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河南省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开学试卷

日期: 2025-03-28 开学考试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下列关于我国古人类北京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北京人是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
B、 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C、 北京人已经进入新石器时代
D、 北京人已经学会了使用火
下列各项叙述,与北京人情况不相符的是( )
A、 直立行走
B、 人工取火
C、 使用打制石器
D、 过群居生活
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得出此结论的可靠证据是( )
A、 传说
B、 化石
C、 文字记载
D、 电脑记录
如图是我国远古居民的半地穴式房屋复原图,这种房屋出现于( )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河姆渡原始居民遗址
D、 半坡原始居民遗址
“战争十分激烈,蚩尤请来了风伯、雨师施展法术,导致风雨大作,难辨方向……黄帝命部下制造了指南车,终于打败了蚩尤。”对于以上文字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上文字描述的是阪泉大战
B、 战争双方是炎黄部落和蚩尤部落
C、 以上文字描述的是真实的历史情景
D、 战争阻碍了华夏族的形成
下列哪一时期的社会状况与“天下为公,选贤任能”的情况相符( )

A、 原始人群时期
B、 山顶洞人时期
C、 半坡原始居民时期
D、 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
尧舜禹时期,盛行的部落首领选举制度是(        )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等级制
夏商周是我国最早的三个朝代,虽亡国之君不同,然而其灭亡却体现出中国古代王朝更替的普遍规律。夏商周的灭亡,主要是因为( )
A、 推行分封制,地方势力膨胀
B、 推行世袭制,皇帝能力低下
C、 王朝末期统治残暴或朝政腐败
D、 没有处理好与犬戎部族的关系
在历史专题片《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应该出现的场景是(    )
A、 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里
B、 使用骨耜等工具耕种水稻
C、 饲养了猪狗等家畜
D、 用木头制成简陋的小船
王慧和她的同学正在进行历史课本剧《再现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的表演,下列场景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
A、 老人正在制作骨器、角器
B、 小孩正在家中喂猪
C、 妇女们正在制作彩陶
D、 男丁在田间用铁犁耕地
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秦简——湖南龙山里耶
B、 周敦颐——湖南新田县
C、 陶铸——湖南祁阳县
D、 四羊方尊——湖南宁乡
铁农具推广最重要的意义是( )
A、 大量荒地得到开垦
B、 深耕细作成为可能
C、 为兴修水利创造条件
D、 生产力进步,推动了社会大变革
甲骨文记载的内容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等。这说明甲骨文( )
A、 反映了书法发展历程
B、 反映了汉字演变进程
C、 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
D、 具有高超的艺术价值

材料解析题(共50分)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民本】 

材料一:①《老子•第四十九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②《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孟子•梁惠王下》: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④《韩非子•扬权第八》: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⑤《荀子•王制》: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⑥《管子•牧民》: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民生】 

材料二:汉高祖下令兵士罢遣归家,回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同时还下令:“民以饥馑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高祖统一全国不久,即定下“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伍而税一”的制度。 

——裘斌,齐陈骏《试论中国古代“治世”的经济成因及其当代价值》

【民意】 

民心民意通过农民起义的形式迫使统治阶级调整生产关系,从而促进社会历史发展。 

材料三: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被征发赴渔阳戍边的900名士兵在大泽乡遇大雨,道路不通,不能按时抵达指定地点。而秦法规定,失期要判处斩首之刑。陈胜和吴广在鱼腹中置丹字帛书,写道:“陈胜王”,又在宿营地附近丛祠中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作为宣传鼓动形式。得到了众戍卒的响应和拥护。起义从起事到失败只经历了6个月时间,但是从根本上动摇了秦王朝的统治。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民智】

材料四:困于土地兼并、赋役剥削和天灾的农民大批破产流亡。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在民间传播道教,并以符水咒语为人治病,号为天平道。十余年间,其信徒多至数十万,皆听张角号令。(在184年二月)举事,黄巾军虽在起事之前组织严密,起事之后却缺乏统一的调度指挥,基本是各自为战。起义失败,经过起义的打击,东汉政权濒于崩溃。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