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历史试卷库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初摸底测试题(二)

作者UID:3393949
日期: 2024-06-29
开学考试
选择题 
非选择题 
科举制创始于隋,废止于清,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约1300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科取士打破了豪门世族垄断选官的局面,有效地调和了社会矛盾,化解了社会紧张度,整合了社会结构,促进了阶层之间的社会流动和经济利益的再分配,扩大了社会基础和阶级基础,使封建王朝有了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任何读书人,不管出身贵贱贫富,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来猎取功名,成为天子门生,士林华选,“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一飞冲天而为帝王师,出将入相,帷幄运筹,体现了社会公平和全民性,打碎了陈腐的门阀等级观念。同时开科取士造就了大批以举业为生的读书人,具有文化普及功能。 

 ——摘编自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材料二:唐朝至宋朝宰相中进士出身人数比例(部分) 

 

 ——整理自王翠《从贵族到庶民一一唐宋宰相家庭出身及入仕途径的比较研究》 

 材料三:龚自珍(1792﹣1841),浙江杭州人……终经过六次会试,考中进土。将近二十年的科举经历,不仅使龚自珍感到身陷科举的痛苦,他还从科举选拔出的人才的所作所为中看出科举制的腐朽与僵化,从而认为改革科举刻不容缓。龚自珍指出:“今科场之文,万喙(音:hui,众口)相因,词可猎而取,貌可拟而肖,坊间刻本,如山如海。”……“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把对科举制的有力批判和对人才的渴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呼唤社会的变革,这不仅具有启蒙的作用,而且也得到了当时和后代有识之士的共鸣。 

 ——摘编自张薪一《晚清思想家龚自珍、魏源对科举制度演变的评论》 

 请回答: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