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日期: 2025-03-30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单项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要求)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中国军人潇洒举国旗、庄严升国旗震撼全场。把五星红旗定为新中国国旗的会议是( )
A、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B、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中南海正式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这意味着( )
A、 西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B、 中国大陆获得了领土统一
C、 西藏封建土地制度被废除
D、 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国家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54年这一年,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成就是( )
A、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 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初步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D、 颁布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1953年,我国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鲜明的历史印记,1956年~1966年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下列哪一选项全面反映了这一历史阶段的特征( )
A、 新生政权的建立与巩固
B、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C、 社会主义经济高速发展
D、 正确与失误、成就和挫折错综交织
导致下图中B点到C点经济发展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 “一五计划”的完成
B、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 农业合作化的开展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为下列历史人物拟定一个主题,最为合适的是( )

A、 科技创新,攻坚克难
B、 身先士卒,骁勇善战
C、 艰苦创业,自力更生
D、 舍己救人,奋不顾身
20世纪50-80年代,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四次调整,其中使农村生产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实现伟大变革的是( )
A、 土地改革运动
B、 农业合作化运动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22年“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居家隔离”成了网络热门词汇,1958年可能出现的热门词汇是( )
A、 真理标准、拨乱反正、经济建设
B、 改革开放、四个全面、公私合营
C、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D、 阶级斗争、深圳特区、和平发展
1992年,邓小平发表的南方谈话成为把改革开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宣言书。从此,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和实践释放了巨大经济活力,成就了中国的长期快速发展。材料强调( )
A、 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
B、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发展生产力
C、 南方谈话推动农村改革
D、 市场经济始终是改革的首要目标
1955年11月我国正式印制并且使用粮票,1993年2月后粮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粮票的使用与废除实际上体现了( )
A、 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B、 分配方式由按劳分配向平均分配转变
C、 经济体制改革重心由城市向农村转变
D、 经济形态由农业经济转变为工业经济
我国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首长均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干部担任,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这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
A、 保障了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
B、 加快了西部大开发的步伐
C、 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D、 传承了各民族的优秀文化
《反分裂国家法》规定:“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不受任何外国势力干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台湾问题只能通过外交手段解决
B、 台湾问题是中国自己的内政问题
C、 只能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台湾问题
D、 外国势力可以参与解决台湾问题
“它开辟了以和平方式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新途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材料评价的是( )
A、 政治协商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一国两制”
1966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随后,为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等任务,我国( )
A、 建立第一支海军部队
B、 成功试制喷气式歼击机
C、 组建起第二炮兵部队
D、 成功发射了东方红一号

材料解析题(第36题16分,第37题14分,共30分)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