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库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3.14 诗词三首 同步测试(培优卷)

日期: 2025-04-19 同步测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下列诗句中,加点字的读音或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 停杯投(zhù)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B、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jǐ)苍海
C、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kē)人。
D、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shèng)寒。
下列对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玉盘珍直万钱(同“馐”,美味的食物)
B、 今日听君歌一(指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C、 长风破浪会有时(比喻实现远大理想)
D、 千里共婵娟(指嫦娥)
下列诗词句中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
A、 怀旧空吟闻笛赋
B、 忽复乘舟梦日边
C、 到乡翻似烂柯人
D、 拔剑四顾心茫然
下列句子中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C、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D、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对下列句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理解:作者在这里并未渡河登山,所指的是想要干一番宏大的事业。可是却没有被重用,而且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这不正像遇到冰塞黄河,雪拥太行吗?
B、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理解:这两句诗中,作者的思绪从前文的“坚冰塞川的黄河”和“大雪满山的太行”飞到遥远的上古,从上古两位圣贤的曲折经历中得到慰藉和启发。
C、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理解:这一句点明酬答白居易的题意。意思是说,今天听了你的诗歌不胜感慨,姑且借酒浇愁吧。
D、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理解: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下列对这幅书法作品和词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正文采用楷体书写,字体方正,笔画平直。
B、 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阕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C、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人生和自然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 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情感多次起伏变化,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下列对《行路难(其一)》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篇从美酒佳肴到拔剑四顾,由乐景入悲情,形成强烈反差,写出诗人内心的苦闷。
B、 “冰塞川”“雪满山”暗喻诗人仕途受阻,世道多艰,寄寓着无限的悲苦与无奈。
C、 诗中碧溪垂钓、乘舟梦日,表现了诗人避世独立的人格力量和纵情山水的人生选择。
D、 诗的结尾,诗人在沉郁中振起,坚定了“长风破浪”的信心,鼓起沧海扬帆的勇气。
下列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诗的题目看,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扬州的酒宴上酬答刘禹锡的作品。
B、 这首诗的首联,叙写诗人被贬到荒凉之地二十三年来的人生经历。
C、 这首诗的领联,运用两个典故分别表达诗人对亡友的怀念和回乡后恍如隔世的感慨。
D、 这首诗的颈联,对仗工整、蕴含哲理,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但凭杯酒长精神。

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酬”,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做的《闻笛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被司马集团杀害,向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见有人吹笛,悲从中来,于是作了《闻笛赋》;“长精神”,振作精神,“长”,增长,振作。
B、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两句,既点出了自己被贬谪之地,又点出了自己被贬谪之久;既是对自身遭遇的概括,也表达自己无限的辛酸和悲凉。
C、 三、四两句,词人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了自己被贬归来的感触:当年参与政治改革的友人多已离世,自己孤身归来,物是人非,恍如隔世,无限悲痛怅惘之情油然而生。
D、 五、六两句,一洗前半部分的悲戚和愤懑,抛开了个人的悲苦,变得慷慨激昂,充满哲理,尽显作者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豁达乐观。宋代苏轼的《定风波》中的“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亦是如此,这些都是中国古代文人风骨和胸怀的体现。

填空题

语言表达

综合题

诗歌鉴赏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