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库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专题:常识与名著名篇

日期: 2025-03-31 复习试卷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下列关于《朝花夕拾》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琐记》忆述鲁迅为了寻找“别一类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
B、 《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迷信、唠叨,即便为“我”买来了《山海经》也不能完全消灭“我”对她谋害隐鼠的怨恨。
C、 鲁迅对寿镜吾先生和藤野先生都有较高的评价,前者严谨认真、公正平等、毫无民族偏见;后者质朴、博学、方正。
D、 鲁迅有一件一生都无法释怀的事—没有能够见父亲最后一面。
下列各项中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金色花》的作者是英国诗人泰戈尔,他的主要作品有《园丁集》《飞鸟集》。
B、 “水唤醒了我的灵魂。”这句话中的“水”“我”“唤醒”分别是名词、代词、动词。
C、 “每当回想过去,他就会浮想联翩,好像回到了青年时代。”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这个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没有错误。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经典著作,成语“温故知新”“诲人不倦”“不耻下问”等皆出自《论语》。
B、 古人在元宵节有闹花灯、猜灯谜等习俗,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习俗,重阳节有登高、饮酒、赏菊等习俗。
C、 冰心原名谢婉莹,作家、诗人,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母爱”“童真”“自然”是她诗歌的三大主题,宣扬了“爱的哲学”。
D、 《金色花》作者是泰戈尔,泰国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下列选项中关于语文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宏儿。”这句话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方法。
B、 “思想包袱”中的“包袱”和“满面春风”中的“春风”都用的是比喻义。
C、 “家父”“家严”是对自己父亲的谦称,“令尊”“令堂”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D、 “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这句话中的第一个“上”是动词,后面两个“上”是名词。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重阳节,九月初九,我国民间传统节日。重阳时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洁,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
B、 四书指《大学》、《中庸》、《孟子》和《论语》;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
C、 “令尊”指自己的父亲,“高龄”称老人的年龄。
D、 “鄙人”谦称自己,“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下列各项中,对相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是美国的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作为盲聋人的她,在莎莉文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渐渐走出了生活的阴影,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
B、 在《城南旧事》的《惠安馆》一章中,妈妈叫“惠安馆”是“飞安馆”;宋妈叫“惠安馆”是“惠难馆”;爸爸叫“惠安馆”是“灰娃馆”。
C、 《湘行散记》一方面在有意识地歌颂边地人民的原始人性美, 另一方面又似乎不自觉地流露出对这种人性美被封建文明、“近代文明”污染破坏的忧虑。
D、 《于丹论语心得》中,于丹用心得的方式解读《论语》,通俗易懂,拉近了读者和《论语》的距离,让更多的读者可以轻松地学到《论语》中为人处世的道理。
下列对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代有时用任官之地名称呼一个人,比如“闻道龙标过五溪”中的“龙标”指王昌龄。
B、 古代称谓中,“令尊”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是谦称自己的父亲。
C、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宋代把它与《孟子》《大学》《春秋》合称为“四书”。
D、 《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小说集,世人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李白,盛唐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誉为“诗圣”。他的诗大多具有沉郁顿挫的风格。
B、 《世说新语》为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都出自该书。
C、 律诗共有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其中颔联与颈联必须对仗。“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曲名。
D、 古代有许多表示敬称的特定字词。例如,“惠”用于对方对待自己,如“惠存”“惠赠”;“令”用于尊称对方,如“令尊”“令爱”。
下列关于作家及作品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春》的作者是朱自清,散文家、诗人、学者。他在文中借对初春时节春草、春花、春风、春雨以及春天里的人的描写,展现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和自己乐观向上的情感。
B、 《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作品集》。那个秋天,母亲病故了,“我”终于懂得了母亲未说完的遗言,领悟出“好好儿活”这句话的意义和分量。
C、 《天净沙•秋思》作者是唐朝的马致远,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苍茫悲凉的深秋晚景图,表达了游子长期漂泊异乡的孤寂、愁苦之情。
D、 《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作者围绕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写了冬天济南的山、水美景,表达了对济南的喜爱之情。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朱自清,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欧游杂记》等。
B、 李白,字太白,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C、 《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我国元代戏曲作家马致远,“天净沙”是曲牌名。
D、 古代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比如“闻道龙标过五溪”中就是用官名称王昌龄。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西游记》善于塑造人物,无论是孙悟空、猪八戒、唐僧等主要人物,还是各路神佛妖魔等次要角色,都写得栩栩如生,个性鲜明,令人难忘。
B、 《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法国童话作家安徒生,他的代表作还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
C、 选自《朝花夕拾》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描写鲁迅童年生活的散文。文章分为两个部分,表现出作者由童年的玩乐到入学读书的成长过程。
D、 《猎人笔记》广泛而真实地展现了19世纪30年代俄国外省城乡的社会生活,语言简洁优美,人物性格生动典型。

填空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