一了。我知道,这是屈子为保留个体纯净最无奈的选择,也是迄今为止,文化祭坛上最高尚的选择。

最终,三闾大夫坐在了汨罗江边,坐在了五月初五的阳光里,把最后的生路溺死在水中。怀中石的沉重恰如其心,所以屈原是抱着自己冰凉的心走进激流之中的。而那些“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诗句,留在了岸上,留给了端午。一条江,因为成了一个诗人心灵最后的归属地而声名鹊起,一个节日因为收留了伟大诗人的高尚魂魄而内涵充盈。

端午,把缅怀和敬仰裹成了节日的粽心。节日的寿命当然要比人的寿命长久,所以三闾大夫把自己的傲骨托付给了这个日子,在结束自己的物理生命——肉体的同时,也绽放出精神的光芒。被江水濯洗的灵魂,恍如江面上的粼粼波光,刺痛了后人的视线和思想。我知道,这种深入骨髓的隐痛,来自时间深处的召唤,一个背负着深重苦难,行走了两千多年的节日,其实是在为自己的存在寻找一个答案。

所以,端午节带给我们的,应该是溯流而上的文化追源,恰如诗人余光中所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以我们现在的视角来看,用一个诗人的陨落,攀附上文化的崛起,或许是物有所值的。就像屈大夫生前未能拯救楚国,却用死成就了《离骚》一样。忽然觉得,端午节其实更像是包裹粽子的苇叶,它把所有的内容和精髓细细密密地包藏起来,让我们极具耐心地一层层打开,最后领略到事物的真相。熟透之时,苇叶汲取了糯米的黏质,糯米渗透着苇叶的清香,似如端午与屈子之间的浸染,节与人的统一。

我对端午节的最初认知,完全来自粽子。那时候的小学课本,还没有涉及“楚辞”或者《离骚》中的片言碎语,文化不高的母亲也无法给我们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好在粽子并不因为我们的无知而改变蕴含的味道。所以,我总会把端午节和甜香黏软的糯米联系起来,这使得贫乏的生活透射出星星点点的光亮,就像枯枝间的苞蕾渗漏出些许隐秘的春意。

现在看来,那些夹杂在一年日历中为数不多的、能激发我们饮食向往的节日,早已成为精神层面抵挡艰难生活的盾牌。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该为拥有这些值得回味的生活而向三闾大夫叩谢。对童年而言,这是一个多么充满人情关怀的节日啊!那种甜腻的感觉,一直泛舟舌津。

后来知道了屈原和楚怀王,知道了《国殇》和汨罗江,知道了每年这一天人们涌到江岸,插艾蒿、挂菖蒲、吃粽子、赛龙舟,把一种悲情的怀念渲染成了欢悦的活动,热热闹闹又轰轰烈烈。

历史会在很多场合拐出一道弯来,就像屈原投江时选择的河泊潭一样——它是汨罗江注入洞庭湖口前的弯曲处。这种弯道,对河流而言,只是改变了水的流向和速度;对三闾大夫而言,却是以生命为笔,填充了历史的章节,引领了情感的走向。许多典故都停泊在河流的弯道,这些远航至此的细节,因为承载了有温度的夙愿,使得坚硬的历史柔软了许多。所以,更多的时候,是生命的结局让历史的叙述更具悲情。明白了这一点,再品尝粽子时,心中的分量会沉重许多。

事情往往是这样,在分享一种传统时,我们更多的时候只在关注它带来的结果,而其中蕴含的真谛,却很少探究。因为时空的距离,让来源变得愈加缥缈和混沌。好在历史给了我们最好的解决方式,它让时间在淡化了一个国家的破碎的同时,也强化了一种品质的高贵。它让我们穿越两千三百年的距离,聆听到一条河流的潮汐。这时候的端午,或许更像是一缕阳光,从汨罗江的源头流淌过来,映照着江边每一位过客的内心。

我知道,有些品格是无法超越的,它更像一面古镜,端放在我们必经的路口,让人们从历史影像中,找到现实的倒影。

(有删改)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合剌普华,岳璘帖木尔子也。幼侍母奥敦氏居益都,尝叹曰:“幼而不学,有不坠吾宗者乎!”父时以断事官建牙保定,合剌普华往白其志。父奇之,俾习畏兀书及经史,记诵精敏,出于天性。李璮畔继从从叔父撒吉思平贼山东卒奉其母以归撒吉思深加器重自谓其才不及,言于世祖, 召给宿卫。尝以事至益都,于四脚山下置广兴、商山二冶,以劳授金符, 为商山铁冶都提举;未及代,以职让其弟。时兵南伐,馈运繁兴,被选为行都漕运使,帅诸翼兵万五千人,从事飞挽。江南平,上疏言:“亲肺腑,礼大臣,以存国家之体。兴学校,奖名节,以励天下之士。正名分,严考课,以定百官之法。通泉币,却贡献,以厚生民之本。”又言:江南新附,宜招旧族,力穑通商,弛征薄入,以抚驯其民;不然恐尚烦宵旰之虑。帝多采用其言。属米二十万,由邗沟达于河,舟覆,损十之一,而又每斛视都斛亏三升。时阿合马专政,责偿舟人。合剌普华伏阙抗言:“量之踦赢,出于元降,而水道之虞,非人力所及。且彼虽罄其家,不足以偿,苟朝廷必不任亏损,臣独当其辜。”诏勿治。阿合马愤之,乃出合剌普华为宁海路达鲁花赤。

时盗梗盐法,陈良臣扇东莞、香山、惠州负贩之徒万人为乱,江西行省命与招讨使答失蛮讨捕之,先驱斩渠魁,以讯馘告,躬抵贼巢,招诱余党复业。群盗欧南喜僭王号,伪署丞相、招讨,众号十万。未几,右丞唆都督兵征占城、交趾,属护饷道。比至东莞、博罗二界中,遇剧贼欧、钟等,横绝石湾,其锋锐甚。合剌普华身先士卒,且战且行,矢竭马创,徒步格斗,杀数十人,勇气益厉,以众寡不敌,为所执。贼欲奉之为主,不屈,遂遇害于中心冈。后户部尚书、守忠全节功臣,谥忠愍。

(选自《元史•合剌昔华传》)

古代诗歌阅读
语言表达
微写作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