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库

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1《消息二则》同步练习(培优卷)

日期: 2025-03-31 同步测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溃退(kuì) 荻港(dí)

横渡(hèng) 摧枯拉朽(cuī)

B、 芜湖(wú)  协定(xié)

签订(qiān) 锐不可当(dāng)

C、 泄气(xiè)   督战(dú)

前锋(fēng) 毫无斗志(dòu)

D、 业已(yè)   要塞(sài)

歼灭(qiān) 英勇善战(shàn)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激战 突破 均无斗志 风平浪静
B、 防线 微弱 冲破敌阵 执行命令
C、 江阴 控制 封锁长江 切段路线
D、 不料 渡过 拒绝和平 顽强低抗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敌军锐不可当, 向我军阵地发起了猛烈的攻势。
B、 他们的团队毫无斗志, 作战能力很弱,所以我们对自己要有信心。
C、 爷爷最喜欢在饭后给我讲解放军英勇善战的故事。
D、 我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摧毁了敌人的最后一道防线。
根据具体语境,解释画线词语的意思有误的一项是( )
A、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B、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

溃退:散乱,败退。

C、 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业已:已经。

D、 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 不起丝毫作用。

督战:帮助作战。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学习本文,我们明白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B、 面对敌人一次又一次的反扑,战士们个个临危不惧,奋勇向前。
C、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讲述了在解放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取得了伟大胜利。
D、 改善生态环境不仅是关乎你我的环境问题,而且是关乎社会和谐稳定的政治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下列各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的宾语中心语是“敌阵”。
B、 “溃退”是动词,“敌阵”是名词。
C、 “三”是数词,“纷纷”是形容词。
D、 “万船齐放”是主谓短语,“直取对岸”是动宾短语。

填空题

综合题

语段阅读

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历史不可忘 奋斗创未来

新华社记者 徐扬

①9月18日,刺耳的警报声再次划破沈阳上空。这是一种警示,警示我们永远铭记历史!

②91年前,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国由此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深重灾难之中。91年过去,回想起来仍痛彻心扉:一夜之间沈阳失陷,几个月东北几近丧失。日本军国主义则更加贪婪,肆无忌惮地将侵略魔爪从东北伸向了全中国。

③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弱国弱民,一盘散沙,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危如累卵的中国,呼唤一支能够聚沙成塔、握指成拳的先进力量,以力挽狂澜之势凝聚起全民族的磅礴伟力,将侵略者赶出中国!

④是中国共产党,在九一八事变第二天就发出了中国第一份抗日宣言,吹响了挽救民族危亡的第一声号角;是中国共产党,冲破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义无反顾战斗在最前线,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等大批优秀共产党员在东北领导武装抗日;是中国共产党,毅然决然地扛起了抗日救国的重任。

⑤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3500多万军民伤亡的巨大代价,赢得了14年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从而开启了民族复兴浴火重生的历史征程。

⑥铭记历史,警示未来。我们要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阔步前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

⑦历史反复证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命运所系,前途所在;坚定不移跟党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中国号巨轮就一定能劈波斩浪,驶向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⑧勿忘九一八,就是要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在抗日战争壮阔进程中孕育出的伟大抗战精神,永远是强大精神动力。我们要勇于斗争、敢于胜利,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

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回望来路,伟大的中华民族,历经苦难,铸就辉煌;展望未来,新时代的中国,朝气蓬勃,踔厉奋发!

(摘自“新华网”)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回答问题。

“天舟一号”发射成功  将对“天宫”“太空加油”(节选)

——中国首单“太空快递”发出

4月20日19时41分,搭载着中国首艘太空货运飞船“天舟一号”的“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升空,约596秒后,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天舟”货运飞船和“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组成的空间站货物运输系统的首次飞行试验。此次任务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阶段的收官之战,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胜利完成“三步走”(载人飞行阶段、空间实验室阶段和空间站阶段)战略中的“第二步”任务,意味着我国即将开启空间站时代。

“零窗口”送“快递小哥”入轨

“天舟一号”是中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太空“快递小哥”。它采用两舱构型,由货物舱和推进舱组成,总长10.6米,舱体最大直径3.35米,太阳帆板展开后最大宽度14.9米,起飞重量约13吨,是目前中国体积最大、重量最重的航天器。

“‘天舟一号’块头虽大,却有一颗细腻的‘心’。”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载人航天总体部载人航天器总体研究室副主任张健说,“天舟一号”的货架采用基于蜂窝板、碳纤维立梁的梁板结构,让其整体结构变得又轻又强壮。据悉,“天舟一号”的物资上行能力为6吨,推进剂补加能力为2吨,具备独立飞行3个月的能力。

本次发射首次采取“零窗口”发射模式,按照预先计算好的发射时间——20日19时41分,让火箭准时点火升空。

负责此次运送任务的“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也不简单,它是为中国空间站工程发射货运飞船研制的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采用绿色环保的液氧煤油推进剂。这是它首次成功将“天舟”飞船送入预定轨道。2016年6月25日,“长征七号”遥一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首飞。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4月21日第01版)

语言表达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