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2023年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日期: 2025-04-02 中考模拟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

木屐是木板与带子结合而成的一种鞋子,起源于中国,日本却宣称最早发明了它。下列史料最能反驳日本说法的是( )
A、 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木屐遗存
B、 春秋时期晋文公发明木屐的传说
C、 三国时吴国古墓出土的木屐遗存
D、 唐诗“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如图为某朝代的世系略图,它体现出的相关制度是( )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东流不尽秦时水,润泽天府两千年”。材料中“天府”(成都平原)这一美誉得益于( )
A、 大禹治理水患
B、 铁犁牛耕广泛使用
C、 李冰建都江堰
D、 秦国逐步统一天下
秦朝的《行书律》规定:急行文书包括皇帝诏书,必须立即传达各地,不能有片刻滞留。这一规定( )
A、 制定了完善的法律体系
B、 推动了交通网络完善
C、 加强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D、 促进了全国经济交流
宋初大将曹翰在《退将诗》中感叹:“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曹翰这一诗作印证了北宋( )
A、 海外贸易繁荣
B、 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C、 民族关系融洽
D、 完成经济重心南移
如图所示,北京城虽历经元朝、明朝的修缮演进,但城市的层级规划和对称格局始终延续。这种建筑风格集中体现了古代中国( ) 

A、 城市的建筑技术遥遥领先
B、 注重城市规划科学合理
C、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念
D、 北京城是国际性大都市
如图是1953-1978年和1984年,每个农业劳动力所创农业产值的年均增长率(%)的情况。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乡镇企业蓬勃发展
B、 科技取得重大突破
C、 农村农业生产机械化率提高
D、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20世纪80年代初期,流行音乐在中国异军突起,风靡一时。歌曲生产和消费各个环节的资源,如写作、出版、演出等,都大量集中在流行音乐领域。这一现象( )
A、 反映了思想解放的成效
B、 得益于市场经济体制的推动
C、 导致了文艺方针的调整
D、 推动了科教兴国战略的制定
在二战后非殖民化浪潮中,亚非拉地区出现了一批新兴民族国家。中共中央认为这是对新中国“有利的局势”。基于这一判断,中共中央( )
A、 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注重改善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C、 践行“大国外交”方针
D、 致力于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
2019年5月,“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题图)。展览汇集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全部47个国家及希腊、埃及两个文明古国,共451件组文物。这一展览( )

A、 表明自然环境决定文明兴衰
B、 倡导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C、 说明欧洲文明源于古希腊
D、 揭示了亚洲文明历史悠久
如图为近代非洲语言分布,造成这一分布的历史原因是( ) 

A、 罗马帝国的专制统治
B、 民主革命的不断发展
C、 西方殖民者侵略扩张
D、 非洲的教育基础薄弱
水是生命之源。如果以“筒车”“水力织布机”及“第聂伯河水电站”这三个词为关键词提炼一个共同主题,最合适的是( )
A、 水与人类社会文明进步
B、 蒸汽机与工业革命
C、 农具推进农业生产发展
D、 电力与“电气时代”

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0分)

“丝绸之路”绵延漫长的时间、穿行遥远的距离、跨越巨大的区域而长盛不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关于丝绸之路的开通,学界说法不一。第一种观点认为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第二种观点认为早在汉代之前就已经有了丝绸之路。

问题

(1)若你支持第二种观点,应选择以下哪些史料作为证据?

史料A

《穆天子传》

“该文献出土于战国墓,记载了约三千年前周穆王西游至西域一带会见西王母的故事,并有周穆王送给西王母“锦纽百纯(匹)”的记录。

史料B

新疆阿尔泰巴泽雷克墓出土的丝织品,(约公元前5世纪)

史料C

东罗马金币,发现于西安何家村唐代陶罐

史料D

新闻报道

2003年,考古工作者在清理秦始皇兵马俑馆前的一处砖瓦窑址时,发现了百余具骨骸。DNA检测显示,在提取的15个骨骸样本中,有一个属于比较典型的“欧亚西部T类群个体”。

材料二:仔细观察题图,与宋代对外贸易路线 A段相比,明代郑和航海路线B段有了新发展。

问题

(2)指出明代郑和航海路线B段新发展的具体表现,并结合所学,概括推动这一新发展的因素。

                                        

材料三“丝绸之路”并非只是丝绸贸易的通道,也是东西方之间多元化、多层次、多维度的交流通道。

问题

(3)请你从“开放、创新、文明”等关键词中选择其一,并结合历史上丝绸之路的相关史实予以阐释。

20世纪的中国和世界,留下了毛泽东独特而鲜明的印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思想发展历程                                                        

阶段

时间

著作

实践成果

形成

井冈山时期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

成熟

延安时期

《论持久战》《论联合政府》等

发展

《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建国初期内部矛盾的问题》等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摘编自教育部组织编写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下册

材料二:毛泽东的题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项目

题词

说明

中共中央于1939年2月在延安召开生产动员大会,毛泽东发出了“自己动手”的号召。1942年,毛泽东为延安电影团拍摄《南泥湾》题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1947年1月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刘胡兰不幸被捕,从容就义,为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了年仅15岁的生命。毛泽东得知刘胡兰的英雄事迹后,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1963年3月,毛泽东题写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学习雷锋的运动。

来源

摘自《人民日报》少年客户端:《1939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等

摘自教育部组织编写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摘自教育部组织编写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毛泽东接手的是一个被战争蹂躏摧残的国家……(他)带领中国在两个超级大国冷战对抗的世界中稳步前进……蒸蒸日上,在苏联解体后依然逐步发展为一个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新兴强国。 

——(美)亨利•基辛格著《论中国》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