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23年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日期: 2025-04-15 中考模拟 来源:出卷网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西汉推行(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刺史制
D、 行省制
7月23日,来自上海、北京、武汉、长沙、广州、济南的共产党早期组织代表齐聚上海,目的是( )
A、 发起五四运动
B、 召开中共一大
C、 促成国共合作
D、 领导南昌起义
下图最适合用于研究( )

A、 工农武装割据局面
B、 抗日根据地建设
C、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D、 人民政权的巩固
“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增加,……职工平均工资由1978年的615元增加到1988年的1747元。”这一现象得益于( )
A、 第一个五年计划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A、 中共八大
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 中共十八大
D、 中共十九大
截至1954年,我国已与20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并在日内瓦会议上发挥积极作用。这是因为我国( )
A、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 坚持“求同存异”方针
C、 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D、 成功研制“两弹一星”
古埃及人利用尼罗河定期泛滥造就的肥沃土壤发展了农业;而希腊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这说明( )
A、 地理环境影响文明类型
B、 世界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
C、 农业是文明发展的前提
D、 商业活动促进世界文明的传播
在印度西北部,出现希腊文化与印度佛教精神相结合的雕刻艺术;在中亚阿姆河畔,屹立着希腊式城市。这表明亚历山大东征( )
A、 给东方人民带来了灾难
B、 推动欧洲经济的发展
C、 使阿拉伯数字广泛传播
D、 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
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这体现了唯物史观中的( )
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8世纪,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初步确立的表现包括( )
A、 光荣革命的结束
B、 美国颁布1787年宪法
C、 法国建立共和国
D、 俄国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16世纪以前,中国的茶叶、巴西的砂糖都是极其地方特色的消费品。19世纪,英国城市工人的早餐普遍包含红茶、砂糖。这一变化说明( )
A、 探寻新航路提高了生活水平
B、 工业革命缩小了贫富差距
C、 启蒙运动改变了消费的理念
D、 世界市场丰富了物质生活
下列因果关系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第二次工业革命:①改变劳动力结构  ②推广了大众教育
B、 第一次世界大战:①削弱了欧洲的力量  ②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C、 第二次世界大战:①建立法西斯政权   ②实施罗斯福新政
D、 苏联模式的弊端:①东欧剧变  ②苏联解体
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基本形成的标志是( )
A、 杜鲁门主义出台
B、 柏林危机爆发
C、 民主德国建立
D、 北约华约对峙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3分,共35分。)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