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

作者UID:4445116
日期: 2024-09-19
期末考试
积累(23分)
同学们决定以“家国情怀”为专题整理古诗文材料,请按要求填写相关的内容。                                                                                                                                                                                                                                                                                                      

作者

题目

批注

诗文

佚名

《木兰诗》

夸张,远行万里,投身战事,像飞一样越山度关。

龚自珍

比喻,以“落红”自比,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岑参

《逢入京使》

抒情,对家人的万千思念,尽在一句口信中,以平实的语言,抒写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的复杂情感。

《游山西村》

描写,展现农人欢天喜地地庆贺一年一度的“春社”画面,体现了诗人对古风犹存的吾土吾民的热爱。

箫鼓追随春社近,

杜牧

《泊秦淮》

用典,表面上批评歌女唱着亡国之音,实际上是对只知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重的达官贵人表示忧虑与愤慨。

李商隐

《贾生》

托古讽今,借汉文帝关心鬼神之事,揭示晚唐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社会现实。

,不问苍生问鬼神。

阅读(3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我不能走”

①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过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

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

②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③“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④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突发的问题必层出不穷。稼先虽有“福将”之称,意外总是不能完全避免的。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⑤假如有一天哪位导演要摄制《邓稼先传》,我要向他建议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背景音乐,那是我儿时从父亲口中学到的:

中国男儿中国男儿

要将只手撑天空

长江大河亚洲之东峨峨昆仑

古今多少奇丈夫

碎首黄尘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殷红

⑥我父亲诞生于1896年,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他一生都喜欢这首歌曲。

(节选自《邓稼先》)

【材料二】现今的初中生大多以哪些人作为偶像?某区教育部门分别在2018年和2023年,对辖区内初中生的偶像情况进行了调查,如图所示:

【材料三】

①偶像观,就是对于偶像崇拜的价值观,简而言之,就是崇拜什么样的人。

②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舰载机飞行员张超,训练时突遇飞机故障,在生死边缘的4.4秒仍试图挽救战机;大学生村官秦玥飞放弃“耶鲁毕业生”的优渥生活,毅然扎根乡村,带领村民走上脱贫之路;四川凉山森林大火中的消防员们“明知山有火”,仍背上灭火装备走出“最美的逆行”……他们恪守和实践着宝贵的精神品质,成为社会中最温暖人心的力量,是我们最值得崇拜的偶像。

(节选自“学习强国”平台,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我的老师沈从文先生

汪曾祺

①沈先生教写作,写的比说的多,他常常在学生的作业后面写很长的读后感,有时会比原作还长。这些读后感有时评析本文得失,也有时从这篇习作说开去,谈及有关创作的问题,见解精到,文笔讲究——一个作家应该不论写什么都写得讲究。这些读后感没有保存下来,可惜!

②沈先生教创作还有一种方法,我以为是行之有效的。学生写了一个作品,他除了写很长的读后感之外,还会介绍一些与这个作品写法相近似的中外名家的作品看。记得我写过一篇不成熟的小说《灯下》,记一个店铺里上灯以后各色人的活动,无主要人物、主要情节,散散漫漫。沈先生就介绍我看了几篇这样的作品,包括他自己写的《腐烂》。学生看看别人是怎样写的,自己是怎样写的,对比借鉴,是会有长进的。这些书都是沈先生找来,带给学生的。因此他每次上课,走进教室时总要夹着一大摞书。

③学生习作写得较好的,沈先生就作主寄到相熟的报刊上发表。这对学生是很大的鼓励。多年以来,沈先生就干着给别人的作品找地方发表这种事。经他的手介绍出去的稿子,可以说是不计其数了。我在1946年前写的作品,几乎全都是沈先生寄出去的。

④他这辈子为别人寄稿子用去的邮费也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目了。为了防止超重太多,节省邮费,他大都把原稿的纸边裁去,只剩下纸芯。这当然不大好看。但是抗战时期,百物昂贵,不能不打这点小算盘。

⑤沈先生教书,但愿学生省点事,不怕自己麻烦。他讲《中国小说史》,有些资料不易找到,他就自己抄,用夺金标毛笔,筷子头大的小行书抄在云南竹纸上。这种竹纸高一尺,长四尺,并不裁断,抄得了,卷成一卷。上课时分发给学生。他上创作课夹了一摞书,上小说史时就夹了好些纸卷。沈先生做事,都是这样,一切自己动手,细心耐烦。他自己说他这种方式是“手工业方式”。他写了那么多作品,后来又写了很多大部头关于文物的著作,都是用这种手工业方式搞出来的。

⑥沈先生对学生的影响,课外比课堂上要大得多。他后来为了躲避日本飞机空袭,全家移住到呈贡桃园新村,每星期上课才进城住两天,文林街20号联大教职员宿舍有他一间屋子。他一进城,宿舍里几乎从早到晚都有客人。客人多半是同事和学生,客人来,大都是来借书,求字,看沈先生收到的宝贝,谈天。

⑦沈先生不长于讲课,而善于谈天。谈天的范围很广,时局、物价……谈得较多的是风景和人物。他几次谈及玉龙雪山的杜鹃花有多大,某处高山绝顶上有一户人家——就是这样一户!他谈某一位老先生养了20只猫。谈徐志摩上课时带了一个很大的烟台苹果,一边吃,一边讲,还说:“中国东西并不都比外国的差,烟台苹果就很好!”谈梁思成在一座塔上测绘内部结构,差一点从塔上掉下去。谈林徽因发着高烧,还躺在客厅里和客人谈文艺。他谈得最多的大概是金岳霖。他养了一只大斗鸡。这鸡能把脖子伸到桌上来,和金先生一起吃饭。他到外搜罗大石榴、大梨。买到大的,就拿去和同事的孩子的比,比输了,就把大梨、大石榴送给小朋友,他再去买!这些人的气质也正是沈先生的气质。“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沈先生谈及熟朋友时总是很有感情的。

(原文有删改)

综合(10分)
作文(30分)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