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历史试卷库

江苏省淮安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题

作者UID:5105553
日期: 2024-06-27
月考试卷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第11题10分,第12题10分,第13题10分,共30分。)
“万里长城永不倒”。巍巍长城既是中国历史的见证者,也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和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某中学历史课以“长城”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请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完成任务。

材料一 长城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秦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各国长城,长度超过1万千米,始有万里长城之称。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据测绘,明长城总长度为8851.8千米。长城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等15个省区市。1961年,长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摘自《中华大百科全书·长城》

材料二 北宋与辽、西夏对峙,但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一直进行。当时在宋与辽、宋与西夏的边界开设贸易场所,称为“榷场”。……边界贸易的往来,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加深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了解。……明朝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在它附近的多民族聚集的地区,建立了许多农牧贸易场所,使长城同时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摘自人教社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教科书

材料三 抗战时期,“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义勇军进行曲》唱出了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心声。

                                        

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国民党军“八百壮士”等众多英雄群体,就是千千万万抗日将士的杰出代表。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赴后继赴国难,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

——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