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测试卷(B卷)

日期: 2025-03-30 单元试卷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如图是关于中国近代史的一张思维导图,其中“?”处最合适的填写是(    )

A、 清朝皇帝昏庸愚昧
B、 外国列强船坚炮利
C、 参战官兵忍辱偷生
D、 封建制度腐朽没落
下图中①②两段是中俄两国在不同时期的国界,其中确定①段国界的条约是( )

A、 中俄《尼布楚条约》
B、 中俄《瑷珲条约》
C、 中俄《北京条约》
D、 中俄《改订条约》
郭士立(音译)是一名披着传教士外衣的鸦片贩子。1831 至1833 年,英国当局曾三次委派他乘坐间谍船实地“考察”中国沿海与长江,收集了大量政治、军事、经济 情报。这说明(   )
A、 鸦片贩子的非法活动导致鸦片战争
B、 传教士在侵略活动中起着决定作用
C、 英国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蓄谋已久
D、 英国的侵略战争与鸦片贸易无关
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
A、 背景相同
B、 目的和性质相同
C、 方式相同
D、 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
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
A、 长期的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
B、 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C、 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D、 民族矛盾取代阶级矛盾
使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战争是(    )
A、 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第二次鸦片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外国船(包括兵船)可以开往于沿海各通商口岸,也可以在长江一带自由通航,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    )
A、 《南京条约》签订后
B、 《天津条约》签订后
C、 《辛丑条约》签订后
D、 《望厦条约》签订后
它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是中国古代史与近代史的界碑,它是( )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洋务运动
C、 鸦片战争
D、 辛亥革命
“在中国近代史上,茶叶出口贸易扮演的角色举足轻重。鸦片战争实质上是一场鸦片与茶叶的战争”。该研究视角意在强调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
A、 使中国丧失完整独立的主权
B、 具有罪恶性并期望打开中国市场
C、 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D、 使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受破坏
1842年,魏默深带着对时局的忧虑,撰写了《圣武记》。材料中的“时局”是指( )
A、 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
B、 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C、 圆明园惨遭英法联军洗劫
D、 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
晚清文史学家李慈铭在《越缦堂日记》中记载:“闻圆明园为夷人劫掠后,奸民乘之,攘夺余物,至挽车以运之,上方珍秘,散无孑遗。”下列对这段材料的分析,合理的是(    )
A、 李慈铭认为中国人参与了对圆明园的洗劫
B、 李慈铭否认了外国人对圆明园的侵略行为
C、 该日记是记录圆明园遭劫的第一手史料
D、 该日记应作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材料分析题

某校历史社团开展“探寻北京城市遗址公园”主题实践活动。

活动一 社团学生考察遗址公园

①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

②明城墙遗址公园

③金中都公园

围绕元大都土城墙遗址修建。公园里面有以战马群为核心的“鞍疆盛世”景观,有忽必烈、马可·波罗等人物雕像,还有体现交易中使用的大量铜钱的雕塑

以明代城墙为核心而建,其中东便门的一段城墙保存相对完整,城墙内为夯土外包砖石。东南角楼高约30米,上有144个射箭用的窗口

以“金中都”建城文化为主题,选址于当年皇城故址。仿建金代建筑,体现了“唐风宋制”的营建法式;设置营城建都、金人游牧等景点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参照示例,写出一处遗址公园体现的历史。(示例除外)

示例:②明朝时期,朱棣迁都北京。角楼反映了当时的北京城具有强大的军事防御功能。

活动二 社团学生依据圆明园遗址公园相关材料绘制了以下示意图

活动三 社团学生依据路县故城遗址公园相关资料进行研讨

路县故城是2016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前期考古勘探时发现的西汉遗址。汉高祖时设县于此,因与秦始皇修筑的道路(驰道)相邻,而得名“路县”。该遗址分为城墙基址、城内遗存等四部分,出土文物丰富。发现之初,副中心规划基本成形,该区域已被规划为居住用地,并有铁路线穿过。因为遗址的发现,政府对已有规划进行调整,全面统筹遗址保护、文化体验、休闲活动等多方需求。2017年,北京市政府正式批准对路县故城城址进行原址保护,建立遗址公园。

——摘编自《北京城市副中心报》,2023年4月第4期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