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日期: 2025-03-31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分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它是新中国法制建设进程中无法绕开的节点,是宪法探索道路上的坐标,在1949年指引着新中国的诞生,成为法制之路的原点。”材料中的“它”是(    )
A、 《中国土地法大纲》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在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上,你不可能看到的是( )
A、 南京长江大桥通车
B、 我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飞成功
C、 解放牌汽车投入运输
D、 青藏公路通车
读史之所以使人明智,是因为我们必须客观认识历史,懂得从过去的历史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1956﹣1966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其历史阶段特征你认为是下列哪一项( )
A、 社会主义经济稳定发展
B、 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C、 成功与失败并行,经验与教训同在
D、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文革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出现较大起伏,但在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也取得了一些成就,能够印证该结论的是( )
A、 建成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
B、 修建了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
C、 建成了大庆、胜利、大港油田
D、 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1987年召开的中共十三大( )
A、 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C、 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的开放战略
D、 明确概括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江泽民同志2000年2月25日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从全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出发,首次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其重要指导意义在于( )
A、 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B、 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中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
C、 它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D、 它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____和____之间的矛盾( )
A、 美好生活需要、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B、 幸福生活需要、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C、 幸福生活需要、不充分不平衡的发展
D、 美好生活需要、不充分不平衡的发展
如图漫画反映的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 )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全面深化改革
C、 全面依法治国
D、 全面从严治党
我国自治地方是在国家统一行政区域范围内建立的,自治机关首先是设置于地方的一级国家政权机关,其次才是“自治机关”,由此可见,民族区域自治( )
A、 是基层民主的形式
B、 是国家行政体系内的民族自治
C、 体现了联邦制的国家权力机构
D、 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支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我国是由56个民族共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繁荣发展,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 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区是内蒙古自治区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
C、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一系列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D、 2006年青藏公路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新中国成立后国防建设的不断进步,筑起了我们的钢铁长城。目前,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了下列哪一项成就( )
A、 我军调整组建为陆军、海军、空军、导弹部队四大军种
B、 成立东部战区、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四大战区
C、 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
D、 形成军委管总、军种主战、战区主建的新格局
如图所示为1961~1971年联合国大会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的投票变化(单位:票)。这一变化趋势表明( )

A、 美国改变了对新中国敌视的立场
B、 新中国逐渐被国际社会认同和需要
C、 第三世界国家主导了国际政治
D、 经济危机导致西方国家影响力下降
“两弹一星”,使中国民族的凝聚力空前迸发。在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的攻关中,先后有26个部委,20个省、市、自治区,包括900多家工厂、科研院校参加。由此可知,“两弹一星”的研制( )
A、 起了中国经济崛起的保护作用
B、 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和科技实力
C、 维护了地区及世界和平安宁​
D、 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精神​

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在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推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个理论,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实际,是不是真理,只能靠社会实践来检验。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凡是科学的理论,都不会害怕实践的检验,相反,只有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才能够使伪科学,伪理论现出原形,从而捍卫真正的科学与理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材料二: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摘自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材料三:他和他的同事找到了一条富国强民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根本转型,不论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它本身治理结构和社会方面。在邓小平领导下出现的这种结构性转变,确实可以成为自两千多年前汉帝国形成以来,中国最根本的变化。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材料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中共某次大会的主题

 1949年新中国以来,中国外交栉风沐雨,波澜壮阔。如今中国引领的新型国际关系之路,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外交的智慧与天下情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亚洲发生了两大事件。一件以东北亚的朝鲜为焦点,一件以东南亚印尼的避暑城镇万隆为中心,新中国以不同的方式参与了这两个事件。一个是战争方式。其结果是东北仍然是中国人的,未受侵犯,中国的国际威信由此大为提高。一个是会议协商,它促使亚洲和非洲的政治家们连续来北京作友好访问。

——摘编自《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年)》

材料二:在1969年8月的一次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会议中,尼克松决定表态,他提出了当时令人震惊的说法,他说,当前苏联对美国来说更为危险,熟悉尼克松思路的人都应该猜得到,在中国问题上,地缘政治超越了其他考虑,在秘密访问7个月后,1972年2月21目,尼克松总统在一个阴冷的冬日抵达了北京。

一一基辛格《论中国》

材料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目标还未完成,我们仍须努力,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材料四: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国家及中国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如图示意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